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

沈阳人注意!

9月1日起至10月7日,

沈阳市9家大型商超、5家生鲜连锁超市,

在全市161家门店设立惠民蔬菜专柜,

每日选取2个以上日常蔬菜品种,

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成本价格

向市民销售。

9月1日起,为进一步优化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及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沈阳市商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流通保供企业示范带头作用,确保全市蔬菜市场供应品种丰富、总量充足,运行平稳。

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1)

增加产销批发源头总量,

确保日均蔬菜上市量

不低于3800吨

积极组织保供队伍中的盛发、雨润、地利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和生鲜连锁超市,深入本地和外埠产地,加强产销衔接,多渠道组织货源,确保全市各批发市场日均蔬菜上市量不低于3800吨,以量稳价,满足消费。

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2)

加大市场零售终端备货,

增加补货频次,满足市场需求

组织家乐福、华润万家、大润发、沃尔玛、永辉、中兴、比优特、大商集团、副食集团等大型连锁超市和地利、新隆嘉、刘全、鲜机惠、万家兴等生鲜连锁超市零售终端保供门店,加大近期生活必需品备货量,耐储蔬菜品种按5天供应量备货、非耐储品种增加补货频次,满足市民需求。

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3)

启动设立惠民蔬菜专柜,

每日2种以上蔬菜成本价销售

为确保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全市蔬菜市场供应稳定,沈阳市商务局组织全市菜篮子流通保供经营主体中的9家大型商超,5家生鲜连锁超市,全市共161家门店,从9月1日起至10月7日,设立惠民蔬菜专柜,每日选取2个以上日常蔬菜品种,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成本价格向市民销售,增加低价蔬菜市场供应量,以保障民生需求引导蔬菜市场价格稳定运行。

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4)

部署安排做好电商渠道保供,

统筹货源组织和分拣人员调配

沈阳市商务局指导京东、美团、阿里、饿了么、大润发、家乐福、新玛特等17家企业统筹做好货源组织和分拣人员调配,提升线上保供能力和水平。指导平台类企业在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通过开展线上促销优惠、降低商户服务费用、升级服务措施,引导无接触购物,全力满足消费者线上消费需求。

8月31日

沈阳蔬菜和农副产品价格表

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5)

沈阳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沈阳161家门店设惠民蔬菜专柜)(6)

持续做好群众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市发改委、皇姑区等

单位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8月31日,市发改委、皇姑区、于洪区、和平区、大东区、康平县相关负责同志就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我市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是否总体平稳?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31日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我市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齐全,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其中,大米、精粉、桶装豆油、桶装花生油、猪肉、牛肉、羊肉、白条鸡价格均总体保持稳定,鸡蛋、蔬菜价格略有上涨。重点监测的20种蔬菜中,大萝卜、胡萝卜、圆葱、冬瓜、蒜薹价格有所降低。随着秋季到来,气温下降蔬菜长速变慢,地产蔬菜供应量开始季节性走低,大白菜、甘蓝等季节性断茬蔬菜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基本一致,符合北方城市耐储蔬菜价格周期性规律。随着各部门、各地区保供稳价措施密集出台和政策叠加效应的不断显现,我市蔬菜供应量还会有所增加,以量稳价能力不断提升。31日四大蔬菜批发市场10种蔬菜上市量1295吨,比30日上涨8.92%,后续供应量将持续稳定增加,将带动蔬菜价格更趋稳定。

记者:今天是我市实施62号通告的第二天,为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各地区采取哪些措施?

皇姑区相关负责人: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将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做细做实。一是打造三级保供网络。第一级由地利生鲜、新隆嘉供销社组成,第二级由家乐福、华润万家、比优特、新天地超市、千盛百货超市等大型商超组成,第三级由街道辖区内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组成。二是绘制区域生鲜地图。积极挖掘中低风险区域内生鲜及日用品店共58家,形成《华山区域生鲜情况地图》。提供生活物资10大类、100余种,其中蔬菜79种。三是做实社区志愿服务。保供领导小组陆续招募志愿者支援4个街道服务居民,积极对接市供销社2台流动售卖保障车,丰富品种、平抑菜价。

于洪区相关负责人:突出便民、利民,全面打造生活物资保障稳价工作网络。一是强化保供队伍。联合永辉、家乐福2家大型商超,9家便民超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2家电商购物平台,搭建生活物资保供体系,引导大型商超、生鲜超市、农贸市场线上销售。二是推出便民套餐。印制居民购物指南,实施“便民套餐包”计划,设计不同价位、不同配品的生活物资包,在兼顾群众需求的同时提高保供效率。三是打造配送闭环。在管控区外设立便民驿站作为总物资接驳点,管控区内依据网格设立7个分区配送点,快递全程实行无接触配送,并安排社区为无网购能力、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物资保障。

和平区相关负责人:建立覆盖全区的三级生活必需品保供体系,全面提升生活物资保障能力。第一级以重点保供企业为主体,负责全区居民基础物资保障。第二级由28个中小型保供企业组成,负责对其所在地的街道提供生活必需品保障。第三级包括7个农贸市场及小型超市、便利店,由所在社区以社区团购形式完成线上销售。同时,对于无法使用手机、重症和卧床老人等特殊群体,街道志愿者送菜上门,完成“最后一公里”闭环配送服务。

大东区相关负责人:健全线上线下多维保供网络体系,全方位保障辖区居民生活所需。一是健全实体保供网络。以辖区内批发市场、大型商超、连锁生鲜超市、连锁便利店、连锁餐饮企业、仓储配送企业、猪肉储备等企业为主体,打造重要生活必需品实体保供网络。二是提升配送保障能力。统筹全区400台重点保供企业运输车辆、600名外卖配送人员,组织保供企业将保供能力向大东倾斜。三是畅通网络购物渠道。组织和引导辖区居民通过汇农云创、苏宁易购等网上购菜平台采购,满足居民个性化购物需要。

康平县相关负责人:统筹安排部署,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物资保障工作。一是成立专班,精心安排部署。深入万家福、宜家超市等10家保供企业,统筹安排部署商贸领域疫情防控。二是主动下沉,加强重点防控。督促10家重点商超做好市场价格巡查、员工和消费者疫情防控等工作。三是统筹调度,完善配送网络。组织小区、乡镇、村屯均建立供销菜点(平价菜投放点),建立供销菜点小区团长及建立网格保供群的小区名册并实行动态调整,确保人员在岗在位,随时完成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工作任务。

来源: 沈阳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