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明年再建14条高速(2025年河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

“十四五”期间河南交通运输怎样布局?2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进行解读。

河南明年再建14条高速(2025年河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1)

《规划》是国内首个以枢纽经济为牵引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省级规划,可以说,《规划》既是我省“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融合发展的规划图,又是施工图。

“交通区位优势是河南省发展的重要优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宋华东说。

“十三五”时期,河南基本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速铁路、普通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截至2021年年底,我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27.9万公里。

以郑州为中心,实现公路5小时内覆盖我国4.1亿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铁路3小时内覆盖我国7.6亿人口和56%的经济总量,航空2小时内覆盖我国12.3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

河南明年再建14条高速(2025年河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2)

《规划》提出两阶段发展目标:

一是到2025年,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枢纽通道优势凸显,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以枢纽经济为牵引的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交通强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成枢纽经济先行区。

二是到2035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有机融合,率先建成交通强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河南明年再建14条高速(2025年河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3)

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拓展枢纽经济发展空间的基础支撑。打造“米 井 人”综合运输通道是今后一段时间河南交通重要任务之一。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河南综合交通计划投资9400亿元,比“十三五”增加3600亿元,创历史新高。

我省将实施高速铁路“拓展成网”、民航机场“强枢增支”、高速公路“13445工程”、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等重大工程,规划实施重大综合交通项目294个。

到2025年,铁路里程力争达到7600公里,民航机场形成“一枢多支”格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建设普通干线公路3000公里、农村公路4万公里,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双高速、乡乡通二级路、建制村通路面宽4.5米以上公路、民航服务市市全覆盖、综合枢纽市市全覆盖、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全覆盖”。

河南明年再建14条高速(2025年河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4)

《规划》创新性提出构建“一核四区、四带牵引、五型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融合互促发展总体布局。

围绕拓展枢纽经济辐射联动发展空间,河南将以建设通道经济带、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为重点,拓展枢纽经济发展空间,提出将郑州打造成为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核心动力源,将郑州都市圈打造成为全省枢纽经济发展的策源地,建设豫西、豫南、豫东、豫北4个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

以现代产业、创新、文旅和生态经济为支撑,培育打造中原—长三角、京港澳、陆桥、济郑渝4条通道经济带。

“十四五”期间,河南还将构建由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洛阳、南阳、商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安阳、信阳、周口、漯河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组成的“1 3 4 N”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强航空、铁路、内河水运主导型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和物流枢纽建设;

提升枢纽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推动交通运输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航空、陆港、港口、高铁偏好型产业集群,重点培育1个万亿级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和10个以上千亿级枢纽偏好产业集群,扩大枢纽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如何构建枢纽新优势?一起来看2025年河南综合交通“小目标”——

河南明年再建14条高速(2025年河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5)

(转自: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 河南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