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光辉与孤寂(一位盲人朋友分享)

原标题:有些凝重的艺术审美—读严连科苦难系列三部曲有感

作者:石爱平

最近我读了著名作家严连科的多部长篇小说,特别是集中一段时间读了《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读后有了许多的感概和思索,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在这里与列位看官分享一二。

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光辉与孤寂(一位盲人朋友分享)(1)

这三部长篇写作于不同时期,而且三部长篇各自成书的时间中间跨度时间比较长,比如《日光流年》成书于1997年12月,《受活》成书于2003年4月,而《丁庄梦》成书于2005年8月。三部小说有独立的故事、人物和情节。

虽然如此,在我看来,三部书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立意和命题,那就是生动而深刻的展示了人们在面对苦难、疾病、残疾、甚至生死时,人性的美丑善恶与复杂多变,可以说是作家创作的这样立意和命题的系列三部曲了。

让我们先来说说《日光流年》吧,这部书写成于1997年12月,小说讲述的是河南坝龙山脉一个偏远村庄里的故事,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庄子只有几十户人家,去乡里要翻过一坐大山,到县城更要翻山越岭走一两天。村里主要是蓝姓和司马姓两大家族,不知是何原因,这里的人们世代患上一种叫喉毒症的怪病,不分男女大多在四十岁之前,就会喉毒病发作不治而死去。从民国初年到1980年代,世代如此,为了打破这个魔咒让村民们活过四十、活到七老八十,这个村的几任村长带领着村民,或种止能治喉毒病的菜、草药,或深翻田地、大造梯田,或开山凿渠、翻山越岭从山外引来清水,只为让村民们能活过四十,健康长寿。然而,他们的的艰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始终没能打破村民活不过四十这一魔咒…..

小说讲述了几代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战胜病魔和死亡艰辛奋斗的历程,展示了他们面对苦难生活、病魔与死亡的无助和痛苦挣扎以及渴求健康长寿的强烈的求生欲,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有家族之间的争权夺利,有刻骨铭心惊天动地的爱情,有温暖的亲情,深刻揭示了人性的美丑善恶和复杂多变表达了作家敬畏生命,对历经苦难的人们感同身受的强烈的悲悯情怀。当然,小说的故事和人物是虚构的,但又何尝不是对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一些人们苦难经历的艺术的集中展现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受河》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2003年4月, 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虚构了一个近乎于荒诞疯狂的故事,故事也发生在坝龙山脉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里聚集了一群天生眼瞎、耳聋、侏儒、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他们与圆全人,也就是健全人相互视为另类。一个因为受伤掉队的红军女战士毛芝流落到这里结婚生子,后来成了这里的人们的主心骨。一个有政治野心的柳县长,匪夷所思的的鼓动和逼迫毛芝和这些残疾人,用他们以残疾之躯在艰难生活中磨练出来的特殊本领,组建所谓的绝术表演团,到村外的大城市去演出为县里赚大钱。这个柳县长异想天开的在山上建列宁纪念堂,还要去俄罗斯把列宁遗体购买回来安放到建造起的列宁纪念堂里, 用所谓的红色旅游来让全县发大财。他当大官的幻想最终在这些残疾人们在付出惨痛代价后,一无所有的回到村庄里,回到与外界隔绝的自己的生活里。这个柳县长也为自己的疯狂荒唐行为受到惩罚,双腿残疾,来到残疾村里与大家一起生活了。小说以荒诞夸张, 亦真亦幻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在混乱的历史和社会里,乡村中国底层人们,特别是其中的残疾人命运的人文关怀和难以述说的悲悯情怀。

如果说《日光流年》和《受河》 讲述的故事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其中的人物情节都令人匪夷所思,甚至显现出夸张与荒诞,而且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刻画与描述,那么《丁庄梦》就与真实生活很贴近了,虽然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也是虚构的,但是是以河南省内一个村的村民因为卖血,很多村民患上了艾滋病,村民称之为热病,最终成了全国闻名的艾滋村这一真实事件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的。这部小说里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读者的身边,读来有一种身临其景的感觉。小说通过一个被毒死的少年无邪的双眼和透过爷爷奇幻的梦镜,记录了村民是怎样掀起大卖血的热潮,追逐他们自以为是的的幸福的生活,待到热病,也就是艾滋病的爆发, 死亡不可阻挡地蔓延过一个个人家,夺走一个又一个生命时,他们身上形形色色的人性爆发、爱和欲、自私和公益、夺权争利、偷盗与窃取、掠财和及时行乐直至生与死的痛苦挣扎。作家用魔幻的现实主义的手法,以独特的文学语言,再次生动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在艾滋病这一当代瘟疫面前,人性的美丑善恶和复杂多变。

以上是我对《日光流年》《受河》和《丁庄梦》这三部小说分别进行了简述和点评,现在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下这三部长篇的异同。如前所述,三部长篇讲述了不同年代和社会生活里所发生的完全不同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各异,前两部讲述的年代与现在相隔比较遥远 ,而且是发生在混乱和特殊的年代与社会生活中的。而《丁庄梦》说的几乎就是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了,前两部的故事是那么的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甚至是奇幻和荒诞的,感觉是在讲述民族的精神历史。而《丁庄梦》 直面当代现实生活,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深刻揭示当代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性,这部作品在日本读者中也深受好评,就反应出了作家揭示出了当下人类人性中的具有代表性和共性的东西了。

毫无疑问的是这三部作品有着一致和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强烈关注底层社会里的人们,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贫困的弱势的那类群体,他们在面对病魔、残疾、瘟疫时的痛苦挣扎与抗争,他们的爱恨情仇、生与死、希望和绝望中所爆发出的人性的美丑善恶与复杂多变,表现了作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作家对他自己所称的劳苦群体人们的强烈的悲悯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三部长篇的立意和命题是一脉相承的连贯的,可以称之为苦难系列三部曲了。

这三部长篇连续读下来,心情是比较沉重的,作家以批判的、辛辣的反讽的语言,把病魔、残疾、瘟疫给人们带来的困苦、希望与绝望、疯狂与荒诞、生死挣扎以及复杂丑陋的人性等这些社会阴暗面揭示出来给人们看,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艺术感染。当然,我们在这三部书中看到的也不只是社会阴暗的东西,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美与善,看到了美妙的、 惊天动地的刻骨铭心地爱情,看到了抗争与奋斗,看到了劳苦人们对健全的、富足的美好生活强烈的希冀和向往。我想,这就是这三部作品有着诱人的艺术魅力和能够获得国内外广大读者青睐的原因所在吧。读者也在读了这苦难系列三部曲后获得了有些凝重的艺术审美享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