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操盘的正确方法 他操盘18年后才醒悟

交易操盘的正确方法 他操盘18年后才醒悟(1)

市场中有必胜的交易圣杯吗?许多交易者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解答。中国知名操盘手“扁虫鱼”赵毅告诉我们,与其一心探究所谓的必胜秘诀,不如先了解“大家都知道却总是难以做到”的致命盲点到底有哪些,做大家做不到的事,就有高概率成为市场赢家。

市场中,赢家总是少数

大众总是错误的,但我们可以成为少数群体!

投资市场中,十个人七亏二平一赢是个规律,但很显然,这里面包含太多的业余玩家。要想成功,就必须先像成功者那样思考。所以,别把心思花在那90%的失败者身上。你我应该一开始就把自己归类于那一小部分人。

资料统计了大众在投机游戏中的输赢比例,但有人统计过专业选手的输赢比例吗?我想可能很难有个精确的结果,但事实告诉我们,大众亏损的钱,扣除抽头(交易员说注:原指赌场从赢家所得中抽取一定数额的利钱),扣除“那些必然被赢的”以外,剩余部分一定被某群人领走了。鉴于亏损群体的庞大,那么这少数的赢者定然收获不菲,这一点巴菲特、索罗斯们已隐约的为我们做出些表率。当然最初的关键是你能否成为其中的一员——专业选手。

如何逆大众而行:要逆结果,而非简单逆行为

我们说“大众总是错误的”,我们也一直强调,纯粹地逆大众而行并不会有什么好处。巴黎市民在攻打巴士底狱的时候,尝试做保皇党;当皇帝登基后,又摇身变成革命派(拿破仑登基后):这样的做法除了有些标新立异外,很可能会搭上自己的小命。

大众的行为会分为有功时(物理学意义的功)和分赃时。当需要大众做功时,群众的合力是对行情(历史)的推动,这时候就是趋势或说历史的必然性;但是到了尘埃落定、论功行赏的时候,人类法则会自然显现它的苛刻——真正的赏赐总是极少兑现的,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所以真正逆的应该是大众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逆大众所有的行为

故而清醒的索罗斯会在《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的结尾写上这样一段话:“反潮流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不过与公认的预期对着干绝非安全……只有到了转折点时才会站到对立的立场上,而转折点的难以把握是众所周知的。鉴于反潮流已经开始成为普遍的倾向,那我就要做一个顽固的反反潮流者。”

我们并不是简单的“逆行为”,但应该非常警惕“大众”的普遍性行为,因为正是这些普遍的行为与简单思考,把他们带到那样的结果,这包括他们最喜欢做的,最忍不住想做的;反之,他们不喜欢的却是你应该着力研究的,缺乏的才是宝贵的。那么,哪些是大众明知有理却总是缺乏的呢?

交易操盘的正确方法 他操盘18年后才醒悟(2)

小鱼总结了几条:

1. 有节制的交易

大众不是不知道交易就意味着交手续费,但他们总忍不住,面对盘面跳动着的机会,仿佛草裙舞女,不伸手抓一把总有些可惜,他们是受到诱惑而交易,而你要学会等待机会而交易。

李佛摩尔说过:“……市场存在着如此多的傻瓜,其中一种就是以为每天都应该带些利润回家。他们总是不顾时节一直交易,而你要做的就是观察和耐心等待,等待市场逐步形成的一个机会,其中,那些每日交易者已经为这个趋势积累了足够的筹码。那些习惯了每天把握一些细小机会的人,逐渐积累着微薄的盈利,而直到一次真正大行情来临,把他冲刷得干干净净……”

李佛摩尔在1920年就提出了明确的警告,但“大众”依然无法修正他们的行为,可见这种行为的根深蒂固。然而,越是如此,也越说明我们懂得节制交易的意义有多大。

别沉浸在每时每刻的盯盘中!投机市场瞬息万变,走势也是奇峰迭起。很多人害怕因为自己刚巧不在场,而错失了巨大的盈利机会(特别像期货、外汇这种杠杆类交易),所以时刻盯盘,甚至连上厕所也非常紧张,这代表专业精神吗?不!真正的大师恰恰相反,巴菲特的书房内从不摆放任何行情显示器,而索罗斯则常常在交易时间里打网球,他们似乎有意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大行情的发生在他们眼中也从来不是一朝一夕。

盘面剧烈跳动更多的是陷阱而非机会。市场主力很愿意欺骗你、迷惑你,但他无法直接打电话劝告你。于是欺骗的最好方法只有透过盘面来实现,想诱你买入的时候就让走势变得很强,强到让你相信所有的利空都是纸老虎,而上涨的尽头只在天空的极限。当想让你抛出的时候,沉沉的卖压又让人喘不过气来,似乎一切都走到世界末日,慌不择路的廉价卖出,仍是有幸逃脱的一线生机。而更多时候,则是上上下下的来回忽悠,在看多人多的时候做空,看空人多的时候做多;投机,我不知道有无必胜的简单方法,但必败的简单方式我知道,那就是让交易者处于游移不定、心神不宁的状态,那时,无论如何选择,都将迎来亏损。

不要时刻盯盘,记住:盘面就是老虎机!

交易操盘的正确方法 他操盘18年后才醒悟(3)

2. 尽量避免只依靠图表形态或K线来买卖

大众都喜欢看K线,瞧着图形做盘,因为这最直观。随着电脑的普及,这也是最低成本的操作模式(其实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模式)。你认识的那个股票高手、短线行家、隔壁的阿黄,每个要跟你讨论股票的人,不是都先打出一幅K线图,然后唾沫横飞吗?K线图、突破形态已经实在说不上流行,而直接是一种泛滥了。那你应该怎么办?——关注价位,而非关注图形。

李姨是我在收藏市场内认识的,出身很苦,早早拖着一对儿女出来做生意了。她没啥文凭,却懂得很多人生哲理,她不大声说话,但在这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却让你不得不洗耳恭听。

她喜欢炒股,却因生意忙离不开,只能用一只破旧的中文BB机收看行情。她对公司、股票的了解都来自道听涂说(她还没学会像很多股民那样自己看F10,编按:F10指键盘上的F10快捷键。在各种金融行情终端软体中,用户可按下F10来查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数据,故在此F10意指股票基本面),但是每支即将被买进的股票,她都会关注很久,一旦买入后,又很拿得住。每次股票大跳水的时候,她还在市场忙碌,而无暇亲临现场。她对于股票的全部见解,都出自那个BB机提供的价位(很遗憾,那机器无法显示图形),她记住了她的股票变动的价位,如果被迫卖出,她总是牢记住她的离场价,一段时间后,在价格的下方,她就会补进来。有时候她会“请教”我对行情的看法,当我告诉她从走势看,市场似乎尚未企稳时,却并未动摇她回补的信心,她总说:“比我卖出的时候便宜,我已经赚了。”我没法理解她的投资哲学,但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她的股票总是回升上来,把她当初割肉的部分还给她,并且心甘情愿的奉上利润。

我最初一直不以为意,但看的时间长了,就不免称奇。她做股票的方法毫无起眼之处,但她是我在2001年后长达5年大熊市中少见的盈利者。她心态平稳,每天忙自己的事,常常看不见跌时似乎永不见底的走势图,所以不害怕;也无缘得见那高耸入云、似乎涨无止境的大突破,所以也无法太贪婪。她只日复一日的记住她熟悉股票的价格,在低廉时买进,高企时抛出。

什么时候是低,什么时候是高?不再吐自股评家的嘴,也不靠观察走势图,它只存乎于心。

与这个故事相对应的是:1993年的我,最向往的就是溜进当时的大户室,因为当时只有那里有一台安装了钱隆软件(当时中国知名的证券软件)的电脑。当“大众”们只能挤在外面电子显示幕下,焦心的等待着字屏赶快翻动,好看一眼自己股票最新价格的时候,一群大户却围在电脑前,根据简单的技术指标择机进出,K线、均线、KDJ指标,那时技术分析的准确率真高啊!最初的钱隆软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钱隆!

关注价位而非关注图形,这本来的劣势策略由于现今少人运用,反而获得了新生。反之,曾经非常有效的技术分析的价值,正由于大众使用的泛滥而急剧下降,甚至沦为庄家欺蒙的主要工具。我们古人早有总结:“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3. 胆小谨慎是种稀有的珍贵

进入投机市场的人往往容易有一个共通性——勇于冒险。风险越大的市场(衍生品杠杆市场),胆小的价值就越高。这里面存在一个悖论:胆小者不太会进入高风险市场,但越不敢进入,也就说明市场中大胆者比例越多。个性是有共振的,对于市场行为的反应,大胆者的反应雷同,而谨慎者则悄悄的成为少数派。如同这个地球曾经发生的所有故事一样——越稀有越珍贵,越珍贵得到越多的奖赏。

可以简单佐证的是:在期货(外汇)市场中女性绝对是少数,但她们的总体盈利率似乎好于男性,女性特有的细致与谨慎也许就是她们最好的优势。

只要市场人群的架构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就应该努力使自己变得更胆怯些,说自己缺乏勇气是这个市场中最有勇气的表达!

“大众总是错误的”在后文还会被反复提起,它是插入大地的第一根地桩,与其他一些理念一起构筑起“心灵交易”的地基,所以它们真的非常重要。但有些被我们每每提及的东西却远没有想象的重要,比如人们常常在问“你对后市怎么看?”,你实在无须过于专业的回答,他们其实只想知道你对后市是看涨还是看跌。在投机中,方向的判别真的如此重要吗?绝非!如果一定要计算它的重要性,我们顶多只能给它10%-15%的价值,不会更多了……。

  • 来源/《投机者的扑克:操盘18年手记》
  • 作者/扁虫鱼(赵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