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

生活在武汉,你有留意过身边的植物吗?

有一些植物,像自然安排的日历,陪伴武汉人,一次又一次地度过春夏秋冬,印证岁月流转。

还有一些植物,或许你每天都能见到,却叫不出名字,或许藏在细小角落,静静生长,却从未被你发现。

但有一位植物爱好者,多年来致力于自然科普推广,对野生动植物,尤其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植物的考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诗经》距今已有3000年,里面提到的130多种植物,他在武汉找到并记录了110多种。

他,就是刘从康。

下面这一组是刘从康的植物手绘作品

他挑出了《诗经》中所载

最具有武汉特色的10种植物

推荐给你

这些植物和《诗经》一起

跨越时空,在武汉已经美了3000年

一起来看看

“诗经中的武汉”

/ 荇菜 /

古今同名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篇

龙胆科,荇菜属

发现于菱角湖公园,其实在解放公园、范湖公园等公园里常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

/ 车前草 /

《诗经》名:芣苢 (音同“府以”)

今名:车前草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出自《诗经·周南·芣苢》篇

车前科,车前属

发现于兴业路,但在路边、草地随处可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2)

/ 红蓼 /

《诗经》名:游龙 今名:红蓼

山有乔松,隰(音同“席”)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篇

蓼科,蓼属

发现于兴业路,水边、荒地等随处可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3)

/ 乌蔹莓 /

《诗经》名:蘞 今名:乌蔹莓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出自《诗经·唐风·葛生》篇

葡萄科,乌蔹莓属

发现于江岸区石桥二路,路边随处可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4)

/ 冬葵 /

《诗经》名:葵 今名:冬葵

六月食鬱(音同“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出自《诗经·豳(音同“宾”)风·七月》篇

锦葵科,锦葵属

发现于兴业路,市区不常见,偶然所见所以很有意义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5)

/ 野豌豆 /

《诗经》名:薇 今名:野豌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出自《诗经·小雅·采薇》篇

豆科,野豌豆属

发现于兴业路,路边、草地等随处可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6)

/ 牡荆 /

《诗经》名:楚 今名:牡荆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出自《诗经·王风·扬之水》篇

马鞭草科,牡荆属

山地常见,武汉蛇山上的牡荆最有特点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7)

/ 构树 /

《诗经》名:榖(音同“古”) 今名:构树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桑科,构属

发现于武昌小东门、汉西路,在路边、荒地等随处可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8)

/ 茜草 /

《诗经》名:茹藘(音同“如驴”) 今名:茜草

东门之墠(单同“善”),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出自《诗经·郑风·东门之墠》篇

茜草科,茜草属

发现于解放大道武汉四中的栅栏边,在路边、草地可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9)

/ 芦苇 /

《诗经》名:葭、葦 今名: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篇

禾本科,芦苇属

发现于楚河汉街,水边、荒地等随处常见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0)

《武汉植物笔记》

/ 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

52岁的刘从康外貌粗犷,却是个心思细腻的科普工作者。他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古生物学专业毕业后,本有机会留校,却选择走出校园,与城市动植物打交道,与文字打交道,现任武汉出版社科技与少儿出版中心副主任。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1)

△刘从康的手绘本。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多年来,他致力于自然科普推广,他认为从事这份工作就要“脚踏实地”了解生活,了解身处的大自然。上下班途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外出散步途中,刘从康都会观察并记录身边的野生动植物。

2018年,刘从康出版了《武汉植物笔记》一书,他用纸笔描绘出陪伴着武汉人的草木,标注发现的时间、地点、名称,配上有趣的说明文字,让大家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2)

△ 构树(刘从康 绘),真实的构树(来自网络)

“构树可能是生命力最强的树,它可以从荒地、沟渠甚至墙缝里长出。每年7月下旬结果,一颗颗红色圆球,是很多孩子儿时的零食。”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3)

△ 凌霄(刘从康 绘),真实的凌霄(来自网络)

“凌霄花大而美,花期长,自古以来就是常见园林观赏植物。《诗经·小雅》中记载'苕之华,芸其黄矣',指的就是凌霄。”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4)

△ 萝藦(刘从康 绘),真实的萝藦的花、果实(来自网络)

“夏末秋初,萝藦开始结出角锥状的蒴果,成熟后开裂,带着绢毛的种子就像放开了的弹簧,涌出果壳,随风而去。”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5)

△ 乌蔹莓(左)、商陆(右) (刘从康 绘)

“车前草在古代可以作为野菜,中医认为它的种子有明目功能,《诗经》中有一篇《芣苢fú yǐ》说的就是它。”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6)

△ 火棘(左)、蜡梅(右) (刘从康 绘)

“《诗经·采薇》中的‘薇’,指的是野豌豆,你看到开了花的野豌豆之后,就知道女孩子取名含‘薇’有多美了。”

它们在各处狂野生长

/ 不细看就当成了野草 /

“东门之墠(shàn),茹藘(l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郑风》中的这首《东门之墠》意境优美,刘从康特别喜欢,可大家知道生长在东门附近山坡之上的“茹藘”是一种什么植物吗?

刘从康介绍,“茹藘”,现在又叫“茜草”,在古代它是重要的红色染料,《夜宴》中章子怡穿的茜红色华服,古时候就是用茜草来染色的。

2019年,他在府河河堤上首次发现了一株茜草,欣喜之下又沿河岸寻找了好几百米,却再无发现,当时心中存下一丝遗憾。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7)

△刘从康的手绘本。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没想到接下来的3年里,他陆续在解放大道的武汉四中旁、楚河边的小公园里,甚至在位于兴业路办公楼的楼下,他数次发现了茜草的身影,小小的红色果实,四片轮生小叶子,在路边、草地里狂野地生长,如果不低头仔细看,很容易就把它们当成了野草。

你对它没有爱

/ 它就躲起来不见你 /

武汉有《诗经》中提到的110多种植物,在哪里可以看到呢?我们想让刘从康指一条明路,可是他有些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

“真的,它们真的随处可见,公园、湿地、绿化带、草丛,它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在城市里很多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8)

△刘从康的手绘本。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回到上文中提到的“茜草”,发现它的过程,让刘从康认真思考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为什么在古代极为重要的染料“茜草”,现在随处可见,却不为人知?

刘从康认为,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染料都是工业化操作,不再需要用“茜草”来古法炮制,慢慢的“茜草”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如此,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你对它没有爱,它就躲起来不见你”。

回归大自然

/ 蹲下来凑近看,花草树木很神奇 /

令刘从康感到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青少年热爱大自然,研究大自然,他策划、编辑、出版了本土原创科普丛书《江城科普读库》,目前已出版《身边的鸟》《跟地质学家去旅行》《身边的鱼》《身边的昆虫》《身边的草木》等8种,给热爱大自然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方向。也发掘培养了很多武汉本土的科普作者,引导多位科研工作者进入科普创作和科普公益活动领域。

《诗经里的植物》(诗经中的110种植物)(19)

△刘从康从事公益科普活动。通讯员陈凯 供图

这些藏在诗经中的植物

在武汉其实非常常见

蹲下来、凑近看

会发现武汉的花草树木

比想象里更加神奇

赶紧带着爱人、孩子

去身边寻找和认识这些植物

感受中国诗歌文化的魅力

回归自然,和地球和谐相处

留言区告诉我们

你发现的小小神奇

来源 | 长江日报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武汉发布

撰文 | 甘娟 郭丽霞

手绘图 | 刘从康

编辑 | 甘娟 司琪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