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的智慧语录(雪漠什么是致虚极守静笃)

雪漠的智慧语录(雪漠什么是致虚极守静笃)(1)

“致虚极”,虚极是虚的顶点和极致,虚到极致时,就进入了无为法的境界。这里的极致,跟世间法的极致不一样。我们前面说人不要追求十全十美,不要追求极致的、过度的完美。但是,只有虚到了极致,你才能完全接受其他东西——包括你自己的不完美。因为,“虚”到极致便没有任何执著了,你只有在无执的境界之中,才能做到真正的随缘。

这时,你就会“守静笃”,守住你那种极致的宁静。

“笃”是一种品德,脚踏实地、稳固纯粹、虔诚笃信,都是“笃”。很多人讲这一段时,对这个字的重视都不太够。实际上,在修道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你既要守静,也要守笃。你在静中能生起“笃”——也就是恭敬心、虔诚心——才是真正的虚极。很多时候,如果你心里没有这个东西,那么你即使形式上在修,你也没有修的实质。换句话说,没有“笃”,就没有修道,更没有信仰。破执破到极致、没有任何牵挂和执著,又在极致的宁静中有一种并非作意的虔诚,就是真正的修道。

所以,老子是有信仰的,道家文化之中,也有一种信仰的东西,它不是单纯地追求长生。所有的修道,都必须有信仰的东西,包括儒家,如果有虔诚心和信仰性的东西,修道就有意义;如果没有虔诚心和信仰性的东西,修道就失去了意义。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强调“笃”,不仅仅是道家。

孔子强调过很多关于“笃”——也就是“敬”——的东西,他总是做过祭祀再吃饭,每顿饭都这样。祭什么呢?祭天、祭鬼神。那么孔子信不信鬼神?有人说儒家是信鬼神的,孔子也是信鬼神的,但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每次有弟子问他,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神?孔子都说,鬼神之事吾言难明。鬼神的事情,我也说不清。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就是他也不能确定。他还说,“敬神如神在”。他说要尊敬神,就像神真的存在一样。这说明他不一定相信。因为,假如神本身就在,他就不会“如神在”了。所以,孔子许多时候不一定信鬼神,但也不是不信鬼神,他可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也不能说不信,也不能说信。但有一样东西他是确定的,那就是“敬”,他心里确实有一种尊敬、尊重的东西。

儒家提倡慎独。在人面前,他心里有敬;一个人待着时,他心里也有敬。对万物、对大道、对天地、对鬼神,儒家都有一种尊敬。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 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