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知识图解(红木知识百问百答)

什么是红木?

  现在所讲的红木是指《红木国标》中的五属八类三十三个树种,也有家具收藏者反对《国标》的这种分类。

红木知识图解(红木知识百问百答)(1)

  紫檀属:紫檀木类及花梨木类(另有7种树木)

  崖豆属及铁刀木属:鸡翅木类。

  黄檀属:香枝木类、黑酸枝类(7种)及红酸枝(8种)

  柿树属:乌木类及条纹乌木类。

红木家具的制作流程有哪些?

因为红木家具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和机械化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不同,需要的周期比较长。红木家具的制作工序相当繁琐,它从木材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虽然目前红木家具的制作一部分流程已经脱离了完全的手工制作,但是也仅限于开木料和打榫。首先将原木用带锯锯成厚薄不同的板材;再把厚薄不同的板材分类,分别进入干燥窑进行干燥,一般厚的板材需要干燥40天左右,薄的在15天左右,将木板干燥至水分含量在8%——12%。目前很多红木家具制作厂家都有一些比较好的干燥方法,但是这个过程最少也不低于10天。

上漆的家具与擦蜡家具区别在哪儿?

上漆家具一般用透明漆,也有为使家具颜色一致而用浅黄浅紫红半透明漆,还有出于审美需要,例如清中期人重紫重黑而不重浅红、浅黄,而用黑紫漆,以使家具凝重。我见过不少老紫檀家具留有深色漆皮,黄花梨家具上枣红色漆的更显多见。后人为辨清材质,或认为直接的硬木纹理更令人可近,于是草率打磨掉漆面,以致使老家具表面有损失,显得暗淡、粗糙。北方工匠上蜡的多,所以有南漆北蜡之说,上漆的利弊如下:

A、上漆使家具光新瓦亮,卖相好,有华丽感。

B、有保护木材,防收涨作用。

C、家具打磨可以不必很细,太细了也不好挂漆,漆会掩盖磨工不足。

D、上漆使家具显得轻浮不内涵、不凝重,暴发户形象十足。

E、经过几年使用漆面有划伤、磨损,局面不好收拾。

打蜡家具的利弊与上漆家具相对应,刚做完时可能会不见华丽,而是朴雅,日久弥新!家具不打蜡也更会有材质的亲切,大家可以试一试。

红木知识图解(红木知识百问百答)(2)

红木家具掉色是质量问题吗?

红木家具掉色是其材质特征,柴木软木往往不掉色,色深的红酸枝、大叶紫檀、小叶紫檀依次掉色程度越深。原因是深色红木含色素,另外深色红木密度大,细胞质(非条状、网状连在一起的木纤维)含量大,胶质粉质的细胞质处于半游离状态,相对易溶于水、酒精。现在我们干红木家具的行内人还不少用在墙上划出红道道或褐黄道道来佐证是小叶檀还是红酸枝,要是你发现某房墙上有许多这样的道道,那几乎可以断定此房住过干木器家具古玩的人。把新做的小叶檀笔筒放在盛满水的桶里,第二天会发现清水变成浅兰绿色,再换清水亦然,我没试验过长期这样浸泡下去的后果是什么,笔筒会消失还是呈峰窝状。

不少新制成家具刚用600目砂纸打磨过,那些带有颜色的细粉还残留在木器上,或混在蜡质上,这时用干布或湿纸巾易擦出颜色,擦干净以后,则不易再出色。家具经过数月使用,表面被氧化变成灰褐,又沾有油渍等使木结构发生变化,此时不易掉色,既使掉也不易看到。有些染过色的家具刚开始也会遇水掉点色。花梨、黄花梨、白酸枝上漆的家具因有漆面不易掉色。

怎么应对家具掉色?新家具用干布擦净,或干脆用显布擦洗,再打一遍蜡,少粘着水、酒精,小叶紫檀椅子加个垫子先用一段时间,人出汗后别靠小叶紫檀椅子后背,那会染红你的衬衣!一年后管你用不用,那家具自己就不掉色了。

为什么新红木家具有四条腿不齐的现象?怎么应对?

一般家具出厂时不会不齐,因为做齐不难。后来出现干湿变化,各个部件抽的劲儿不一样,才出现扭劲儿,四腿不齐!床、大方桌料大会抗阻变形,椅子尤其是茶几更易不齐。如果此时锯掉长一点儿的腿,过一段时间家具懈劲儿后又出现不齐,所以我建议买几分钱一个的胶垫粘在腿下边,再过一年看看变化,情况可能会变好一点。锯腿很容易,那是不顾未来的表现,哄过你今天哄不过你未来。不能变形的大概不是木材,尤其是硬木,你吹你烘得最干,那夏天潮湿怎么办?湿涨干缩物理规律。

雕龙的家具不适合家居用吗?镇不住吗?

现在没有什么迷信,如果有真龙天子,他一定是先苦后甜的奉献之人,所以,家里有件雕龙家具与镇得住镇不住没关联。

小面积装饰作用的简易龙(文龙、草龙、捌子龙)或平底浅刻云龙放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大面积滚地深刻云龙(龙多刻得逼真,所以也叫真龙)比较隆重,如果你想营造简朴、舒朗之家居环境,云龙不太合适,有人喜欢庄谨、沉稳,那威严的云龙、水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平时如何保养红木家具?

为表示珍贵,多数店家及专家都对保养使用红木家具提出种种要求。我平时对自己的家具少有什么特别保养之道之行,基本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有一次我也装腔作势要求我的顾客按要求保养家具,顾客的家人从里屋冲出来向我发火:“不能沾着水,不能晒着太阳,还要擦这吃那,买个祖宗敬着吧!”她讲得真对,不能让东西累着人。以后我再不敢将红木家具供到头上,告诉我的顾客保养家具之道,别去故意破坏就行!我收的老家具估计什么恶劣环境都呆过,现在我亦然还在使用,估计它们200多岁。如果你有心情有精力保养就:

A、尽量别晒着,尽量别泡着水。

B、整体搬动,有损坏立刻修复。

C、每年擦核桃油或普通色拉油、蜡等。

D、冬天加点湿,夏天除点湿,四季有平安。

由于干收湿涨红木家具在换季时会发出“咔嘭”响声,有开胶的原因,也有榫卯太紧抽劲儿的,这不是问题,如果家具做得松松跨跨不紧凑才不会发出声响,那会更麻烦。

雕花的家具不好擦试、打扫吗?

雕花家具相对比较难擦,但是也有办法:

A、用长毛刷来刷,速度一样快,工具决定效率。

B、如果缝隙里边的土不是太多,不清扫也无大碍,自然吸附的尘埃正代表岁月的积累,那才是多少藏家追求的境界。过份的瓦光贼亮似乎少收敛含蓄之气,沉穆古雅之意也荡然无存。

为什么红木家具越用越温润越有神韵?

什么是温润?从视觉上看泛着柔和的光,似乎如玉一样有半透明状,不是贼亮,不是混浊或油污,从手摸之的触觉上有润滑感,热传导速率比光滑的新木板低。木材附有较厚蜡层时手摸之有阻滞感,有个新仿黄花梨大方禅凳的家伙,他当老货卖,卖8万!我一搬动这只禅凳,备感油滑,从未有过的感觉。后来用清水洗完手,搓搓手指头还显爽滑,估计他用了滑石粉之类的物质处理家具,这种润滑不是温润之感。

什么叫神韵?被人长期使用的亲切气息。新家具刚被打磨好,各处都一样光新,但不自然,不质朴,用收藏者的行话叫“生”“假”“冷”不温润,也没人文气息。红木家具不怕用,怕新、怕残。

不论是小叶檀还是红酸枝、花梨,为什么越是深色的木材材质也往往越好?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讨论过到底什么样的材质好,我也曾对此陷入过深深的思考之中。在讨论具体的具体材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材质是好料。

A、硬、重、有韧性。硬、重是个蛮生兄弟,坚硬材质使家具稳定耐久,不易受腐蚀,韧性使雕刻起来不崩茬,榫卯结构也不易受损伤。

B、花纹华美、流畅。明人比较喜欢。

C、色泽凝重、沉穆。清人比较喜欢。

D、油份大的。指材质有油脂、腊质光泽,这种材质看起来润泽,油份少的显得干、柴。十全十美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木材几乎没有。

例如:黄花梨有韧性,色泽幽雅、纹路华美,但偏轻、偏软;直且粗又不中空的红酸枝原木开出来后色泽偏淡,硬度、密度略小,韧性略小,长得歪歪扭扭的树小、瘦且中空,开出来紫红黑,硬度密度大,韧性差一点。同一种材质可以进行对比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如果过度较真,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事儿,又是对自我的折磨。我收藏一只小叶檀万历柜,多年不舍得卖,手头紧时也不敢想去卖掉它。这只巨型柜子门有几块板子色浅似红木与周边木材很不协调,油份又不大,还不似鸡血紫檀那么红润透彻,但木导管极细且少,似海南黄花梨。一串串大大小小铜钱一样的鬼脸象断线的珠子散落其上,轻盈、流畅、舒畅、每每回眸看到它,都令我为之留下喜悦的笑容。这几块木板料真不象紫檀料,牛毛纹、密纹、密度、色泽都属下品,但长处也是极为少见的。所以,凡事也别大较真。

A、紫属花梨:色泽深的好,红褐、浅褐、黄褐、黄、浅黄、黄白,材质依次变差,花纹丰富的好,木导管过多过密过粗大本是该种木料特征,但却不受人欢迎。

B、红酸枝:色深红紫,黑紫有黑条带的,油份大的为上品,浅褐、浅灰、干的为次。

C、越南黄花梨:紫红色,或有丰富、浓重紫红色条带的为上品,这类木材往往密度较大,木导管较细,俗称油梨或树根料或疤结料。疤结料是树受到病虫、雷击等外力刺激正常生长方式产生阻滞,而产生交错的团状木纹,从切出的木材平面看出瘿子纹、拳曲纹、波浪纹、绞丝纹等。树根料也有疤结料的特征。除以上之外,大多数越黄木导管粗大,料质虽有油份但粗糙,根本无法精雕细刻,除油份大于紫檀属花梨外材质一般不会好太多。可能受明黄花梨家具带动,以及越南出口环保物种保护政策导向,才使越黄价格超过小叶檀。越黄和明式家具中的海南黄花梨不应是一个树种,有专家认为是亚种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材质极好辨别,特殊选择之后很难辨别。我有几件小木器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是海黄还是越黄,各种理由都不充足。害得我挺困惑,心中老有不决之事使人很不踏实。鬼脸是木材生出的死斑,正常顺直的木材纹理受到干扰,围绕此斑生出一圈圈的各色木纹。这种现象什么木材都会有,不能做为认定黄花梨的依据。如果这些死斑死得时间过长,就会开裂腐蚀掉形成孔洞,可能由于海黄密度较紫檀小且极富弹性韧性,海黄的鬼脸中心产生冰凌纹状裂纹的少,烂成孔洞的更少。小叶檀的鬼脸则大多有裂纹,甚至要补上孔洞。有在故宫工作的专家著文说故宫的黄花梨家具几乎全为黄色、金黄、浅黄,没有鬼脸,说这些料在当时应是大料直料、整料,歪歪扭扭大窟隆小眼子的料才多鬼脸,这位专家的话真是颠覆大家同追求的审美,没关系,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D、小叶檀:小叶檀材质表现多种,各自爱好不同,我只说我的在感受,色泽黑紫的好,只要不干裂;鸡血紫檀呈半透明颠状的血红或褐红、褐黄,占整个小叶檀不到十分之一的存量,是好料;细润几乎不见木导管的也好;牛毛纹密布或有“S”纹的好;木导管粗且长的,有俗称“车轴料”“大牛毛纹”的也很痛快。一棵树的不同部分会不同质感,比如一块板这面满布金星,可爱之极,但是,板的背面则漆黑一团牛毛密布,所以金星紫檀、牛毛纹紫檀、鸡血紫檀仅以材质不同表现而得名,不是树种之区别。如果有件家具由许多不同质感材质组成,那不是件好事吗?何必强调材质统一?

木材纹理有差异,色差较大,做出来的家具如果不染色统一一下色调会令人有花花达达的混乱之象,没关系!这不正是自然之象吗?人工痕迹重了也就假了。红木原木的外表一大圈一般里浅黄白,质软,是新长成青壮年活性极强的细胞,内圈逐渐或突然变深色,花梨木越黄是渐变,小叶檀、红酸枝、海黄是突变。内圈色黑的叫“髓心”多是处于休眠半眠或死亡的细胞,长时间(几百年)之后那些死亡的细胞腐烂成粉状,树木空心化。越接近树中心材质越色重,比重硬度都大,但弹性、韧性变差、脆性加强。小叶紫檀的这种变化最明显,红酸枝次之,海黄更次之。看来绝对好料难寻,舍此得彼!我做过一对四平的顶箱柜,小叶檀的,当时我迷信又黑又硬又重的心材,刚做出来时色泽紫黑,上等料也!一到冬天露馅了:这料塑性小,平整的面板上有不少裂纹,原来鬼脸中心也大多开了花裂成冰凌纹状,好不心痛,得此失彼呀。

什么是紫檀属花梨和草花梨?

有句俗话叫:人分三六九等,木分紫檀花梨,紫檀属花梨就是通称的花梨木。为区别更高级的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皆为黄檀属香枝木类)才俗称草花梨,是红木分类中五属八类中密度、油份、纹路最好的一种子容重花梨木。也有店家不把紫檀属花梨称草花梨,认为草花梨是不属于红木的木料,例如高棉花梨、红花梨(大红料)巴西花梨等,这只是称谓不同,无大碍。

紫檀属花梨本应含有7种木材,但是众多商家可能是为了提高身价却但指一种材质最好的花梨木。紫檀属花梨以浅黄为主,深色条带纹理较少,少数褐红色的为上品,硬度、密度均大于浅色的花梨木。除表皮外一般花梨木用指甲划不动,极少数沉于水。

紫檀属花梨木导管特点:一是密,二是粗,三是有呈“S”状的,四是琐碎簇拥着前行,少有如黄花梨呈“八”字麦穗状。若遇特别长的木导管也是密度较大,略微弯曲着前行。

比紫檀属花梨便宜一倍以上的是高棉花梨、红花梨、巴西花梨。高棉花梨手头轻得多,几乎都是非常浅的浅黄,指甲能划出痕,木导管分布稀疏,干且柴比紫属花梨油分少得多。常有在不显眼处掺高棉花梨的全部冒充紫属花梨的就会太显眼。红花梨色红,木导管更大且又稀又长,指甲能划动。巴西花梨呈浅褐色,褐色纹路极复杂如天际云朵层出不穷,有“三寸之内必有水渍纹之称”木导管大较直且规则分布,有时层状分布年轮清晰可见。“水渍纹”是深色木纹在浅色木面上像水渗湿在纸上一样,留下细碎锯齿状浅浅的痕迹,非常轻薄有向外的渗润张力,这种“水渍纹”在海南黄花梨中特别突出,纤细浮动如轻柔的薄纱浮过,是鉴别海黄的重要条件。

据说在民国红酸枝与花梨木等价,现在花梨木则低之两倍,看来花梨木被低估了,增长空间很大。花梨木色泽浅黄、黄褐,为暖色调,条纹深的猛然一看很象黄花梨,比较适合现代家装,深受年轻人喜好,两件花梨木价钱才抵一件红酸枝,肯定物美价廉!

什么是木材的白皮?

白皮又称白表,是红木原木外表一层颜色较浅(灰白、黄白)硬度较软新生长的木细胞。这类细胞与木材心材差异较大,几乎是两类不同物质。随着生长期延长,这类细胞也会变成色深又重又硬的心材,心材也叫原木的髓心,是处于休眠、半休眠甚或完全死亡的木细胞。有的原木的外表能占到原木的三分之二,可见出材率之低,一般做家具不用外表,偶尔留一点也无妨,还可以看木材的自然变化与属性。小叶檀的外表油份含量大,在家具上偶有残存,经过一段时间使用,那块浅黄白色白表油润得象块羊脂玉,真是可爱之极。大家都不喜欢白表,却不知其也有独特之美,买家具也有福祸相依的事。

为什么说与现代家具相比红木家具使用起来不舒服?

使用架子床不如席梦思软,但有利身体不会腰腿痛,坐太师椅需要挺直上身,但有利收腹健腰舒胸利气,用罗汉床加个小炕桌当座具虽有气氛但不如沙发柔软,用明式最自如的官帽椅办公保证你的心劲远阔,但也不如老板转椅灵活柔软。柔软舒适真是现代人的聪明,这不能否定,古代人尤其是清朝人极讲庄重、地位与礼仪,要求人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所以,过去的家具还包含有社会地位、礼教功能,这在清式家具上表现更为突出。

河南南阳写康、乾、雍三位大帝传记小说的作家二月河,几十年来写用作的一把椅子一直是其父亲留下的清式太师椅,这把椅子搭脑被他弟弟小时候摔掉丢失了,扶手雕花在文革时怕惹麻烦父亲给锯掉了。长年累月伏案端坐不能仰不能靠,真不叫舒服,但是,二月河认为这把椅子有历史厚重感,端坐之上很令他提神,使人神清气爽。还是个历史文物能激发人的精神的鲜活例证。

红木知识图解(红木知识百问百答)(3)

红木家具怕裂吗?怎么修复?

红木原木多是热带植物,北方比较干燥又有暖气,干裂是红木家具的大敌,少有出现潮涨使家具隆起来不平整的。干裂的表现主要为:板材收缩脱离边框,拼在一起的板材脱开露缝,厚木板外表有裂纹,或某些部件收缩时由于收缩不能同步而撕裂,卡子花脱落等等,首先硬木较软木有较大收缩比例这是基本属性,大家要逐渐接受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就象想吃羊肉就要准备迎其膻味。如果有人说其材质足够干,冬天一点不变化,那么到夏天湿度达95%又没空调时,更难以收拾的事将会发生:严重变形、断裂无法正常使用。其次,一般情况下不干裂不会影响使用,只不利美观。

怎么修理?一般可以不用修理,木材的自然变化也耐人寻味。如果要修理,板材收缩脱离边框的要加一小木条,其它用固态胶加锯末粉涂沫在开裂处,等干后用600目以上砂纸打磨,然后在打磨处涂上食用植物油。这些活儿自己就会干,很有意思,干这些活儿象是在和家具对话,很有成就感。

红木知识图解(红木知识百问百答)(4)

什么是老料新做?

用拆下的老家具老建筑构件,或用几十年或上百年前存放的板材、方材、原木做成的家具,才叫老料新做。古家具经使用会在外表形成一种半透明、致密的似玉一样的氧化层,莹润可爱,且老家具透着岁月的厚重感,是祖辈生活、文化的见证。用老料做的家具容易产生包浆,也比较含蓄,新料木质里的水份、油份、浆质都没经过氧化,所以新料做的家具比较生、硬、冷。也出于大家对古老家具的敬仰,所以,不少商家总爱说自己的产品是老料新做。在此我可以比较肯定地告诉大家,榆木、海南黄花梨有可能用老料,其余几乎不可能。因为榆木拆旧房来料广,老房料不贵还稳定不用烤,海黄树木已列为保护物种,砍伐有牢狱之难,搜集老物件老木料才是出路。

从哪些方面评判审视红木家具?

干什么都有个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今天起我把这个道传播给大家,立刻按一个条条框框来评价你所见到的任何红木家具:

A、型美:远观器物以它的造型、结构、用料尺寸,给我们带来某种愉快的精神感受,激起我们某种联想,这些感受可能有:敦厚、朴实、浑厚、雄伟、清劲、凝重、远逸、空灵、简约、庄重、华美、秀润、疏朗、和谐、圆浑、柔婉等等。这也是较为整体的基本家具神韵的体现,没有下边的B与C这种神韵也难保。

B、材良:幽雅、华美、光洁、温润、细腻、沉穆、流畅、凝重、典雅的材质美不仅可单独被人赏之于手、观之于目愉乐于心,同时也是家具神韵的表现元素。

C、工精:工指工艺即做法与技术,结构之严谨、对称、整齐、平整、严丝合缝、合理,雕刻之:写意生动,刀法干练利落,根脚干净,从容流畅、圆顺,线脚之:平顺、圆顺、周正、挺劲、锋利、直溜。打磨之:光润不伤骨。

型美、材良、工精三者相得溢彰,共举留芳之嘉品。从以上三方面评判红木家具已是行内比较统一没争议的共识。

什么是镇宅之宝?

  过去用何氏壁做成的玉玺成为传国之宝,似乎谁拿到它谁就会继大统,49年蒋介石费力地将大多数文物带到台湾,是想证明自己是中 华民族的真正继承者。虽然大家都不是物质之上者,但是人在精神上总是设想如果有某件特别之物的存在,这个家才有生气,才令全家人底气足,豪气旺!中国人常 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五千年生生不息”来表自豪。“原子弹”也曾是我们的镇国之宝。

  总之,人是存在于精神之中,活在人群的对比之中,那些能令自己感到满足,又区别于他人的物品被称做其实也是自家的镇宅之宝。我 的镇宅之宝是那张民国72cm宽,1.3m长海南黄花梨独板小画案,全北京谁的比我的还宽?我有个朋友常夸耀他那只新仿的小叶檀素面角柜几乎全是金星紫 檀,满眼灿烂!那只角柜支撑着他家的门面和他的脊梁。我父亲以前有辆德国造自行车,常自豪全县就他一辆,后来父亲从老战友那里以150元受让一辆内供“天安门”牌自行车,那神气更是冲宵汉。

  常和同行谈天说地,他们谈到自己接触过的名人时没有提及其人格、事迹、思想的,而是代以:××家,有一个三米长独板条案,占据一面墙壁,上边陈设清供文玩、、、、、。看,镇宅之物掩盖了人本身,可见物质之威力。的确,有几件难得之物,会使自己快乐很长时间。

有钱与有文化品味的区别是什么?

  提起文化二字令人熟悉又陌生,是一个个人用得最多又最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的词汇。狭义讲文化是知识,广义讲是指人所创造的一切。北京东部的人多是洋 买办,生意人多,需要场面的人多,西(北)部呢技术人士、教育界人士多。东部的人出门讲体面,攀比精致生活、追求表面外在物质,讲情调求氛围,西部的穷尽道理,钻研学术而随意其外表及生存方式。于是,东部人笑西部人有知识没文化,西部人笑东部人有文化没知识。他们讲的文化也对,指个人与他人交流时的仪 表、装束、环境、气氛等的要求与水平。东晋文人多闲适雅逸而清淡,王羲之兰亭序中写道“群贤毕至、、、、、茂林修竹、、、、、曲水流觞”在此等优美环境下大家以游戏方式饮酒赋歌,这种方式难道不是“文化方式”?

  在此,讲的文化品味是指:精神的享受与思考,历史的传承与时空的收藏跨跃,还有高尚情操(指知识的、谦逊的、庄重的、逸远的,宁静的)的追求与躬 行。

  有钱的人更有条件去追求精神的精进,事实上正是他们在完善道德,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在创造新的文化方面成为中坚,因为“仓凛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古典红木家具在提升人的品味、陶冶人的性情、增长见识等方面的作用立竿见影,似乎自视甚高追求颇远、见解独到、修养有道的人大多与古典家具有渊源,毕竟家具与人的日常生活接触颇广,影响人的审美及生活方式也最深。你看,端坐在官帽椅上,伏在云龙画案上品赏宋人工笔花鸟,那是何等人生至乐境界与文化氛围。但也确实有不少有钱人在大肆吞吐的时候却很少思考历史的、情操的、精神的问题,这其实是另一种清贫和可怜,“人以文化装备自己,才能尽享上苍与人共同创造的美感。”

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