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

最近《狂飙》狂占热搜榜单,何书婷的儿子高晓晨也备受关注

父亲离奇死亡,母亲改嫁,他的人生道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1)

第一次出场时,他可爱调皮,充满责任心,他拿着玩具枪对着安欣和李响。

是一位敢于站在警察面前保护妈妈超人。

青年后,他却变成一位叛逆少年。

一头黄发,经常和社会青年飙车,被抓进派出所,用水枪把竞争对手吓尿等等……

他的巨大转变让观众惊讶不已,但细究下,似乎情有可原。

“怒吼”式教育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吼叫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怒吼”式教育是导致高晓晨叛逆的最大原因。

从电视剧中的几处细节,可以看出何书婷对高晓晨的教育是“怒吼”式。

当高晓晨拿玩具枪对着警察乱喷时,她怒吼着不可以这样做。

“一二三”成了他无条件服从的命令。

因为他知道妈妈说一不二,数完“三”以后,如果他没有照做,一定是一顿打骂,所以为了规避这个结果,他选择了服从,无条件地服从。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2)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3)

不仅如此,当何书婷找不到高晓晨时,除了大喊“一二三”,还强调“否则你就永远不要回家了”,逼迫孩子出现。

这就是怒吼式教育,让孩子对你的吼叫和命令形成条件反射,最后无条件选择服从。

这种教育就像训猴子一样,猴子只对训练者服从,对围观者可不买单。

高压教育让人喘不过气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这些俗语流传至今,有一定的可用性。

但若是不合理运用,这些手段就和怒吼式一样,都属于高压教育。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4)

还记得迈克尔•杰克逊吗?

在1993年,他接受一档美国著名黑人脱口秀采访。

他对主持人说:他的童年充满了高压,父亲时常虐待他。

原来他并非天才,是父亲为了让他成才,每天坐在他的面前,手里攥着一根细长的皮带,当他跳错了,就实施棍棒教育。

在父亲的棍棒教育下,他努力唱跳,为自己进入娱乐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著名钢琴弹奏家郎朗也是如此。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5)

其实,虎爸虎妈在前几年还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在各式各样的虎爸虎妈下,中国出了多少人才。

同样高压教育下,为什么高晓晨会适得其反?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弟弟

我弟弟排行最小,父亲老来得子,

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都有着生儿子养老的思想,于是在母亲四十高龄下生下了我弟。

我和妹妹是吃苦长大的,我们知道唯有自己努力才能出人头地。

幸运的是,我们都没有辜负自己。

原以为父亲会为我们两个考上了大学女儿而开心。

但我的父亲并没有,反而整天发脾气。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6)

原因竟然是我们占用了他宝贵儿子的资源。

若供我们读大学,就不够学费给他儿子读幼儿园。

于是父亲决定让成绩考的不够好的妹妹,转读学费没那么贵的专科。

父亲总说: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男孩子才是光耀门楣的家庭支柱。

正因为这样的观念,父亲对待弟弟的教育与我们与众不同。

寄予的期望多了,要求也就多了。

他们把弟弟送到大城市里上学,考试一旦不合格就骂,有学不会的知识点就报课后辅导班。

上最贵的学校,报最贵的辅导班,母亲还被要求整夜地坐在书桌旁边指导等等。

但这些方法导致弟弟特别厌学。

就像风筝一样,拉的线越紧,一旦松开一个小口就飘了。

上了初中的弟弟,去了住宿学校,彻底放飞自我。

他上课睡觉,还撒谎瞒着父母,跟着几个社会青年学会打游戏,抽烟,喝酒。

最后发现时,却已为时已晚。

高压教育,不是对孩子的身体体罚,更不是家长对孩子的监控。

“高压”是要适度的,既要打击,也要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而不是磨灭孩子的意志。

同时“高压教育”还要多些与孩子的沟通,及时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人格。

如若不然,棍棒底下出的就是白眼狼!

缺乏关爱

高压式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关爱。

父母为了自己的梦想,期望,怀抱着不打不成才的错误理念,让小孩生活在绝望不自由的世界里,忽略了孩子是一位有独立思想的人。

何书婷改嫁高启强,高启强爱屋及乌,经常会陪伴孩子。

但高启强却不是真心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

因为爱何书婷,即使孩子在行为上不正确,他也是唯命是从,从不得罪老婆。

但小孩的教育离不开母亲,也离不开父亲。

高启强的能力突出和势力不断扩大,让他成为了高晓晨模仿的榜样。

甚至高晓晨为了让高启强看到自己的用处,用一把假枪帮助他解决了不能杀人的难题,但没想到的是在闹市中做后果会很严重,弄巧成拙。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7)

他特别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一心只想着进公司学习。

还制造了很多烂摊子让高启强收拾,其实,这一切动作都只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

就像现在很多父母都会抱怨自己的小孩有多动症。

或许多动症的内在动机就是吸引身边人的关注里,而这恰恰反应了小孩缺失爱。

无疑高晓晨是缺乏关爱的,渴望得到父亲的爱,因此他听到高启强要和他比赛车,赢了就允许进公司管理时,他兴奋的手舞足蹈。

无奈高启强宁愿豁出生命,在下坡不刹车也要赢得比赛。

最后结局自然是高晓晨输了,但他并没有因此伤心,反而担心高启强不要命地比赛。

这场父子较量中,就像比赛结局一样,高晓晨是失败者。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8)

他的失败来源于母亲的高压,父亲的自私与无情。

最后,祝愿天底下的父母都能倾听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当成一位独立的人,而不是延续自己梦想的接班人。

狂飙高晓晨为什么只判五年(狂飙高晓晨叛逆是必然的)(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