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

初见赵祥明,感觉他没一点大老板的架子,为人平和低调,也很阳光开朗。或许是在甘洛县呆的时间长了吧,40多岁的他肤色黝黑,身材壮实。聊起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这期间酸甜苦辣啥味儿都有。从农村出来再回到农村,兜兜转转,还是农村这片土地给了自己实现梦想的翅膀。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

乡村农耕图

  “原野香”初生

  1992年7月高中毕业,赵祥明未能进入大学校园继续深造。出生于农村的他面临着这辈子何去何从的问题。“天干饿不死手艺人”,父亲劝他学门实用技术,这辈子方能安身立命。

  赵祥明从小就在厨房给母亲打下手,常见的煎炒炸煮蒸煨炖,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有一次,赵祥明对母亲说,凡是他吃过的菜肴,他都能做出来。母亲不相信,有次亲戚来访,就让他露两手。赵祥明手脚麻利,很快就烹调出四五个菜来,让大家啧啧称赞。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

厨师

  因此,当听说丈夫劝赵祥明去学门手艺将来好养家糊口时,母亲极力动员他去学厨师:“厨师学成之后,有本钱你可以开餐馆。暂时没有本钱,你就在酒店打工。退一万步说,就算你将来不当厨师了,也能让家人吃点好菜肴。”

  赵祥明欣然答应。通过半年的刻苦学习,从学徒开始,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从1992年下半年到1998年,不论是帮厨还是主厨,赵祥明都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在厨师行里,赵祥明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随着年岁的增长,长期烟熏火燎的厨房工作让赵祥明感到身体有些不适,而且觉得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心有大志的他便有了改行的想法。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3)

川菜厨师

经过多方考察,赵祥明成立了一家废旧回收公司,期间也兼做一些其他行业。虽说效益还可以,可他总觉得不是很满意。一次与几个好同学聚会时,有一位同学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在追求品质生活,我们何不在农业上去尝试一下,搞杂交野猪的养殖。赵祥明凭借多年在餐饮业的经历,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商机,毕竟当时搞特种养殖的还很少,而需求量应该很大。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4)

废品回收

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而言,一般人都以为养猪不赚钱,因为累死累活,一头猪从猪仔到出栏净利润也就两三百块钱而已。不过养猪大户不会这样看,他们看中的是养猪的规模效益,假设一次养五百头猪,那么一次的利润不就可以达到15万元么?

如果自己饲养母猪产仔,同时自己配饲料,成本还会降低,利润空间还会增加。作为养猪大省,四川从来不缺少养猪大户。譬如安岳县的刘显合,通过养猪新技术,能将一年喂肥的猪缩短为3~4个月,从而拉开了中国快速养猪的序幕。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5)

养猪

在这段时间,赵祥明特别留意与养殖有关的新闻。那时候,《成都商报》是赵祥明每天必看的报纸。对于那些国内国际新闻,赵祥明并不太感兴趣。他在意的就是生意信息,有时候一些商机,就藏在那些社会新闻中。赵祥明有天看到一则报道,说巴中有位女老板搞三代野猪养殖,做得很成功。赵祥明心动了,这不正是他要寻找的创业榜样么?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它主食青草、玉米秆、红薯等青绿饲料,成本极低,仅家猪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质特别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达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绿色滋补食品,在市场极为畅销。一只野猪年产仔约20头,可获利0.5~0.9万元,效益是家猪的十几倍。另外由于它长期生存于自然界,其抗病力、成活率都比家猪强,养殖较保险。因此,养殖野猪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品种。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6)

野猪

  赵祥明赶紧到巴中,通过当地畜牧局和女老板取得联系,向她学习特种养殖的方法、猪舍的建造、养殖技术以及资金预算等。女老板对于赵祥明的谓知无不言,因为她在赵祥明的身上看到了一个自己当初创业的影子。

  从巴中回来后,赵祥明和几个合伙人说干就干,筹资约三十万,于2009年5月15日成立了绵竹市原野香农业有限公司,开始了他们的生猪养殖创业路。取名“原野香”,初衷就是想做原生态的食品,给人们的餐桌增添健康美味的食品。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7)

野猪

通过考察,他们将养殖场选址在遵道镇马跪村4组,那里环境很适合养殖野山猪,而且交通方便,有利于顾客上门挑选。养猪场占地6.37亩,总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其中猪舍总面积1500平方米。在养猪场圈舍后面山坡上,设有占地约400平方米的露天野猪活动场。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8)

绵竹原野香农业有限公司

最初,赵祥明因还有其他的事做,并没有真正参与养殖场的经营,只是作为投资人偶尔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给一点建议,或带朋友来订购。养猪场主要由其他两个投资人在管理。当时,公司主要进行野山猪养殖、销售,还常年开展野山猪认养、年猪预订、养殖技术培训等服务。

  但养殖场效益并不太好,只能算是勉强维持。扩大养殖规模后,出栏率倒是提高了,但销路却成了问题。他们没有建立自己的销售网,基本上是通过朋友间的推荐以及野山猪的认养、年猪预订的方式来经营,资金周转很快出现了问题。绵竹的消费习惯和水平也让他们的野山猪达不到销售预期值。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9)

野山猪

这种情况持续到2013年春节,几个投资人感觉有点难以再维持下去,便想不做了。赵祥明这时也很纠结,要想继续做下去,有可能就只有他一个人把公司接过来。但他对养殖是个门外汉,养殖业风险重重,更何况他当时的废品回收公司正做得风生水起,家里人都反对他接这个“烂摊子”。

  但赵祥明觉得这是个值得去做的事业,不懂可以去学。农村出生的娃,多少还是知道一点咋喂猪的,而且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餐饮,对猪肉还是了解的,餐饮行业里也有些熟人,提供出更好更优质的肉品来改善人们的餐桌,应该还是能被更多人接受的。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0)

腊肉的诱惑

生鲜肉若不能及时销售,还可以考虑深加工,在保证肉的质量同时又能延长肉的食用期,能让更多更远的人品尝到原生态猪肉的鲜美。这不单单是为了挣钱,也是为了心中的实业梦。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1)

赵祥明正在给野山猪投喂青饲料

  打定主意后,赵祥明不顾家人反对,将公司接手下来。当时几个朋友也很义气,只将股本退出,余下的都作为公司继续发展的基础保证。赵祥明说起这些时,仍有些激动,心里挺感谢几位好朋友的。

  彼时,公司有近三百头猪,此外还有一百来头母猪。赵祥明在决定接手公司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将废旧回收公司停业。所谓万事开头难,没跟猪打过交道的他一切从零开始,猪的养殖不懂,学习;不知道如何诊断、医治;在请来兽医的同时,自己不断学习,也向县农牧局一位高级畜牧师请教。

赵祥明要求自己尽快地进入角色,掌握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循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不刻意去使用添加剂等缩短它的生长周期,并与餐饮界的朋友联系,扩大销售渠道。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2)

野山猪猪肉

渐渐地,虽说还没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但也能正常运转了。赵祥明的“原野香”野猪肉在当地也有了一定的名气。

  入驻徐家山村

  2016年8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由绵竹对口帮扶甘洛县。当时有一家甘洛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当地的一位村书记,想将三代野猪引进到甘洛去发展,向赵祥明发出邀请,请去那边实地考察。绵竹帮扶援建甘洛指挥部也从中牵线搭桥,赵祥明便与另外两位同是做养殖的朋友于2016年12月相约前往,第一次到甘洛考察,去看看是否有发展空间。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3)

大凉山

赵祥明到甘洛后,发现这里处处山清水秀,草木丰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生猪养殖,前景可观,不由得喜欢上了这里。2017年春节刚过,赵祥明不顾妻子和父母反对,满怀热情收拾行囊到了甘洛。

  到甘洛后,赵祥明又考察了不少地方,想找一个最为合适的位置作为养殖场的基地。按照绵竹对口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的要求,选址是在绵竹援建的乡镇范围里进行。他们到了阿尔乡、海棠镇、阿嘎乡、蓼坪乡等地,最终决定把公司建在海棠镇徐家山村四组,仍用“原野香”为公司冠名。2017年2月17日,赵祥明注册资金1000万元,正式成立了甘洛原野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4)

甘洛原野香养殖基地

海棠镇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进入凉山的第一重镇与重要关隘,明清至民国时是较为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和屯兵之地。据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还曾被在此关押了很长时间。现如今这里有S217省道贯穿全境,有通往县城公交车,交流非常便利。而且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光、温、气决定了这里出产的腊肉,一年四季直接挂在屋檐下也不会坏。

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酷暑,腊肉也不会腐败变质。这里的水也与其他地方不同,烤出的酒、制出的豆腐口感都非常好,就连甘洛很普通的荞面馍馍,用海棠镇的水做出来也好吃得多。基于这些原因,赵祥明觉得海棠镇作为养殖基地是再合适不过了,也有利于后期深加工后的肉制品能及时发往各地。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5)

海棠镇腊肉

徐家山村是一个彝、汉、藏族杂居的村子,全村户口登记98户、437人,实际居住65户、332人(其中,贫困建卡户48户、257人),但因地处大山,交通不便,没有任何集体经济。当地群众仅靠种植玉米、土豆、荞麦等农作物维持生计,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外地打工,是甘洛县20个极度贫困村之一,也是绵竹市对口扶贫村之一。

当时这里虽说“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山沟水,走的是泥泞路,穿的是补丁装”,但对于外来人员,最初还是有一点排斥情绪的。对于当地人而言,他们的农业耕作和养殖业还是比较原始的状态,效益低,需要用新的理念去带动当地的农户,对农业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于突然而来所面临的改变,他们一时半会根本没法适应。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6)

海棠镇徐家山村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也为了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赵祥明决定在村民中实施“小猪代养”模式。赵祥明和当地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地去做动员工作,讲解建设生态养殖场以及个体农户代养小猪的好处。但因很多彝族群众都不会汉语,交流起来挺困难的,还造成一些误解。多亏有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的协调帮助,代养小猪模式在徐家山村顺利推行,一个500亩的生态养殖场总算成功在海棠镇徐家山村建成,2017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7)

山野猪

这是在绵竹对口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牵线搭桥下引进甘洛的第一个生态野猪养殖示范基地,村“两委”主动联系乡党委政府和原野香公司,并将州、县拨付的产业扶持资金全部入股到野猪养殖基地,全权交由经验丰富的公司经营,村党员干部还主动到公司学习野猪养殖技术。

  “小金猪”造福一方

  公司按照“村集体 专合社 公司 建卡户 非建卡户”的模式整村推进,以贫困建卡户增收为主、非建卡户增收为辅,通过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户代养小猪享受保底分红和收益分红。基地运营以来,有效解决了徐家山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难题,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8)

大凉山人

从2018年开始,公司每年给村合作社分红,当年红利7.5万元,48户建卡贫困户分红1500元/户,17户非建卡户分红500元/户;村集体周转金及荒山入股分红0.55万元;10户建卡贫困户入股分红800元/户。2019年红利达到10多万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2万元,分红不落下一户人,最终达到整村推进、脱贫奔康的目的。

  通过绵竹市和甘洛县两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依托徐家山村生态野猪养殖示范基地成熟的养殖管理经验和稳定的销售平台,“村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在甘洛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并已成功引导甘洛县则拉乡作可洛村建立规模达到100头的野猪养殖合作社。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19)

野猪

2017年12月,在绵甘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当地乡、村两级广泛宣传和动员,与公司协商一致,阿嘎乡人民政府及该乡八个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同公司签订了《生态野猪养殖村企合作协议》,约定:阿嘎乡同原野香公司生态野猪养殖村企合作项目发展总共覆盖全乡9个村,利用村集体现有养殖圈舍2个、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规划进行有机农作物种植配套使用耕地面积1000亩,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等产业发展资金共计252万元。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0)

甘洛县相关领导在阿嘎乡原野香公司养殖场调研

项目规划建设2个200头能繁母猪存栏繁育中心,1个1500亩生态野猪天然放养场。基地预计年出栏野猪4000头,年销售金额24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400万元以上。在项目前期建设工作中,绵竹前线指挥部积极发挥县级领导层面的协调推动作用,帮扶干部扎实贴近跟踪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附属产业道路修建、施工管理、项目进度资金拨付、生猪进场、租赁用地协调、公司发展与农户自身开展农业生产矛盾调和等关键环节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建设运营。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1)

赵祥明在养殖场

公司采用“借猪代养”模式,先在繁育中心培育生态野猪幼崽,当幼崽达到30斤左右时,便将其免费发送给当地村民,让他们饲养6个月,期间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打疫苗、提供核心饲料等,6个月后,按超过市场毛猪现价回收小猪,当时毛猪7块钱一斤,而公司收购则是按15元一斤。

这样算下来,饲养户通过六个月的养殖,一头猪就有近一千元的利润。该乡村民通过个体代养育肥和在基地参与务工、分红,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各项增收累计实现120万元以上。而这种模式的采用,乡企间良好合作关系的深入,也有利于公司顺利高效地发展。这样以基地为牵引,干部带动、农户参与,更能帮助贫困的乡民们实现更大更实在的产业收益。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2)

彝人牧歌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带给当地村民的实惠也更多了,公司每年给村民们的分红已达几十万,最初的隔阂早就烟消云散,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土坯房已成为历史,村路不再泥泞,电炉取代了火塘,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村,家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别墅,村民们对赵祥明等人都非常的尊重和欢迎,时常还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喝酒。

  东西联手,未来可期

  正当赵祥明的事业蓬勃发展之际,2018年8月底,一场非洲猪瘟突袭。虽然甘洛地处偏僻,但也挡不住这瘟疫,他的养殖基地里也病死了近200头猪,这一重击让他损失惨重。原本企业可借扶贫的东风,可以有快速的成长空间,却因这场瘟疫而受制。这段时间,一方面担心基地里的猪染病,一方面因一切生猪、鲜肉禁止异地输送,要出栏的猪不能及时出售,这段日子是他最为心累的时段。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3)

养猪

幸有绵竹指挥部领导杨成富、任勇,广东佛山领导陈常委等分别到养殖场指导工作,为他加油打气,鼓励他坚持下去。赵祥明并没因此而气馁,也不容许自己气馁,有了领导的支持鼓励,他更增强了信心,想当初到甘洛来,就把绵竹的养殖场关了,他是破釜沉舟,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坚持下去。

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差,在赵祥明养殖场遭受重创之际,得到了来自广东佛山市对口帮扶资金240万元。公司计划这笔资金用于建造猪肉深加工基地,以保证佛山那边的生猪供应。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4)

自然风干的原野香肉制品

  早在2017年底,“原野香”这个品牌就在农博会上崭露头角,受到欢迎。当时,赵祥明说:参展农博会,主要是想找团购,目前已有五六家意向订购的,现场已卖出400盒产品。希望通过农博会这样的平台宣传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凉山绿色无污染农特产品。农博会现场的反响给他注入了强心针,让他对深加工前景十分看好。

  现在离海棠镇不远准备建机场了,有远见的赵祥明便在离机场不远处买下了约20亩土地作为深加工基地。公司现在主要还是对外供应冷鲜肉,每次都需要在别人的屠宰场去宰杀后再自己拉到成都,发往广东,最多一次拉50头,有时20、30头猪也要跑一趟,成本相对就要高不少。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5)

生猪屠宰场

有了自己的深加工基地后,屠宰加工一条龙操作,可以节约不少成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客人的口味对猪肉进行加工,做不同的腊制品,更能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通过农博会,让人们认识了“原野香”黑猪肉后,赵祥明抓住时机,通过东西部援建办公室介绍,与佛山一家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公司签订试运营合约,很快就组织了第一批三代野猪肉发往广东,很受佛山民众的欢迎。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6)

佛山

但也收到反馈的意见:瘦肉率太低了。赵祥明意识到必须进行品种改良,现正在与川农、川大、成都农业职业技术科技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用当地乌金猪与三代野猪进行杂交,这样将瘦肉率提高到62%左右,解决了猪肉脂肪厚的问题,这更有利于拓展成都和佛山市场。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赵祥明胸有成竹地说,现在养殖场有15000头猪,其中一万头黑猪,500头野猪,但冷鲜肉已是供不应求。必须加快深加工基地的建设,还会对现有的几个生猪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大,同时与蔬菜种植基地联手,将会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的出栏率。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7)

蔬菜基地

另外现阶段广东和成都市场基本上是批发,市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2021年,赵祥明准备在成都的高档小区附近设置销售网点,主攻零售市场,但销售点的经营模式肯定不是传统模式,他会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来迅速扩大市场销量,让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的野猪肉进入千家万户。

  责任与担当

  到甘洛发展三年多,赵祥明在致力于企业发展的同时,并没忘记一个企业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他多次为甘洛学校的孩子们购买新衣服、学习用具等。今年新冠疫情突袭,赵祥明代表公司向抗疫一线捐助了大量防护物资。他觉得,既然来到了这片热土,就要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做些事,帮他们脱贫是起步,后面还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汶川扶贫猪养殖(赵祥明小金猪)(28)

大凉山的微笑

正如所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有国家这么好的脱贫政策,有那么多不辞辛劳忙碌在甘洛的帮扶干部,有这么多如赵祥明一样扎根甘洛的企业家,相信甘洛这片曾经贫困土地上的人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张锦红/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