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

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1)

文/苏振兰

近代以来,南方为革命多发地区,北方地区参加革命的人相对较少。可是,有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却辗转南下参加革命,成为开国将帅中唯一的一位北京人!

在开国中将中,他资历很老——进过黄埔、读过抗大,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人物。

他,就是倪志亮,一位见证了红四方面军整个发展历程的一代名将……

一、从北京市民到旧式军人,从黄埔学员到红军一员

1900年10月,倪志亮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全家父母弟妹总共6人,靠他父亲做小贩维持生活,因而经济拮据,常负债务。倪志亮8岁进入私塾,一直读到市立高等小学毕业,具有一定文化底子。1916年秋,为减轻家庭负担,倪志亮辍学到市郊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他起早贪黑,受尽奴役,却难得一饱,遂决定到军队中去找出路。

1917年春,倪志亮进入京郊北苑皖系军阀部队第2混成旅当兵,并随该旅开赴重庆、宜昌等地驻防过。期间,倪志亮曾入学兵营受训,当过班长、司务长、排长等职。1923年秋,该旅在武昌被解散,他只好北上潼关投奔陕军,任第1混成旅炮兵营文书,并随该部开往洛阳作战过。

在军阀部队混迹数年,倪志亮痛感他们争权夺利,祸国殃民,非英雄用武之地,遂决心另谋出路。

1925年秋,黄埔军校在河南开封招生。倪志亮偷偷报名应考,一举中榜。1926年春,他历尽艰险到达广州,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和林彪、张灵甫是同学。入校不久,倪志亮就加入了周恩来等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同蒋介石操纵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通过这些斗争,倪志亮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和思想认识,更加积极地靠拢中共组织。1926年10月,第四期学员新训结束,倪志亮被编入步兵科第1大队2中队学习。这时,根据他的多次要求和政治表现,中共黄埔军校党组织吸收他为共产党员。

1927年4月15日,广东军阀发动反革命政变,包围黄埔军校进行“清党”,倪志亮等400余名共产党员被捕入狱。半年多的铁窗生活,不仅没有使倪志亮屈服,反而使他的革命意志更坚强,革命信念更坚定。

1927年12月11日,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攻入广州市公安局,打开了监狱的铁门,倪志亮重获新生!随即,他操起武器,投入到激烈的巷战之中,不幸左腿受伤,仍然咬牙血战。

由于敌众我寡,起义军浴血奋战三天,还是被迫撤出广州。由于伤势过重,倪志亮未能随队转移,流落到广州近郊,靠打短工、做苦力为生。此时,广州白色恐怖笼罩,倪志亮于1928年3月来到河南新蔡县友人处暂避。在新蔡期间,倪志亮千方百计同中共新蔡县委取得了联系,一度被分配在城关区委工作。由于出身行伍,他渴望真刀真枪同反动派干,遂又辗转千里到达上海,找到了中共中央,请求分配干军事工作。党中央考虑到,鄂豫边区武装斗争刚刚开展,急需军事干部,便派他到该地区加强军事工作。倪志亮遂成为党中央最早派到大别山地区的干部之一。

倪志亮装扮成—个商人,避开了敌人暗探的多方搜捕,闯过了反动民团的反复盘查,于1928年10月5日到达鄂豫边区,就任鄂东北红军游击队队长,开始了他的红军岁月。

早在1927年11月,中共领导发动黄(安)麻(城)起义,随即起义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奔赴黄陂县木兰山区活动。1928年1月,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继续与敌周旋;同年7月,第7军又改编为红11军第31师,下辖4个大队(对外称团),活跃在河南光山县柴山堡地区,开展鄂豫边区武装割据。倪志亮进入鄂东北不久,就由红军游击队调入红11军,汇入红军主力部队洪流。

二、“在红1师从胜利走向胜利过程中,处处都有倪志亮的身影!”

1929年2月,倪志亮接任红31师3大队大队长,以其出色指挥能力,率部不断克敌制胜。3月,敌18军两个团由黄安、麻城北上,进攻柴山堡地区,豫东南敌军在北面堵截。红31师领导吴光浩、戴克敏当即决定:兵分三路突围,沿黄麻两县边界向敌人侧后进击。1大队党代表王树声和倪志亮受命,共同指挥第一路,他们率领1、3两个大队从黄安北部向西活动,首战禹王城,再取熊家畈,三打涂家湾,壮大了红31师的声威,并使黄安北部联成一片,成为红色区域。后来,王、倪又携手进行了七里坪、古峰岭、箭厂河等战斗,使游击战争蓬勃开展,红31师的力量迅速壮大。在上述战斗中,倪志亮声名鹊起。6月,中共中央派徐向前到鄂豫边区,负责红31师的军事指挥工作(时吴光浩已经牺牲)。从6月到10月,红31师连续粉碎敌人三次“会剿”,大大鼓舞了大别山区群众的革命热情。

1929年5月,商南武装起义成功,组建了红32师,开创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1月,皖西六安、霍山农民发动起义,组建了红33师,开创了皖西革命根据地。4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整编鄂豫皖地区红军,将红31、32、33师整编成红1军,下辖第1、第2、第3师,许继慎担任军长,徐向前担任副军长兼红1师师长,倪志亮担任红1师3大队大队长。

1930年5月,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正酣,鄂豫皖边区敌军兵力空虚,红1军乘机向平汉路南段出击。6月11日夜,倪志亮率领3大队从二郎庙奔袭20公里外的杨家寨车站,同兄弟大队配合,全歼守敌郭汝栋部两个连,缴枪120余支,俘敌40多人。战后,红1师转移休整,将根据地一批地方武装补入,全师扩编为三个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每个支队辖四个大队,倪志亮升任3支队支队长。

6月26日,敌军出动两个团企图夹击红1师。根据徐向前的部署,红1师和孝感县游击队在杨平口设置了伏击圈,决定引敌一个团“上钩”,聚而歼之。倪志亮率领3支队埋伏在杨平口东边山上,担负主攻任务。当敌人被诱入伏击圈后,随着徐向前一声令下,他率领3支队战士们似猛虎下山,向敌人扑过去,枪声、喊杀声响成一片。经四小时激战,红1师歼敌1200余人,缴枪1000余支,取得了红1军成立以来首次歼敌正规军一个团的重大胜利。战后,红1师进行了第二次扩编,将三个支队编为第1、第3团,每团两个营,每营三个连,倪志亮升任第3团团长。

7月28日,为歼灭刚到花园车站的敌军钱大钧部教导第5团,红1师决定兵分两路,由倪志亮率一个团从花园镇东南方向进击,由王树声率一个团和师直属特务大队从西南方向进击,将敌人一网打尽。6时许,红3团利用田间的农作物作掩护,秘密接近敌人,向敌发起突然攻击。当时,敌人有的还在睡觉,有的刚刚起床,看到红军潮水般地涌来,当即乱作一团。经过三个小时的战斗,红军以极少伤亡,取得了全歼守敌一个团的胜利,缴枪800余支,并首次缴获重机枪8挺,迫击炮5门。战后,红1师进行第三次扩编,组成两个步兵团、一个机炮混成团,全师约3000人。当时,红3团战士常常调侃机炮团战士:“要不是我们倪团长,你们机(枪)也没有,炮也没有!”有人向上面告状,说这些话不利于团结,徐向前不以为许,哈哈一笑:“人家说的是实话嘛!”回忆当年,许多老同志都说:“在红1师从胜利走向胜利过程中,处处都有倪志亮的身影!”

三、新集解围战,徐向前连声说:“你倪志亮有救驾之功啊!”

1931年1月,在湖北麻城县福田河,红1军与由鄂东南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红15军会合,奉命合编为红4军,徐向前担任军参谋长,下辖第10、第11师,倪志亮担任红11师(师长许继慎)第31团团长,所部是红4军的尖刀。这年3月,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和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南北对进,企图夹击红4军于平汉路。各路敌军中,以岳维峻的第34师最为冒进突出,已进抵广水以西的双桥镇。根据军部统一部署,由王树声指挥红30团和倪志亮指挥红31团,分别从北向南、从东向西担任正面突击任务。9日拂晓,战斗打响。“经七个多小时,我军毙敌上千人,俘敌五千多人,缴枪六千余支,山炮四门,迫击炮十多门。红军第一次取得全歼敌34师(一个师部、两个旅部、四个团、一个山炮营、两个迫击炮连)的重大胜利。敌师长岳维峻的马弁骑上他的马逃掉了,岳被我军活捉。”(《历史的回顾》,徐向前)在红4军成立之后的这一重大胜利中,倪志亮有披坚执锐之功。

1931年11月7日,大别山区红军整编为红四方面军,全军近3万人,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政委,下辖红4军、红25军,红4军编有第10、第11、第12师,倪志亮担任第10师师长,王树声担任第11师师长,陈赓担任第12师师长。

倪、王、陈三强联手,迭创佳绩。1932年1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商(城)潢(川)战役,包围商城之敌,控制商潢公路,诱歼潢川援敌。当敌军4个师沿商潢公路向南增援时,徐向前命令陈赓师担任正面阻击,以王树声、倪志亮两师置于左侧,红73师置于右侧,担任两翼迂回包抄任务。2月上旬,陈赓师已经阻敌多日,眼见敌人疲乏不堪,王、倪两师适时从左侧迂回进攻,迅速包围了敌军汤恩伯师和曾万钟师指挥部,并抢占了傅流店渡口,切断了敌人的后路。一时间,敌方军心动摇,兵败如山倒。此役,倪、王、陈联手,共歼敌4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战斗中,红11师师长王树声身负重伤,倪志亮接任红11师师长。

3月22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又在皖西发动了苏家埠战役,对苏家埠、韩摆渡之敌分割包围,并部署部队打援作战。倪志亮指挥红11师包围韩摆渡,攻城则守敌惶恐,打援则援敌龟缩,所向披靡。韩摆渡守敌固守无望,欲逃无路,军心动摇。此时,倪志亮指示红11师积极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迫使敌人乖乖派出谈判代表乞降。5月8日,韩摆渡敌人正式向红11师投降。此时,国民党军并不知道韩摆渡的部队已经投降,又派运输机前来空投食品,遭到倪志亮痛击。对此,秦基伟津津乐道:“在苏家埠战役中,倪志亮指挥红11师围歼韩摆渡之敌,我军吃掉敌人援兵后,韩摆渡的敌人成了惊弓之鸟,于5月8日被迫投降并举行投降仪式。此时敌军并不知道韩摆渡已被我军占领,又派飞机到韩摆渡空投食品。倪志亮命令部队换上国民党士兵服装,示意敌机空投物品,当敌机空投后,他指挥部队一起开火,击落了敌机,这是红军历史上击落的第一架敌人飞机。”(《一代名将 英名永存——深切怀念倪志亮同志》,秦基伟等文)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围剿”。10月10日,由于张国焘瞎指挥,粉碎敌人“围剿”无望,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心跳出敌人包围圈,向西转移。在转战2000多公里的漫漫征程中,倪志亮指挥红11师打了不少硬仗、恶仗。10月19日拂晓,当部队行军至湖北枣阳以南40余公里的新集地区时,方面军总部突然被追击的敌人包围,敌人冲到离总指挥部仅有50米远的地方。当时,总部只有300来人的机关人员和警卫、通信部队,方面军首长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倪志亮和师政委李先念指挥部队火速解围。所部第32团胡奇才营本来是后卫,现在马上变成前锋,向身后包围总部的敌人进行反冲击。敌人密集的炮火组成一道火墙,倪志亮视死如归,带领部队拼命冲杀,终于击退敌人,保护了总部的安全,受到了总部的嘉奖。脱险后,徐向前紧握倪志亮的手,连声说:“你倪志亮有救驾之功啊!”

四、驰骋川陕苏区,徐向前有言:“反‘三路围攻’,倪志亮当记头功!”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相继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1月27日,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剿匪”督办。田颂尧纠集38个团近6万人对红军发动了“三路围攻”,倪志亮再展雄风。在“收紧阵地”(诱敌深入)阶段,他率红11师两个团,与田颂尧主攻部队左路相持,且战且退至八庙垭地区,敌人一个旅一度占领了八庙垭阵地。此时,敌人攻势已颓,倪志亮适时指挥红11师和红73师一部反击,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迂回相结合的“包饺子”战术,全歼盘踞八庙垭之敌,毙敌团长何济民及代理团长何柱,夺回了八庙垭。

5月17日,方面军总部决定反攻,由倪志亮率领红11师担任自空山坝以北向敌左侧迂回、断敌退路的任务。倪志亮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意图,他命令所部第33团为前锋部队,从空山坝以北深山老林中开路,秘密插入敌人侧后,切断敌人的退路。在徐向前指挥下,倪志亮和李先念率红11师同友邻部队一起,激战三昼夜,全歼敌7个团,溃敌6个团,毙伤俘敌旅参谋长李汉城以下近5000余人。空山坝大捷后,红军乘胜追击,倪志亮等率红11师经平溪坝、官路口、长池、木门,一直打到嘉陵江边。至此,历时四个月的反“三路围攻”作战胜利结束,田颂尧多年惨淡经营起来的实力损失近半,川陕革命根据地规模扩大一倍以上。战后,徐向前评功:“反‘三路围攻’,倪志亮当记头功!”

1933年7月中旬,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倪志亮调任彭杨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烈士而命名,1934年12月扩编为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三个月后,倪志亮又被任命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彭杨学校校长。

倪志亮作为参谋长辅佐总指挥徐向前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在司令部建设、作战训练等方面都卓有建树,而且对各部队通信联络更是付出了大量心血。

作为彭杨学校校长,倪志亮非常重视学校的教育训练,对教育方针、教学内容、教学计划都亲自过问,并经常亲自授课,跟学员一起操练,进行实战演习,摸爬滚打。由于他的严格要求,彭杨学校为红四方面军输送了大批军政人才。许多年后,当年的老部下有的已经挂上将星了,还称他“校长”。


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2)

◆1937年延安合影。左起:王宏坤、郑位三、徐海东、倪志亮。

1933年11月,在蒋介石打气、支持下,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企图将红四方面军围歼于川陕边境。倪志亮协助徐向前总指挥运用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不断消耗、疲惫敌人,逐步创造反攻条件。经过十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反“六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战果最辉煌的一个战役。

1935年3月,为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行动,红四方面军也开始了长征,倪志亮主要负责方面军的掩护任务。在环境恶劣、敌情复杂的情况下,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战斗都亲临一线指挥。6月,为保障主力8万多人顺利渡过涪江西进,倪志亮在察看地形后,命令红32军—个团坚守窦圌山,阻击敌人7个团的进攻,血战四昼夜,胜利完成了掩护主力渡江的任务。

1935年9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大闹分裂,率红四方面军和部分中央红军南下,倪志亮时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执行过张国焘的“南下”命令。11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决战失利,南下受挫。这时,倪志亮更加困惑不满,他和徐向前等一起向张施压,要求红四方面军重新北上。

1936年春,张国焘“南下”方针遭到完全失败,被迫酝酿再次北上。4月,方面军部队进行了整编,倪志亮兼任金川省军区司令员,后任方面军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当时,部队地处人烟稀少的西康地区,吃、穿、用都很困难。倪志亮为筹集物资、保证部队供给,费了不少心血,做了大量工作。若干年后,老同志们回忆说:“那时,志亮同志是我们的‘萧何’,为方面军后勤工作操碎了心!”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倪志亮走完了自己的长征路。

五、从抗日战争开始到抗美援朝结束,“我是忙忙碌碌,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编成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担任师长,倪志亮担任参谋长,辅佐刘伯承运筹对日作战。11月,根据师部统一安排,倪志亮带着几个分遣支队到各地去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倪志亮积极工作下,这些分遣支队开始只有100多人,很快就发展到2000多人,形成了几个大的基干支队,如秦(基伟)赖(际发)支队、赵(基梅)涂(锡道)支队等。

1938年4月下旬,晋冀豫军区(对外称第129师后方司令部)在辽县成立,倪志亮兼任军区司令员,并兼任中共晋冀豫省委军事部部长,他经常与省委负责人李雪峰等—起,研究根据地建设中的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和党的组织等问题,在分散游击作战的情况下,既抓部队的思想教育,又抓军队训练和组织纪律教育,使根据地的工作井井有条,全区的基干武装很快由原来的2000多人发展到2万人。

1938年12月下旬,为统一领导分散的地方武装,八路军总部指示晋冀豫军区改称为晋冀豫边区游击司令部,倪志亮仍任司令员。不久,边区游击司令部又改为边区游击纵队,倪志亮还任纵队司令员。在日伪军的疯狂进攻面前,倪志亮积极贯彻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939年10月,倪志亮作为党的中共七大代表奔赴延安,随即进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42年2月,全党范围的普遍整风开始,倪志亮又调中央党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担任2大队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当时,徐向前也在中央党校学习。中央要求各地红军的创始人结合学习,总结各根据地斗争的历史经验。为此,倪志亮和徐向前合写了《鄂豫皖苏区红军历史》,对该地区1930年春到1932年秋的斗争经验和历史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3)

◆抗日战争时期的倪志亮。

1945年7月间,毛泽东在他的窑洞里设便宴招待了倪志亮,向他介绍了国际国内形势,并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任命他为新四军参谋长,协助陈毅工作。倪志亮满腔热情地接受了任务。8月中旬,当倪志亮到达晋东南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驻地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遂奉命即刻转赴沈阳,参加争取东北的工作。从此,他又转战东北解放战场,历任辽北军区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西满军区副司令员,在西满解放战场屡立战功。

1947年12月,考虑到倪志亮进过黄埔,读过抗大,当过彭杨学校校长,中央遂调他担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辅佐校长兼政委林彪办学。因林忙于作战指挥,倪实际主持工作。当时,东北解放战争进入高潮,急需大批军政兼优的人才,所以在训练内容上,倪志亮要求结合当时解放战争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攻城、爆破)的训练,为前线培养了大批优秀指挥员。

1949年8月,东北军大南下武汉。12月,东北军大改为中南军事政治大学,倪志亮仍任该校副校长,并兼武汉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


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4)

◆毛泽东致倪志亮转金日成批复中国同意出兵的电报手稿。

1950年7月,倪志亮临危受命,出任新中国驻朝鲜人民共和国大使。在朝鲜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他起到了军事联络员的作用,受到朝鲜人民及金日成首相的高度赞扬,并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1952年2月,倪志亮积劳成疾,奉调回国休养。9月,他重回军队工作,历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1955年9月,倪志亮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9月,考虑到倪志亮熟悉红四方面军干部,他被任命为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辅佐叶剑英主持全军监察工作。

倪志亮在战争年代负过两次伤,身体长期患病,但他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和坚强意志,住院期间仍关心国家大事。1964年7月22日,他在病危之际,写信给国防部办公厅党委,表示愿将自己积蓄的5000元人民币作为最后—次党费上缴。


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辅佐过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四位共和国元帅)(5)

◆1951年11月,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前排左五)与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前排左六)等使馆人员在当时位于平壤郊区的中国大使馆前合影。

1965年12月15日,倪志亮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

倪志亮的最辉煌时期,是他的红军岁月。在秦基伟等联名撰写的回忆文章中,主要反映的即是他的红军岁月。从抗日战争开始到抗美援朝结束,倪志亮没有担任过要职,但他毫不懈怠,一心扑在工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段时间,我是忙忙碌碌,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