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记忆里寻找和你相遇的地方(我心里的那座金汤桥)

化发源地往往都在河流周边孕育而生,四大文明古国皆发源于大河流域。可以说,有河的地方必有人,有人的地方才会成为群落,最后不断发展慢慢形成文化。而天津这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诞生出来的这股子“哏儿”文化已成为天津的标签。然而,今天我们不谈文化,只讲讲桥的事儿。

我在记忆里寻找和你相遇的地方(我心里的那座金汤桥)(1)

度上,对桥有这么一个定义,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天津人心里,都有一座桥,与这些桥的“独家记忆”成为了每个天津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诶,二他爸爸又去金刚桥冬rǒng去了啊”“谁谁谁他爸爸又往东浮桥dǎi鱼去了啊!”相信很多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些话。天津人对桥的感情大抵也有种爱屋及乌吧,有的人喜欢海河所以爱上海河的桥,有的人家门口就有这么个桥,有的人每天下班都得从这条桥上过……

小时候住在海河东路35号大院,我家对面就是东浮桥,也就是金汤桥。清朝末年,在金汤桥这个地方,仅是一座浮桥,叫东浮桥。1906年,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为使电车能过海河直达老龙头火车站,便将浮桥改建成一座三孔实墩、其中两孔能够开启、上弦呈曲线形的新式铁桥,名“金汤桥”。

我在记忆里寻找和你相遇的地方(我心里的那座金汤桥)(2)

然,这是百度上的东浮桥,我的东浮桥,就是每天在桥头等着爷爷下班给我带瓶山海关。我的东浮桥,就是等大车过去之后,跟小伙伴拿塑料兜在桥上逮老鹤。那时候海河两岸的堤坝都是大斜坡,不像现在,大伙儿能在海河周边逛。我的东浮桥,就是 “儿子,逮鱼去嘛?”“走!”。这是我小时候和我父亲最直接的对话,目的简洁明了不掺杂任何其他事由。我提着篮子,我爸爸拿着抄子,赶着外面下大暴雨,河水上涨的时候,就出去逮鱼了。从大院里出来,右拐大概走到东浮桥底下,这便是我俩的“狩猎区”。 逮到的鱼,有几条“倒霉蛋”被我和父亲拿回家,剩下的则全部放回河里。

我在记忆里寻找和你相遇的地方(我心里的那座金汤桥)(3)

我在记忆里寻找和你相遇的地方(我心里的那座金汤桥)(4)

便是我对老东浮桥的记忆,后来从海河东路搬走,这座桥也改建,不再通车,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玻璃桥”。1949年平津战役中,金汤桥是天津最早迎接黎明曙光的地方,是天津战役取得决定胜利的会师所在地。而如今,桥两岸的战役纪念物品被孩子们簇拥着,仿佛这只是一个放大的坦克玩具,我们是该庆幸和平年代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还是该慨叹孩子们尚未对革命年代形成自己的观念呢?在金汤桥被过度商业化的今天,能看到的只是周边停满的旅游观光车,能看到的只是一位位假“孙悟空”在桥上漫天要着他的“形象费用”。

我在记忆里寻找和你相遇的地方(我心里的那座金汤桥)(5)

于金汤桥的商业化,我是持肯定态度的,这是城市不断前进的象征,同样,冬泳者受到管制,这也是城市文明提升的表现。我觉得最该讨论的话题是不应“过度开发”。毕竟桥下面,还住着当初我放跑的鱼儿们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