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

我们经常称呼汉字为“方块汉字”,用方块来形容汉字的形状,这么说也对也不对。

首先,“方块汉字”通常指现代通行的楷体(包括黑体、宋体等变体)的最外廓是正方形的。从小开始,老师就教我们用正方形的田字格本练字,把一个个字填进统一大小的方格里面。但细看的话,各字的实际形状并不一致,比如“国”接近正方形,“四”接近扁方形,“目”接近长方形,“人”接近三角形、“今”接近菱形等等。这种把一个字的笔画向四周延展所及连缀起来形成的几何形状叫“字面”,不同字的字面显然有大有小(比较“一”和“齉”),同一字的不同字体的字面也有大有小,好比同样是住房,小户型和大别墅的投影面积和占地面积不一样。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1)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2)

各字不论字面大小都可以放进一个同样大小的方框里,这个框叫“字面框”,外面还有一层“字身框”,相当于活字印刷一个字模的外框。这样内外双重保险,就保证了一个字不论笔画多少、结构繁简都能纳入一框之内。好比监狱关押犯人,不论犯人个头大小,先把犯人捆上一道绳索(“字面框”)约束一下,再扔进等大的牢房(“字身框”)里。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3)

当然,有时为了把一些字(尤其是合体字)美观地填进格子,还得费点心思:例如同样一个“土”字,单写时四平八稳,作偏旁时,在下就要写扁一些(“尘”),在右就要写瘦一些(“杜”),在左时最后一笔还要变成提(“地”)以聚敛字形。好比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大可以四仰八叉,但如果两个人挤一张床,各自就得蜷缩身躯来让渡一些空间。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4)

第二,汉字的外轮廓不是天生的正方形。从发展历史来看,汉字的主流书体大致经历了“不规则形状→长圆形→扁方形→正方形”的发展历程。

早期汉字(如殷商甲骨文、金文)源于对事物的描摹,因为万物没有统一的形态,所以字形也“随体诘诎”,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大小不拘,形状也不固定。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5)

甲骨文里的“车”字

西周时期,随着整齐美化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用方形界格来规范青铜器铭文(“金文”)的范围,但目的更多在于每行的整齐,对每个字大小划一的要求并不强烈,因此每个字外轮廓也没有达成一致。经战国至秦代,汉字书写逐步走向规范,最终在小篆阶段完成了外轮廓的高度统一——每个字都是颀长圆滑的“瘦高个”。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6)

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金文→秦代小篆

孕育自战国时期的隶书,经秦(“秦隶”)至汉(“汉隶”)发展成熟,取代秦篆成为主流字体。篆形的拆解、笔画的产生,让汉字从此彻底拜托象形的桎梏,奔向通往方形的道路。汉隶的每个字都是扁方形的“矮胖子”。其后,楷书又逐渐取代隶书成为主流字体至今,楷书的每个字都是方方正正,“楷”的意思就是楷模。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7)

汉隶→楷书

第三,如果算上古今各种非主流书体、书法作品和艺术字体,那么汉字的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仪容万端了。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8)

启功书法、毛主席书法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9)

秦汉瓦当、民间圆形福字

数不规则正方形(从不规则到正方形)(10)

九叠篆、鸟虫书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源远流长,既保存了文化,也孕育了书法,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深感自豪。

*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教现汉的董老师,跟你分享有趣有料的汉字汉语知识。点关注,不迷路,汉字汉语有点酷!@董老师聊汉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