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

幽默的人只会悲观,这句话几乎等同于“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浪漫的人会悲观,也会乐观。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1)

“幽默”的内核是悲观

倘若一个人看上去很“幽默”,那么十有八九,他的内心深处是悲观的。因为幽默的本质不是笑话,而是一个从有趣的视角来讲述真相和痛苦的故事。

它的确抓到了引人发笑的方法,可是功夫都放在调动他人的情绪上,而并没有让自己从内心深处感到快乐。

这是我对龙微微的初印象,他幽默风趣,也很爱笑,但我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郑重其事,也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一本正经,细品时甚至有几分悲观主义色彩。如果这是他的另外一面,那么他的个人底色便是浪漫,而不仅仅是幽默。

幽默的人只会悲观,这句话几乎等同于“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浪漫的人会悲观,也会乐观。因为他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乐从悲中来,悲从乐中生”,就比如,文学作品里的悲剧会带给读者审美愉悦,你能说得清你为书中的人物流下的泪水究竟是因为喜还是因为悲吗?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2)

龙微微的字和画

他写得一手极漂亮的书法,从小练就的童子功,我建议他去申请电脑字库,他一听要书写9000个汉字就拉倒了。虽然他以油画出名,但近来好像请他题写牌匾的人越来越多,他倒是来者不拒,自嘲是作为画画之后的肌肉放松。

这让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画的每一笔,都是精致的,因为古代文人基本上诗书画皆通。虽然我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不值一提,但我自认对艺术的鉴赏眼光大约可以跟古代的皇帝选妃看齐。

去年夏天,我在宋庄租了个新房子,有朋友想送我画儿,我到他工作室,一眼就相中了其中的一排。结果朋友一脸苦笑地对我说,这些不能送,因为是别人寄存的,作者是龙微微,不过可以买。

在翻看了作品的价格之后,囊中羞涩的我只好望而却步,心里却暗暗惦记上了,我觉得他的笔法颇得吴冠中之精髓。尽管我毫不掩饰“见异思迁”,但朋友还是满腔热忱地让我选他自己的作品,不过,有了对比,我最终空手而归。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3)

内心柔软的人,没有压迫感

第一次见到本尊,是在一个很平常的下午,正如那个下午一样,他本人也是极其平常,平常到让我无法把他同那个我经常在抖音上刷到的“网红”画家联系起来。从我跟他打招呼、自我介绍、聊天到告别都没有让我这个严重社恐的人感到任何不自在,他亲切得就像一个认识很久的老朋友。

这让我想到了我本人的经验之谈:在不确定一个人是善是恶的时候,可以通过气场来判断,如果没有压迫感,那么这个人大概率就是善的。而龙微微正是这样一个人,在后来的接触中也逐渐印证了这一点。连他笔下的山川草木都知道,他是一个内心多么柔软的人!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4)

龙微微的浪漫与天真

认识久了,会发现他偶尔有点像小孩,明知自己老大不小了,依然顽皮不改。所以他有时候可爱,有时候讨人嫌。他常拿自己当年轻人,跟年轻人交朋友,跟年轻人称兄道弟,跟年轻人组CP。因此,我不得不装成更小的小孩,才显得自己还是他的晚辈。

他诚实,不会扯谎。他的游记中,但凡提到与路人的对话,几乎都是未经加工的原话,对于那些实际发生的事,他也不愿意为了文学的美感而进行虚构化和模糊化。譬如,他在《易沟村写生偶遇90后夫妇》一文中写道:他从车里拿了两个苹果和两瓶矿泉水放在我车上……发稿时我建议他把“两个”和“两瓶”去掉,有点影响语句的凝练度,但他坚持不肯:两个就是两个、两瓶就是两瓶。拗不过。

一个有天之本真的人总扭不过去“这是事实”,他不会把粉饰过的故事当成文学作品来自我欺骗,顺便也欺骗他人。

身为纪实文学的坚守者,他把自己的每一滴眼泪都视若珍宝,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情感涌动是弥足珍贵的,所以他不喜欢把过去发生的故事复述出来,他唯恐泄了气。呵,这是内心何等浪漫的人才会考虑的事情!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5)

他顽皮,他诚实,他浪漫,他还“老天真”,这就有点让我不能全然地仰视他了。

按理说,一个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应当精研国学,道德文章,平日里不苟言笑,人前人后正襟危坐,一副老派知识分子的作风,才像那么回事儿。可他呢,终日混迹网络,把自媒体的那一套玩得比年轻人都溜。

他做短视频,从写稿、拍摄到剪辑再到上传,都是独立完成。我觉得身为一名画家,做这些事情未免太琐碎了,建议他找个专职助理,他说:自媒体,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操作的媒体”嘛,当然要亲力亲为才比较有参与感。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6)

我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事实,也理解他的“牵肠挂肚”,只是如此一来,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通通都被不必要的忙碌分散掉了。以他的综合素养,本可以成为作家、编导、演员,或者教师、专家,甚至是学者。

性格决定人生,上天在赋予了他敏锐的艺术感知力的同时,也给了他一颗“不安分”的心。他想法多变,不容易长久地待在一个地方做一件事情,所谓“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便是为此。所以,他终究没能成为他可能成为的人。但有一件事他坚持了下来,那就是画画。

这些年,他画遍了大半个中国,出国写生也不少,被收藏的作品不计其数。也写了不少游记,偶尔发在微博或公号里。

2020年初,因疫情困在房县,画画之余,跟老友色猴上山挖笋采野菜,拍短视频玩儿,没想意外成了“网红”。得到额外“奖励”的他,从此更加乐此不疲地活跃在自媒体平台上。抖音、视频号占据了太多时间,当然无暇专精于文字,偶尔记录写生见闻也只是自娱自乐,而没有将其视为文学来对待。正如一个没写完作业就急于跑去玩的孩子一样,他对于向社会发声的迫切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字斟句酌的执着。

于是,世上多了一个大V画家,却少了一位文坛高手。


写生时的美好时光(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7)

李致学

艺评人、自由写作者

自幼热爱绘画与文学

成长于西北、求学于东北

2018年进驻宋庄艺术区

2021年驻访龙虎山华泉艺术村

2022年进驻房县艺术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