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

今天抄书学习了曾国藩家训篇三居家之道中的第五节:八字诀。这是曾国藩的祖父给立下的规矩。所以曾国藩的治家之道,一切都是以祖父所制定的办法为准。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1)

【原文】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书蔬鱼猪””。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也;宝者,亲族乡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尝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此言虽涉谐言,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如吾兄弟风趣也。弟以为然否?

【译文】

我与沅弟讨论治家之道,一切都以星冈公所定的办法为准,大约有八字诀。其中是有四个字,即上年所说的书、蔬、鱼、猪;另有四个字称早、扫、考、宝。早就是早起;扫就是扫屋;考就是祭祀祖先,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说考也包括妣;宝,就是和亲族乡里之人,经常互相来往,贺喜吊丧,询问疾病,同济急难。星冈公曾说过:人待人是无价之宝。他对于这些事都极为认真,所以我把它总结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句话虽然近于戏言,但我想把它写在屏上,以祝贺你们夫妇的寿辰,使后世的子孙知道我们兄弟的家教,也知道我们兄弟的风趣。你认为对吗?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2)

【原文】

“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八字,是吾家历代规模。吾自嘉庆末年至道光十九年,见王考星冈公日日有常,不改此度。不信医药、地仙、和尚、师巫、祷祝等事,亦弟所一一亲见者。吾辈守得一分,则家道乡保得几年。望弟督率纪泽及诸侄切实行之。

【译文】

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八个字,是我们家历代的家训。我从嘉庆末年到道光十九年见到星冈公天天守常,不改这个规矩。他不信医药、地仙、和尚、师巫、祷祝等事情,也是你亲自一一见到的。我们对这些规矩守住一分,家道就可以保住几年。希望你领着纪泽和各位侄子切实遵守它。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3)

【原文】

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治家之法,第一起早,第二打扫干净,第三诚修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待,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故余近写家信,常常提及’书蔬鱼猪‘四端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尔现在读书无暇,此八事纵不能一一亲自经理,而不可不识得此意,请朱运四先生细心经理,八者缺一不可。

其诚修祭祀一端,则必须尔母随时留心。凡器皿第一等好者,留作祭祀之用,饮食第一等好者,备祭祀之需。凡人家不讲究祭祀,纵然兴旺,亦不久长。至要至要!

【译文】

过去我的祖父星冈公,最讲究治家的规矩:第一要早起,第二要把屋子打扫干净,第三要虔诚祭祀,第四对亲族邻里要善待。凡是亲戚邻居来我家,都要恭敬接待,有急难一定要周济,有争讼一定要帮助排解,有喜事一定要表示庆贺,有疾病一定要去慰问,有丧事必须要去吊唁。除了这四件事以外,对于读书种菜等事情,尤其时刻留意。所以我近来写家信,常常提到“书蔬鱼猪”这四者,因为这是祖父传下来的规矩。你现在一心读书上,没有时间,这八件事即使自己不能一一亲自料理,但对此都要存心。请朱运四先生对此细心照料,这八件事情缺一不可。

至于虔诚祭祖这件事,一定要你母亲随时留意。凡是最好的器皿都要留作祭祀用,凡是最好的饮食都要留作祭祀用。普通人家不讲究祭祀,这样的家庭即使兴旺,也无法长久。所以非常重要。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4)

【解读】

提到家训,曾国藩言必称星冈公,星冈公是曾国藩的祖父,原名兴,字玉屏,中年改名星冈。他继承祖业,有一百多亩水田和多处山林、屋宇。家中“自道光元年即处顺境,历三十余年均报平安”。正因为如此,他青年时放荡游冶,酒食征逐。直到父亲死后,已过而立之年的曾星冈,挑起了一家重担,才 收心治产业。他曾有一段很坦举的自述:“吾少耽游惰,往还湘潭市肆,与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长老有讥以浮薄,将覆其家者。余闻而立起自责,货马徒行。自是终身未明而起。余年三十五,始讲求农事。居枕高嵋山下,垄峻如梯,田小如瓦。吾凿石决壤,开十数畛而通为一,然后耕夫易于从事。吾 听宵行水,听虫鸟鸣声以知节候,观路上禾颠以为乐。种蔬半畦,晨而耘,吾任之;夕而粪,庸保任之。入而饲豕,出而养鱼,彼此杂职之。”他是一个既管有山林田产,又雇有佣工,自己只参加辅助劳动的财主。他的儿子曾竹亭则以读书,教书终其身。这样的家庭当然已算不了“农家”,他们的子孙当然也就算不了“农家子弟”了。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5)

曾星冈还常常插手地方事务,武断乡曲,“声如洪钟,见者惮慑”。他自述道:“邻里讼争,吾尝居间解两家之纷,其尤无状者,厉辞诘责,势若霆摧,而理如的破,悍夫往往神沮,或具樽酒通殷勤,一笑散去。”从这篇明显地带有美化狠迹的《大界墓表》看,从曾星冈的儿子曾竹亭后来担任湘乡全县团练总头目,“僻在穷乡,志在军国”的情况看,曾星冈、曾竹亭两代都是地方上的绅士。

曾国藩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受祖父曾星冈、父亲曾竹亭的影响很深。

曾星冈性格暴烈言行专横,即使对于妻子王氏也是如此。王氏“虔事夫子,卑诎已甚,时逢愠怒,则竦息减食,甘受折辱,以回眷睐”。曾星冈“对子孙诸侄,则严肃异常,遇佳时令节,尤为凛不可犯”。他“气象尊严,凛然难犯”,对儿子曾竹亭尤其严峻,“往往稠人广坐,壮声呵斥;或有所不快于他人,亦痛绳长子,竟日,诘数愆尤。间作激宕之辞,以为岂少我耶?举家耸惧。儿子竹亭则“起敬起孝,屏气扶墙,踌躇徐进,愉色如初”。曾星冈是这个封建家庭中威严的最高统治者。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6)

然而,他对子孙们的严格与严厉,从另一方面看却有助于子孙的成长。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一月初一,曾国藩动身进京散馆,在这之前的十月二十日早晨,他站在阶前向祖父说:“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曾星冈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祖父的言传身教,对曾国藩极有影响,他写道:“遗训不远,至今尚如耳提面命。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甚至对于祖父的那种粗暴、凛不可犯,留国藩也理解为:“盖亦具有一种收啬之气,不使家中欢乐过节,流于放肆也。”曾国藩还写道: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星冈的言行,对曾国藩的性格的形成,是起了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曾国藩对祖父终身敬服。他获得高官厚禄以后,仍然说:国藩与国荃遂与微功列封疆而膺高爵,而高年及见吾祖者,咸谓吾兄弟威重智略,不逮府君远甚也。”他甚至为祖父深抱委屈,认为“王考府君群威仪言论,实有雄伟非常之慨,而终老山林,曾无奇遇重事,一发其意”。

曾国藩家训一个家庭的兴旺看三点(抄书学习曾国藩家训居家之道五)(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