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给观赏鱼治病要分清楚状况)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

观赏鱼病千奇百怪,很多潜在鱼病,或者是内部脏器受伤,可能我们根本无法轻易做出判断。

但是,大致上,从观赏鱼的精气神表现,我们还是可以察觉出一些端倪的,不管是新入缸的观赏鱼,还是已经饲养一个阶段,完全养顺了的观赏鱼,都会有一些不正常的表现。

观赏鱼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给观赏鱼治病要分清楚状况)(1)

一、观赏鱼极度恐惧会有哪些具体表现?

我们说新鱼入缸以后,由于初来乍到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极度恐惧的现象,比如说侧躺、侧游、趴缸、急于找地方躲避,包括了它们看到主人的眼神,就是处处透露着惊恐。

如果拿咱们的话说,就是根本不敢正眼看人。

对于普通的金鱼来说,它们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趴缸或者懒游,对于锦鲤而言,可能出现趴缸、懒游或者到处乱撞。

对于大部分的热带鱼来说,可能是到处寻找障碍物躲避,或者是体色变浅,亦或是体表发暗,遍布黑纱。

但是,害怕和不适应水质的区别就是,主人不在眼前的时候,它们立即会有所表现和行动。

观赏鱼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给观赏鱼治病要分清楚状况)(2)

这就相当于我们在遭受极度恐惧时,一动也不敢动,等到危险结束,立刻行动自如,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包括了一些好斗的观赏鱼,虽然挤在一起扎堆,它们之间还是会有所争斗。

二、分清楚不适应水质和极度惊恐的区别

观赏鱼初入新缸,往往伴随着不适应水质和极度恐惧同时出现。

但是,在剔除掉上述惊恐的情况以外,如果观赏鱼极度不适应水质,它们的体表或者眼睛、尾巴等部位,都会有所表现。

其中也包括了由于新水刺激导致的水质白浊、尾巴开始出现一定的红血丝、体表或者眼睛出现某些白蒙等,还有比较严重的黑纱、黑斑,除了部分容易起沙的品种以外,大部分都是源于观赏鱼的体质虚弱。

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是观赏鱼不适应水质,甚至于水质中毒的表现。

观赏鱼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给观赏鱼治病要分清楚状况)(3)

一般来讲,这个表现不会一开始立刻出现,可能一开始观赏鱼还是在极度恐惧中,迅速游动、扎堆、或者乱撞,但是随后的表现,就是活力越来越差,最后趴缸不起。

而不是主人一离开,立刻起水游动、寻找食物,这个动作频次越来越低,直到最后毫无生气,那么,肯定是观赏鱼哪里不对劲了。

至于说,由于撞缸之类行为,导致的外伤,观赏鱼依然保持活力不减,那么,问题就不大。

虽然它们遭受了一定的体表伤,但看到主人后,依然可以迅速做出害怕的表现,急匆匆地往某个位置钻,这就说明,至少它们的体质还在,活力还在。

这其中也包括了偷偷地摄食。

三、始终有气无力的趴缸或者漂浮水面,甚至于集体游到水面呼吸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观赏鱼自从入缸后,或者说只能保持一两天的活力,随后便一趴不起。

或者漂浮水面,或者大口呼吸,哪怕使用鱼网拨动它们,反应也是越来越弱,那么,这就是观赏鱼已经很危险的前兆了。

观赏鱼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给观赏鱼治病要分清楚状况)(4)

趴在缸底的,可能水霉、可能白点,这个与体质以及水温都有关系,包括了入缸之前的旅途水温变化。

还有就是,观赏鱼可能已经严重肠炎、腹水或者交叉感染了。

最后就是,观赏鱼极有可能早就烂鳃了。

这样的观赏鱼状态,想要救活已经是很难了,尤其是新缸新水再加上温度不合适,它们的活力每况愈下,救活的概率也就极低极低了。

不要不信邪,这样的观赏鱼表现,极有可能出现整缸报废。

我们不否认,某些观赏鱼入缸以后,由于强大的水流和氧气量冲击,使它们看起来还算活泼,其实这只是个障眼法,很多体质极其虚弱,已经大病缠身的观赏鱼,只能在巨大的水流冲击下,随波逐流,或者被过滤器吸附。

等到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矣。

观赏鱼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给观赏鱼治病要分清楚状况)(5)

因此来说,提早发现,减弱水流或者找个单独的地方让它们静养一段时间,查看腹部排便情况或者是翻开鱼鳃检查一下,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已经腹部流脓、腹水了,或者鳃部大幅度发白、溃烂了,那就没有什么治疗的必要了。

而对于仅仅是因为害怕、体表伤或者轻微水质引起的红血丝等,哪怕是轻微失漂以及白点病之类的,都可以通过下药、调理水质或者老三样予以调理和治疗。

所以说,这些情况我们一定要分清,全在个人观察上,而不是只要看到鱼有病、或者状态不正常,就去盲目下药,对于某些病入膏肓的观赏鱼,完全可以放弃,就算是不放弃,那也是没有用的。

某些观赏鱼,已经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

有的鱼活着,它已经死了,而很多新鱼友,就是守着一条或者一缸死鱼,在那里治来治去……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