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的目的(打孩子是一种艺术)

“打孩子”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在某个时候对某个孩子所表现的行为采取打的方式也不是不可,有时候还非常必要,方能凑效。

有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教育家奥古斯丁说过:“如果我不用心读书,便立刻挨打。”其实很多取得成就的人,都不是天生就具有天赋,也是经过了各种磨难,尤其是外界的强加于的磨难,才最终成功的。

我记得也有一本西方人写的书,书名是《孩子不可不打》,也是主要对孩子实施打的惩戒方式。不要看西方国家整天讲自由了,民主了,人权了,真正的那些精英阶层对孩子的教育到了非常苛刻的地步,可不是放任不管的。

中国古代同样重视“打”的教育方式,还发明了一个打学生的工具,叫戒尺,对一些不好好学习、行为上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戒。中国古人很聪明,不打头,不打屁股,不打腿部,不打腰部,专打手心,这是科学的打法,因为打这里根本打不坏身子,还非常疼痛,打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的惩戒作用非常好。

这就说明,打是要讲打的艺术的,打得恰到好处,恰逢其时,不可无缘无故地打,不要不择时机的打,不看场合的打,不知轻重的打,不加选择的打,不计后果的打,打的目的是要被打者改过错误,纠正缺点,所以打过后要使被打者心服口服,并在以后的日子不犯同类性的错误。

“打”也是磨炼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忍耐力非常好的方法。一个连父母、老师轻轻地科学地“打”两下都受不了的人,那在生活中能承受什么样的磨难和困苦呢?因此,“打”就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如果没有了“打”,只采取说道理的方式,有时候效果很不理想。

只是我们需要把“打”与虐待、侮辱分清楚,所以父母不但要经常学习提高家庭教育素质,老师也要接受法律规范,不能越界。当然,现在老师是一丁点都不能打学生的,打了就是犯法,所以“打”交给家长就行了,从这里看,家庭教育就要到位,否则会落后于学生的发展。

打孩子的目的(打孩子是一种艺术)(1)

打孩子的目的(打孩子是一种艺术)(2)

打孩子的目的(打孩子是一种艺术)(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