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能力)

管理员工和部署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如果员工能力不行,会导致管理者陷于不停的帮员工救火的困境,无法将精力集中到组织发展战略和时局部署,以及下属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之上,业绩也将一塌糊涂。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将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就成了管理者的一门必修课。

企业教练技术是以成果为导向的管理技术,教练者(管理者)通过激发被教练对象(员工)的内在潜能,从而帮助员工探求更多发展可能性的一个过程。

教练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帮助员工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于工作之后的反思,还可以对企业解决绩效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什么是教练式领导力

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能力)(1)

举个例子,当员工某个项目遇到困难时,传统型领导的解决方式可能是命令式让员工“努力、想办法”,或者直接动手帮员工解决。员工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下次遇到同样的难题时,还是不会自己独立解决。

那么,教练型领导怎么做呢?他们会引导和鼓励员工去分析问题,自己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员工。

教练技术的四项基本能力

成为教练型领导者,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教练技术的四项基本能力。

1、聆听。从员工的叙述中了解他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聆听的态度是忘我的,抛开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2、发问。通过提问帮助员工挖掘自我盲点,发现他的潜力所在。发问的态度是中立的、有方向的和建设性的。

3、区分。让员工更加清晰:哪些行为是对自己的目标有用的,哪些属于“添乱”之类。理清事实与演绎、避免含混,让被教练者了解自己的心态,固有信念和处事模式。

4、回应。发挥镜子的反射作用,及时指出员工存在的问题,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弱点。回应的方向是直接明确的,负责任的和及时的。

这四种教练技术能力看上去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以聆听为例,要求教练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聆听,因为有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活动80%以上是通过情绪和身体动作等非语言形势表达的,这就要求教练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

在拥有了这四项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熟悉教练技术应用的五步流程。

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能力)(2)

教练技术的流程

第一步,挑战

在教练过程中,管理者的挑战就是帮员工厘清现实,帮助员工认清他目前的状态和位置,让员工看到事情的更多面,从中洞悉现状与目标的偏差和距离,区分事实与真相。

这要求管理者做到认真聆听员工的语言、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能够分辨员工的真实想法。

第二步,目标

员工工作目标其实是管理者工作目标的分解。管理者在帮助员工达成目标的同时,也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

管理者在担任教练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员工能够明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实现哪些目标,让员工自发自主的去完成目标。

第三步,行动计划

教练技术的一大特点是以结果为导向,在行动前,管理者应督促员工制定行动计划。

管理者应该指导员工围绕既定的目标,分析计划实施的几个重点:

  • 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 What做什么事?
  • Who谁来参与?
  • When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 Where在哪儿开展?

第四步,执行

计划制定以后,教练(管理者)要定期跟进、视察员工的执行情况。

在员工执行过程中,应围绕“How”即“具体如何开展工作”进行,让员工清楚自己应该通过执行去做哪几件事情,包括如何跟进、汇报形式、汇报对象、监督者和反馈方式、反馈次数等。

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方法(提高员工工作能力)(3)

第五步,收获

任何工作都少不了复盘。管理者在实施教练工作时,要定期进行反思和检讨,改进自己的教练工作。此外,还可根据客观环境,针对教练过程和员工分享学习效果。

可以说,最能够让员工感受到教练价值的,莫过于这种持续反馈和跟进。只有通过不断跟进,员工才能坚持不断学习、反馈和改进,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前进,才能持续改善员工的业绩,改善企业的整体表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