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求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之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求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


【注释】

(1)患:忧虑、担心、害怕。

(2)人:有人认为,此处专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普通民众。

【译文】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我,应该忧虑我不能了解别人。”

【评析】


论语之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求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2)

钱穆先生说: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为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别人了不了解我,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需要通过向不同的人学习来完善和成就自己。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里体现的是孔子谦虚好学精神。

孔子十五岁立志向学,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学习更丰富的知识,不耻下问,只求取人之长以师之。他曾经为了学习音乐,三个月不知肉味。这样刻苦好学的精神,实是学者的楷模。


论语之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求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3)


【参考文献】

杨伯峻 《论语译注》

钱 穆 《论语新解》

陈晓芬 《论语译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