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七个字(致喘物职业健康检查介绍)

你知道致喘物职业健康检查有哪些项目吗?哪些是致喘物?体检周期是多久,职业禁忌症是哪些……我们现在来了解下。

呼吸道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七个字(致喘物职业健康检查介绍)(1)

致喘物职业健康检查介绍

  一、致喘物

  致喘物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

  (一)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TDI)、二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ethylenediphenyl disocyanate,MDI)、1,6亚己基二异氰酸酯(hexamethylene disocyanate,HDI)、萘二异氰酸酯(naphthalene diisocyanate,NDI)等;

  (二)苯酐类: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PA)、1,2,4苯三酸酐(trimellitic anhydride,TMA)、四氯苯二酸酐(tetrachlorophthalic anhydride,TCPA)等;

  (三)多胺固化剂:乙烯二胺(ethylene diamine,EDA乙二胺)、二乙烯三胺(diethylene triamine,二乙撑三胺)、三乙烯四胺(triethylenete tramine,三乙撑四胺)等;

  (四)铂复合盐(platinum salts);

  (五)剑麻(sisal);

  (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含6-氨基青霉烷酸(6-APA)结构的青霉素类和含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结构的头孢菌素类;

  (七)甲醛(Formaldehyde);

  (八)过硫酸盐(Persulfate):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

  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职业病体检主要筛查有无相应的职业禁忌证(致喘物职业禁忌证: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气道高反应的过敏性鼻炎),以确认受检人员是否适合接触致喘物岗位作业。

  致喘物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具体如下:

  (一)症状询问:重点询问过敏史、哮喘病史、吸烟史、呼吸系统、喘息、气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喷嚏、流涕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2.鼻及咽部常规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敏性鼻炎。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血嗜酸细胞计数、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

  2.选检项目:有过敏史或可疑有过敏体质的受检者可选择下列项目:肺弥散功能、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血清总IgE。

  三、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致喘物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主要筛查有无对应的职业病(职业性哮喘(见GBZ57))和职业禁忌证(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有气道高反应的过敏性鼻炎)。如发现疑似职业病,应尽快调离致喘物岗位,并安排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发现职业禁忌证,应调离致喘物岗位。

  检查内容具体如下:

  (一)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喘鸣、咳嗽、胸闷或气短;喷嚏、流涕、结膜充血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与岗前体检内容一致,即:1.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2.鼻及咽部常规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敏性鼻炎。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心电图、血嗜酸细胞计数、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2.选检项目:肺弥散功能、变应原皮肤试验、抗原特异性IgE抗体、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

致喘物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1.初次接触致喘物的前两年,每半年体检1次,2年后改为每年1次;2.在岗期间劳动者新发生过敏性鼻炎,每3个月体检1次,连续观察1年,1年后改为每年1次。

  四、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离岗时职业病体检主要是为了确认劳动者在离开这个岗位时的身体状况和是否因接触职业病危害患有职业病——职业性哮喘。

  检查内容: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一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