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河南老式烩面(一双筷子一碗烩面)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都在一日三餐中灵巧的运用这两根或竹、或木、或银的小棍,去夹取盘中的无尽美味。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最主要的的取食方式,今天就来和小编了解一下的前世今生。

正宗河南老式烩面(一双筷子一碗烩面)(1)

中国的筷子有多长?99%的人都不知道

关于筷子的传说很多: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但根据可考的历史,最早发现的筷子为“钢筷”,属于商代的产物,早于纣王时代,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

我们使用的筷子多用竹子制成,除了材料,筷子的长短也颇有讲究,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几千年的文化浸润,筷子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聪明的餐饮人,懂得将筷子这种文化基因,融合到品牌文化里。

一碗烩面,带你一筷子到河南

在郑州,有一个叫76人老烩面的本土烩面品牌,在名字、烩面、食材等各个环节,都十分注重对中国筷子文化的发扬与诠释。

76人老烩面这个名字的解读有很多种,和筷子“七寸六”的尺寸对应,便是其一。

筷子成双成对,也蕴含了中国人平衡和协调的智慧,而76人老烩面,还将这种平衡表现在食材搭配上。

正宗河南老式烩面(一双筷子一碗烩面)(2)

一碗好的烩面,最主要的食材在于面粉,76人老烩面精选来自华北的优质冬小麦制成的面粉,制作精细的面粉,经过三揉四醒多道工序,成就爽滑劲道的烩面。烩面成败的关键在于汤,76人老烩面选用内蒙羊,羊骨经过6小时炖煮,汤汁浓郁,精肉经过炖煮,口感细腻。

汤和面是一碗正宗的郑州老烩面的基础,讲究的配菜是提升一碗烩面营养的关键:76人老烩面选用许昌的优质千张丝、东海含碘丰富的海带、淮阳黄花菜以及禹州正宗的红薯粉制成配菜,与面条一起浸在熬制的浓郁的羊汤里,端上餐桌。

一碗烩面,用筷子夹起老郑州的文化与情怀

筷子的“76”这个数字,对于中国人而言,还有着更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70年代是中国的转折点,1976年有很多大事发生:唐山大地震,特殊历史时期的结束,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也趋于平稳和富足,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对于这一时期总有一些特殊的感情在其中。

正宗河南老式烩面(一双筷子一碗烩面)(3)

70年代的郑州站

1976年出生的老郑州,吃着烩面追忆过往。坐在76人老烩面的馆子里,随处可见的是70年代的老物件、郑州的老照片,在时空交错的的氛围里,吃着正宗的郑州老烩面,说着地道的郑州发言,别有一番滋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