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解决教学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多的“不可能”为“可能”,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走向最优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解决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多的“不可能”为“可能”,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走向最优化。

一、让充分生动成为可能——解决学生参与不足问题

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通过一支粉笔一张嘴,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解决课堂问题的活动很少,这就使我们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体现,课堂自然缺乏一种生机和活力。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变“老师教,学生学”为“重学生,重学情,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调整作用”。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发挥人机互动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我定位,让我们从主宰者成为了学生自我探索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让“生融”成为可能。

如在学习《我为你骄傲时》第二课时,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学习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文本,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默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划出描写心情的词句。”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很多孩子们不能找全词语,于是我找到一两个学生在电子白板中进行板画,其他学生不断提出修改建议,在教师的引导、质疑、反问中,“很开心→害怕、担心→很不自在→一阵轻松”,当这些词语被着重圈画出来的时候,其实诚实、知错的小男孩形象孩子已有感悟。为了让学生体会犯错孩子的心理,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转换,请一两个学生上来,通过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让学生体会男孩的害怕与恐慌的心理,体会小男孩承认错误的勇气,为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品质埋下伏笔。电子白板的使用,让我退居二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让课堂丰盈成为可能——解决内容形式单一问题

上语文课,我经常感叹:我能给孩子的东西太少!我无法带孩子去聆听鸟叫虫鸣,我无法带孩子去欣赏无边盛景,我无法带孩子走进文本,达到共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丰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的情感得以丰富,他们的语感得以训练,他们想象力得以发展。

如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欣赏西雅图美丽的风光,自然导入——是的,这是100多年前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100多年前美国印第安酋长西雅图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说过这样一句话。继而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教师趁机通过资料补白,让学生默读资料,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走进了西雅图,也更能够明白西雅图人们为什么会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深深眷恋,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自然也会入情入境。

在教学《“红领巾”真好》时,我先通过Flash动画描绘出一个非常美丽的画面:清晨,阳光穿过郁郁葱葱的大树,洒向青草、绿叶,快乐的小鸟在枝头欢唱,他们都在唱些什么呢?这样的教学,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体会到小鸟的快乐活跃。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头戏”,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们很难读得入情入境,此时,我便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走近枝头,走近小鸟,在图文并茂的范读中给学生以示范和指导。对于动物,学生与生俱来有一种亲和力,这样便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课文,爱上了朗读。

三、让学以致用成为可能——解决语言文字运用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如何突出“语用”功能,学以致用呢?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听说读写的专项训练成为可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让学生大胆去说,去交流。

在教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时,整篇课文我围绕“真棒”让学生去圈圈画画、读读说说后,学生已体会到救援队员不怕困难、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多地理解到这种人道主义救助,我在结尾做了这样一个设计,让学生在观看一个视频后让进行写话练习:以课题为开头,写一写你想说的话。很多学生在写话中运用到了板书上的关键词,围绕中心进行有序地表达,实现了文本的有效迁移,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它像一支神笔,把教育的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解决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我们老师和学生,尽情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欣赏着享受着教育的无边盛景,感受着信息技术下的教育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