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1)

第35期《揭榜时刻》

947|文|艺|热|搜|榜

星期广播音乐会:流金岁月——手风琴的三代交响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2)

手风琴发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经过西方文化土壤的培育,又传回中国。这件乐器在现当代中国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孕育流传了很多经典的手风琴作品,至今听来都满是回忆和情怀。

随着时代变迁,手风琴也不断更新迭代。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键盘式手风琴外,表现力更为丰富的键钮式手风琴——“巴扬”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2月28日的星期广播音乐会以年代为主线,由60后、80后、00后三代手风琴演奏家呈现不同年代的经典手风琴作品。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观众不仅可以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手风琴丰富的表现力,还可以领略中国一流手风琴演奏者的风采和技艺。

和慧和东海岸四重奏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3)

和慧,是中国第一个阿依达扮演者,是人们能期待的最好的蝴蝶夫人,是唯一一位被六大顶级歌剧院同时邀请的中国歌唱家,更是中国给世界歌剧最大的礼物。在这场漫长的歌剧马拉松中,和慧已经坚持跑了二十多年,这期间她经历过语言不通的痛苦,经历过异国他乡漂泊的孤独,但和慧从不畏惧,她将这些困难化为艺术创造、用心感受角色的力量。

她说她总能在这些角色中找到一些属于她自己的东西,她发现了阿依达公主和她同样背井离乡、饱受思乡之苦,同样,东方人的特质也在她饰演蝴蝶夫人时,给予了她许多的启发。

2020年年初的疫情让奔波于各大剧院之间的和慧有了时间休整,直至6月和慧才在意大利维罗纳迎来疫情后的第一场现场演出,11月和慧返回中国,分别在珠海、江苏、厦门等地举办了独唱音乐会,而3月1日和慧再一次将足迹落在上海,与上海交响乐团东海岸四重奏的几位音乐家们一起为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和慧独自面对艺术道路上的孤独,却将温暖反馈给了观众。她的声音是温暖而厚重的,令人满怀期待。

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4)

吕思清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11岁被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987年,获得第三十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的第一名。

3月5日,吕思清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独奏音乐会,演绎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圣-桑的《d小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以及何占豪、陈钢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吕思清曾先后录制过五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发行量数以百万,在国内外舞台上演奏过近千场,使他成为这首中国小提琴协奏曲名作权威诠释者之一。《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为贝多芬首套小提琴奏鸣曲的压轴之作;圣-桑《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中,贝多芬的影响仍可见一斑:前承《贝九》中d小调演绎的宏伟史诗、破晓之辉,圣-桑笔下的旋律从动荡起,以振奋终,显现动人的希望曙光。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吕思清常住北京,来上海舞台演奏的机会并不多,《梁祝》是吕思清演奏最多的一首乐曲,让西方音乐家开始关注中国,也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此次再现上海舞台也是十分的难得。

黄蒙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5)

提起黄蒙拉,我们就会联想到“东方帕格尼尼”,从11岁接触帕格尼尼,到21岁去参加帕格尼尼的大赛,到31岁录《帕格尼尼随想曲》,再到现在,黄蒙拉有着比当年比赛时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努力触摸帕格尼尼的灵魂,力争接近帕格尼尼时代的全部细节。

黄蒙拉最欣赏的小提琴家是亚莎·海菲兹,他认为小提琴拉得越好的人,越会觉得海菲兹了不起。在个性上,黄蒙拉尤其推崇海菲兹:只做自己的事,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纵观黄蒙拉的音乐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对技术,他会一遍一遍演练以做到熟能生巧,对舞台上的精准性和分寸感,他也力图摆脱外来情绪对自身的影响,足够专业地演奏,他始终呈现自己比较完美的演奏状态,控制自己所有情感的分寸。

此次音乐会,黄蒙拉将带来塔尔蒂尼的《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普朗克的《小提琴奏鸣曲》、理查·施特劳斯的《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和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以帕格尼尼大赛为人所熟知,却不止于炫技,黄蒙拉独奏会的曲目设计体现了一位青年音乐人的艺术修养,法国“六人团”作曲家之一的普朗克以管乐室内乐闻名,这部有着悲情色彩的奏鸣曲为纪念西班牙诗人洛尔卡而作,很少被上演。

景焕演绎韦伯和舒曼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6)

江山代有才人出,3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将迎来两位中国当代古典乐界的优秀青年音乐家:一位是曾任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助理指挥、现任广州交响乐团驻团指挥的景焕,一位是唯一免试就任德国顶级乐团终身职位的华人管乐首席——圆号演奏家顾聪。

景焕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就是一位指挥,母亲和外祖母都是声乐歌唱家。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后,她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指挥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9月,担任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和“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乐团”的指挥助理,那一年,景焕获得第五届“波兰卢托斯拉夫斯基青年指挥”比赛、第五届“克罗地亚罗夫罗·冯·马塔奇科国际青年指挥比赛”等数个奖项。2012年夏天,景焕在中国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中成为两位获奖者之一。

此次音乐会,景焕将携手顾聪带来精致的韦伯《圆号小协奏曲》,还有充满文学韵味的《曼弗雷德》序曲,以及春意融融的舒曼《第一交响曲》,共同享受这份春意背后的点滴情愫。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韦伯和舒曼是德国浪漫乐派的两位重要作曲家,舒曼《第一交响曲》和《曼弗雷德》序曲分别作于其人生的得意与失意之际,色彩迥异。而韦伯的器乐协奏曲都可视为演奏家的试金石,这部圆号作品也不例外,值得一听。

诗人的吟唱——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7)

马勒一生都在探讨人生和死亡,他是一个终生没有可归依故乡的作曲家。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而在奥地利人心目中,马勒是波希米亚人;在世界范围中,他是一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因此,心灵无所归宿,灵魂随波漂泊于他的一切生活和创作之中。马勒将德国诗人吕克特的五首诗谱曲成艺术歌曲《吕克特之歌》,以探讨死亡与永恒为主题,表现出他对人生无处着落的心绪。

3月6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将与许忠指挥的苏州交响乐团携手带来马勒的《吕克特之歌》。此外,本场音乐会还将演绎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拉威尔的管弦乐作品《圆舞曲》。瓦格纳的序曲与“爱之死”片段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歌剧的精华,也完满地表现了歌剧中通过死亡解脱欲罢不能的爱情,获得人生升华的主题。同样的主题也被马勒在声乐套曲《吕克特之歌》中以更为精致的音乐风格再现,而音乐会的最后所上演的拉威尔《圆舞曲》则带领我们从二十世纪的角度回顾逝去的浪漫时光。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马勒在《吕克特之歌》中,用表面上简单的旋律线条传达出复杂多变的情感,这同样也对演唱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呈现作品中丰富多样的精致音色是一大看点。

汉唐舞蹈剧场《俑Ⅲ》重访历史、前往未来

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和慧携手许忠领衔的苏交演绎马勒)(8)

《俑》是中国古代舞蹈的一个符号、一个意象主题。《俑Ⅲ》是编导田湉“俑”系列的第三号作品,同样是对历史中身体姿态的重访,较之前两部作品,俑Ⅲ的身体表达更当下、未来、也更具想象力。3月12、13日,这部2020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青年孵化平台委约作品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历史的姿态将在未来感的空间中奇妙碰撞。

以古画意象为主体的《俑Ⅲ》各段落独立成章,由《簪花》、《唐乐宫图》、《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塞外》、《穿深衣的贵族》、《小踏歌》七支舞蹈组成。每一种姿态都美轮美奂。剧作家、剧场导演张献这样说道:“想象和激发想象是艺术的生命体征。既然已经非常久远了,为什么不让它更久远”。

“947推荐官”一句话点评:

田湉的系列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文化感以及较高的美学价值。编导一边着力于复活古朴的舞俑形态,一边尝试着对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创新。这样试图打通古今的创作实践,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具意义和值得鼓励的。

广播收听方式:上海地区听众可打开收音机调至FM94.7收听

手机收听方式: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文艺热搜榜”,进入节目社区收听及回听往期节目

主播:洪韵

本期编辑记者:洪韵、应玥、周婕、长缨

监制:潜韵婷

来源:经典94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