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晚的孩子为啥聪明(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

我们常听老辈人这样说:“谁谁家孩子都四五岁了,还不会说话,别看不会说,心里什么都懂,这样的孩子可聪明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说话晚的孩子为啥聪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话晚的孩子为啥聪明(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

说话晚的孩子为啥聪明

我们常听老辈人这样说:“谁谁家孩子都四五岁了,还不会说话,别看不会说,心里什么都懂,这样的孩子可聪明呢!”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还不会说话,他的父母甚至以为他是哑巴,直到9岁说话还不流利,这样一个孩子却创造了科学的奇迹。

这个例子似乎也在印证老人的观点。

那么孩子说话晚就是智商高吗?

其实我们都知道,智商高低和说话早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说话有早有晚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女孩子普遍比男孩子说话要早。所以单从说话早晚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智商是很不理智的。

相反,对于说话特别晚的孩子,父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是正常发育倒没什么,可如果是外部因素导致孩子语言能力薄弱,父母就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排除遗传、生理缺陷等因素

我有个侄子,两岁多都不太会说话,要不就是他咿咿呀呀的外人却听不懂,之前以为是发育比较慢,也没有特别在意。到了三岁多上幼儿园了,说话还是不清楚,根本没法和老师同学交流,后来她奶奶听人说可能是孩子的舌带问题,去医院处理了一下,现在说话稍微好一点了,但还是不太好懂。

其实他这个就是有遗传因素,孩子的外婆是哑巴,虽然妈妈正常,但我觉得应该有隔代遗传的可能,所以孩子说话不是比较晚,而是语言功能比较弱,说话就不清晰,他自己其实能够表达意思,只是外人很难听明白。

另外一个还要看孩子是不是有生理缺陷,宝宝能否听懂大人的话,能否按照父母的指令完成一些任务,比如把垃圾放到垃圾桶,把拖把拿过来,拿卫生纸擦嘴等,如果宝宝能听懂,并且能按照父母的话照做,说明宝宝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发育很好,没有问题。

2、排除缺乏交流沟通的因素

网友@多妈的小絮叨 说:朋友家的小孩,奶奶带着,父母下班回来也很少陪他玩,各玩各的手机,孩子闹的时候就开电视给他看动画片。直到三岁,除了简单的一些称谓,很多词都发不准,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我妹妹的小孩,父母带的,每天跟他说很多很多话,给他讲故事读绘本,一岁多时已经可以讲很多话,而且发音清晰。

所以,说话的早晚其实跟智力没有关系,最主要是父母的陪伴和引导。

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语言敏感期,父母的陪伴引导至关重要,宝宝通过不断地听-记忆-模仿来完成他最初的储备。现在的宝宝都很聪明,几个月时就会听大人说话咿咿呀呀,这个时候他喜欢大人夸张的表情和语调,能对一些拟声词进行模仿。

父母要多跟孩子互动,在家可以经常跟他念叨称呼,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出门去可以指着路上看到的东西告诉他都是什么名字。

3、排除父母“过度保护”的因素

有个朋友,去年生了二胎后,她妈妈过来照顾了一段时间,还带着两岁的小侄子(她弟弟的儿子)。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游乐场,她妈妈就一直跟在孙子的身边,生怕磕着碰着。

朋友就跟我说:“我妈带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过度保护了。”

接着问我:“你发现我侄子很不愿意说话没?”

这时我才意识到,那个孩子确实很不喜欢交流,总是一个人闷头玩。

朋友说:“在家里,他要东西基本都是靠指或是发个声音,我妈马上就说是不是要什么什么,他就点头,基本不说话。”

这就是典型的过度保护,有些父母总是显得“特别懂孩子”,孩子发出一个“指令”,他马上就执行,丝毫不给孩子描述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用身体语言代替说话,这样很容易就会错过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导致孩子在应该说话的年龄却抵触发声,说话自然就会比较晚。

如果排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孩子说话晚也许就是正常现象,爸妈们也不需要过于担忧。平时尽量多跟孩子交流,带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还可以通过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语感,让孩子有说话的欲望,哪怕只是咿咿呀呀,那也是宝宝在学习进步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