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高原高精尖人才队伍(培养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赵姗当下,数字化以及其衍生的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其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培养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建设一支高原高精尖人才队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一支高原高精尖人才队伍(培养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刻不容缓)

建设一支高原高精尖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赵姗

当下,数字化以及其衍生的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其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培养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最近审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首次增加“数字职业”标识,共标识数字职业97个,这有助于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方向,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引领带动广大技术技能人才投身于数字经济建设实践。

高端和技能型人才“两头缺”现象显著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本质特征和新阶段的新特征,决定了数字经济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发展的第一资源。从国家层面来说,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创新的根本,培养和拥有数字经济人才是打造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端和技能型人才“两头缺”现象显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马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明显提速,各方面对数字化人才资源的需求大幅增长。

从国际竞争看,主要大国顺应数字化大势,普遍加强了战略布局,尤其是强化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培育,面向全球吸引数字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国民数字素养。同时,还限制前沿技术国际科研合作,力图保持领先优势。

从国家战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

从数字产业看,要突破数字领域“卡脖子”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就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但国内多份人才调查白皮书显示,包括集成电路、软件人才、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

从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看,要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升级发展,既需要增强“一把手”的数字化素养,也需要一批兼懂数字化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实际上,这类人才普遍比较短缺,成为当前企业转型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

“总体而言,数字化浪潮扑面而来,加快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数字技能和素养已时不我待。”马源说。

创新高等院校培育数字经济人才模式

马源认为,从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来讲,可考虑做好七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新工科建设,瞄准前沿领域,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造就一批数字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二是对接产业链、技术链,鼓励领军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重点是大力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制定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计划,探索引入现代化手段和方式开展数字技能类职业培训,大力培养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四是围绕重点领域的高层次、骨干专业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群体,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育数字化思维、增强数字化意识,提高其对数字化发展的驾驭能力。五是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包括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鼓励公共数字资源更大范围地向社会开放等。六是依托各类引才引智计划,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深化国际科研人才交流。七是加强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不断健全完善职称制度、职业资格制度、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体系,围绕数字人才成长规律,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欧阳日辉认为,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

他建议,一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适度超前建设层类分明、功能多元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二要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交叉专业,培育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三要牢牢抓住培养优秀教师和编写优秀教材这个“牛鼻子”。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中,高等院校应该秉承开放式生态思维,建立人才培养利益共同体。四要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高等院校应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内容等与数字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形成互为反馈的人才培养生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