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

在海河意式风情区北部的民族路、民生路与建国道之间,有一座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古罗马式建筑。这就是原天津意租界驻军的兵营,人们也常称其为意国营盘、意国兵营。2006年后,获得修复的整体建筑和院落,已被辟为公共机构的办公地,并举办过意大利在津租界历史图片展览。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1)

这座建筑风格独特,造型别致,显得大气宏伟,但也透着一份瑰异谲诡。游客驻足于此,感受是复杂的。相继盘踞于此的意大利驻军、侵华日军联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国民党军队的耀武扬威、骄横恣肆早已随风而去。作为充分反映西方列强近代侵华行径、记录其铁蹄痕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也成为一处诠释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见证人民军队威武强兵历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2)

意国营盘当年是意租界当局实行统治的“枪杆子”,是其动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国门后的军事延伸和军事存在。历史上,9国租界都在天津设有驻军。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3)

意租界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意大利政府于1902年圈定的。当时,意大利军队占领了海河北岸靠老龙头车站的一片地域(俄军占领区以西),这里原来是成片的露天储盐场地,天津人叫盐坨。古代有诗描绘,“露积莹莹明照眼”、“冰山十丈高峨峨”,可见盐场非常壮观。意大利政府要保护的是意大利人在天津甚至是华北地区的商务及航运等方面的特殊利益。意大利公使连蒙带吓唬,还用武力要挟和威逼,声称要无偿占用这里的盐坨地,威胁不赔偿给所有天津盐商由此造成的一丝一毫的损失。果然,天津商民的利益最终也没有得到有效保证。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4)

那时原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还试图向意方要条件、顶着不办,但是到袁世凯上任直督后很快妥协。时任天津海关道的唐绍仪出面,与新任意大利公使签订了一份《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内容很屈辱,争议也很大。天津意租界从此成为意大利在本土外唯一的租界,面积为50多万平方米。其范围,南到海河,东到五经路(与俄租界相接),北到铁道线,西到北安道(与奥租界相邻)。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5)

当时这里除了盐坨以外,大部分都是水坑、坟冢和垃圾堆,且地势低洼。于是,意租界当局利用海河淤泥进行大规模的填整,开辟道路、建造房屋,还尝试用沥青铺路。意租界距老龙头火车站不远,与已逐渐繁华起来的法租界、日租界仅一河之隔,水陆交通便利,因此发展很快,地价也随之大涨。意租界当局规定,新建房屋要按照当时意大利国内常见的建筑风格设计,图纸不准重复使用。就这样,在海河北岸形成了一大片艺术性、实用性兼备且比较和谐统一的西式建筑群。相对于天津其他租界地来说,意租界的环境较好,比较干净、幽静,各种生活功能齐备,成为高档的宜居社区,堪称游离于中国法律管辖之外的世外桃源。这种局面下,这里受到达官显贵的青睐也就难怪了。搬到意租界里居住,一时成为当年热议的时尚。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经谈判将意租界收回。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6)

意租界虽然规模较小,但五脏俱全,公共管理设施比较完善,不仅有领事馆、工部局,驻军和巡捕房也是其在治外法权下实行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1902年意租界开辟时,意大利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在中国派驻军队,驻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营,由三个中队编组而成,混合兵种,共计999人。起初,有一个连队驻扎在北宁铁路沿线的山海关、北戴河、古冶等地外,其余多驻扎在天津。为此,就在天津建立了意国营盘。意国营盘以营为建制,其司令官为中校军衔。意大利士兵并不都驻扎在此地,而派驻上海公共租界一个连、派驻山海关一个连等,还要定时换防。在天津意国营盘,初期驻扎的意大利海军陆战队队员有400人,至20世纪30年代,增至500余人。

意国营盘旧址正门位于今光明道20号(原22号),于1925年前建成,原路名叫利玛窦路。利玛窦是意大利传教士,是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后因这条小马路上建了兵营,又被人们俗称为营盘小马路。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7)

意国营盘建筑朝南,呈“Π”形布局,原为三层坡顶楼房,房屋高阔,砖木结构、瓦顶,红机砖清水墙,虚实变化丰富,局部还有雕饰和灯饰。营盘占地6.309亩,房屋131间,建筑面积为8470平方米。正面主楼的二、三楼前檐为大拱券式通廊,也就是房间外都有三米多宽的走廊。营盘建筑的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虽然占地不大,但功能齐全。是以古罗马式建筑为主体的典型的军营造型。三面建筑围成了比较宽阔的操场,军官站在楼上俯视,对士兵的操练情况可一览无余,军官还可在楼上训话,这会给在操场上仰脖听令的士兵们造成很大的压迫感。意租界当局在营盘操场上举办过多次隆重的纪念活动,还在此接待过中外军政要员,此举无疑是要抖抖“大意国”的威风。逊帝溥仪避居津门时也曾来此进行所谓的视察。营盘正面和东面建筑主要是营房,都比较敞亮。其中,数十至上百平方米房屋多间,均为士兵宿舍,基本上以大通铺为主。而军官宿舍的面积普遍较小,估计当年军官宿舍的条件较好。另外,还设有厨房餐厅和多处放置军需物品的房屋。西面建筑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军官办公。营盘东面建筑的拐角处部分房屋为牢房和禁闭室,筑有铁门、铁窗、铁栏杆等,据说这里曾关押并拷打过支持抗战的中国人士。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8)

营盘的地下室还有多达二三十间的小屋子,高均不足1.8米。这些房屋的铁门上刷有棕红色的油漆,铁门中间分别用白漆标着号码,每个铁门上都安有小窗,还设有插锁,应为地下牢房。前些年在整修时,将这些地下牢房的积水抽净并予以防水修缮,但这些尚存的遗迹均可佐证民间的传说,成为永远不会被历史湮没的罪证。

1940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当局因欧洲战场兵源不足,撤回天津驻军去助战,这些作威作福惯了的士兵,回去参战也是杯水车薪,可怜他们大多充当了炮灰。意大利因与日本同为轴心国,天津意租界当局遂将营盘提供给侵华日军。驻津侵华日军在此盘踞恣肆,无恶不作,特别招人恨。抗战胜利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又在此驻扎,美国大兵张牙舞爪地横行街市,弄得当地乱哄哄。美军撤离后,国民党军队又在这里驻了一阵子,妄图跟人民解放军对阵,负隅顽抗。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意国营盘才回到人民手里。原营盘建筑曾经整修改建,在正面和东面的建筑顶部增高一层,顶子处理为一般坡瓦顶,与原建筑风格迥异。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接收贸易的仓库较少,这里曾被计划当做仓库使用,后来又转交给了接管部交通处暂用。

天津有什么风情街(著名的意式风情街背后的故事)(9)

1949年3月,华北大学陆续向北京搬迁。由于校舍不足,校方决定在天津原意国营盘办一所分校,安排该校第一部(即政治学院)的部分学生。天津分校于4月成立,负责人为陈唯实、宋涛。但不久后,天津分校就迁至东局子原法国兵营。再后来,这里成为解放军某部住地。由此可见,近百年来该建筑多为驻军营房,只是驻军的性质各不相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