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及其所表达的感情(李商隐考场失意)

写在前面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的诗,总给人一种意难平之感。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可以说是李商隐人生路途的分水岭,往回看,虽有磕绊却也顺遂,向前望,却全是落魄和失意。

这一年,24岁的李商隐人生得意,历尽艰辛,终于考中进士,不但进了泾源节度使王茂源幕府,还与其女王晏媄喜结连理。

但是,在唐朝,取得进士资格后,一般还需要通过吏部考试,才会被授予官职,韩愈就经过四次吏部考试,才通过铨选。

李商隐也不例外,中进士的次年回京参加授官考试,却不料在复审中被除名,这对自视甚高的他来说,绝对是很大的打击。

组诗《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作于其落第后返回泾源途中,此诗是他彼时悲凉心境的写照,读来让人心动,极具艺术感染力。

李商隐的诗及其所表达的感情(李商隐考场失意)(1)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唐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简译

昔年植于曲江池畔的花团锦簇已经不可追忆,如今在泾州不期而遇,只觉寒意泠泠。

春寒料峭,水边的亭台笼罩在潇潇暮雨中,昔日曲江池畔丝绸褥子的温暖恍如隔世。

飞舞的蝴蝶专注地采集着落花的花粉,凋零的牡丹就像忧愁的美人一般卧在帷幕中。

长安章台街里的牡丹虽有其他花朵为伴,但日日舞于春风中,又难免不会瘦损宫腰。

李商隐的诗及其所表达的感情(李商隐考场失意)(2)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以牡丹凋零抒自己沦落天涯之恨,睹物伤情,忆往日荣光,看今日凄凉,满腹愤懑不平倾泻于笔端。

托物寄情,以曲江之繁华与回中之凄清相对比,用惆怅的美人写落败的牡丹,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悲凉之情。

李商隐此诗凄凉、哀婉、冷艳,意境优美,既是其独特诗风形成的开始,也是他众多咏物诗中的优秀之作。

在唐代,进士录取放榜后,皇帝要在曲江池畔为新科进士们赐宴,而后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

虽少年早慧,可李商隐的仕进之路却极为艰难,直到24岁那年,才在恩师令狐楚父子的提携下考中进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暮春时节,惠风和畅,游曲江,赏牡丹,登慈恩塔,满眼风光。

这一切是多么荣耀,来日可期,踌躇满志的李商隐,天真地以为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春天。

李商隐的诗及其所表达的感情(李商隐考场失意)(3)

殊不知,命运早已在暗中为他做好了标价,等待他的,并不是否极泰来,而是坎坷际遇的开始。

因为娶了李党成员王茂源的女儿,李商隐成为牛党成员的攻击对象,后果是次年的博学鸿词科被迫落第。

铩羽而归,心绪寥落,返回泾源途中,偶遇风雨中零落的牡丹,想起它们昔日的雍容华贵,不由得心生悲凉。

人生逆旅,看似怜惜落花,实则是在慨叹自己的际遇,昔日有多么荣华风光,当下就有多么悲惨凄凉。

这风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是他人生路上的风雨,给初出茅庐的李商隐狠狠地上了一课。

首联写今昔非比,颔联承上联,谓恍如隔世,颈联写花事阑珊,尾联抒失意之恨,此诗想象奇特,意象丰富,诗境凄美,给人以浮想联翩意犹未尽之感。

下苑”原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则称之为曲江池,和慈恩寺一样都是彼时的游览胜地。

西州”即回中,指安定郡,是地名,在今甘肃固原县,“相期”即期待或相约,“水亭”谓临水的亭子,“罗荐”是丝绸褥子。

殷勤”状情意恳切,“章台”是战国时秦宫中的台名,“宫腰”语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李商隐的诗及其所表达的感情(李商隐考场失意)(4)

写在最后:

虽出身孤寒,少年艰辛,但24岁之前的李商隐还是比较幸运的,先有父亲启蒙、家族长者教诲,后得崔戎照顾有加,以及令狐楚的不吝指导。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至于令狐楚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李商隐一直铭记于心并满怀感激。

可是,因为他任职李党成员王茂源幕府又娶其女,这让隶属于牛党的令狐绹心生不满,认为他忘恩负义,所以有意疏远。

李商隐人生的不幸,表面上看是他因婚姻被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但追根究底,还是来源于他早年不幸的人生遭遇。

李商隐十岁左右父亲病逝,从此年幼的他就和母亲一道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佣书贩舂”,只为补贴家用,以维持一家温饱。

他的忧郁、悲伤、敏感和清高,皆来源少年时的贫苦生活,所以他渴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这也贯穿了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诗人不幸诗家兴,赋到沧桑句便工。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是以长度来计量的,而是取决于宽度和厚重,李商隐虽英年早逝,但他却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学成就,堪称人生值得。

李商隐的诗及其所表达的感情(李商隐考场失意)(5)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