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的投资范围(火了一场守业游戏)

穿过历史,它正在围猎新一轮的“富豪”。

小米上市期间,雷军设立家族信托计划,以ARK Trust Limited为托管人;

2018年中,说着“有时人敢叫日月换新天,有时也要愿赌服输”的孙宏斌认栽,设了两个家族信托,装入约14%融创股份,总价值138亿;

龙湖地产创始人夫妇离婚,股价下跌,市值蒸发43亿港元。2日后传出消息,两人设置了家族信托,控制权无恙,股权迅速止跌上扬。

以财富作为筹码,以爱之名,将所有权剥离,时间是它的最大竞争者,家族信托日渐风潮一时,“创n代”们正在竞逐这一场守业的游戏。

1、托孤

章武三年春,白帝城,一灯如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刘备对风尘仆仆而来的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翻译成大白话,丞相,我们家阿斗和蜀国政权,就托付给你了啊,要是阿斗实在扶不起,就你上吧。这是“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以指定监护人和委托管理家产为内容,“托孤遗嘱”俨然具备了家族信托的结构雏形。

在这一结构中,委托人是刘备,受托人是诸葛亮,受益人是刘禅,信托资产为家族产业——蜀国政权。此外,刘备委任另一位托孤大臣——尚书令李严,充当了信托保护人的角色。

看似粗糙的雏形,背后其实隐藏了精心的设计。

设计之一,信任基础;

战火中同行数载,过命的交情,历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两人长期合作,刘备深知诸葛亮德才双馨,专业、忠诚、可靠且道德高尚。

设计之二,受托人权利;

刘备赋予了诸葛亮超乎寻常的权利,如果阿斗实在扶不起,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还令其子“视之如父”,诸葛亮感动之余更忠心,这彻底的信任背后是具有一定道德绑架的约束。

设计之三,信托保护人。

刘备选李严作为信托保护人,考虑有三:其一,两人属于不同阵营,可以互相牵制,避免滥用职权;其二,托孤大臣一文一武,有利于政权稳定;其三,李严颇具政治才能。

虽然在诸葛亮死后,刘氏集团还是被曹氏强势收购,但蜀国政权平稳交接,刘禅最后被封安乐公寿终正寝,总的来说,刘备这一家族信托,已经算是十全九美了。

缺的那一美,是由于缺乏法律制度约束,这种信托契约仅是一种道德关系而非经济关系。在缺乏客观约束条件下,受托人的选择是信托成败的关键因素。

无“托孤”,刘备不得有守业,刘氏不得有善终,死后不得有奉祀。一代打天下,一代守天下,这场守业游戏的竞逐,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开始。

2、博弈

2016年,一代拳王阿里因病离世,当全世界还在为他的去世而哀悼时,他的4任妻子和9个孩子已经打响了遗产争夺战。

尸骨未寒,家人闹得鸡犬不宁,这大概是阿里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而在此前,这位在拳场叱咤风云的世界冠军,还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最凶悍的一战是和我的第一任太太。”

与“家”相关的风险,一为分家(传承后财富的分散),一为败家(后代的无能),一为拆家(婚变)。就对财富的冲击而言,“拆家”或者说婚姻的破坏力不容小觑。

在富人面前,婚姻是一场财富博弈。因为夫妻婚变或交恶,致使家族财富元气大伤的案例不胜枚举:

  • 当年如日中天的土豆网创始人因离婚诉讼错过融资良机,江河日下,最终被优酷收购;

  • 最近因李小龙女儿起诉上热搜的“真功夫”,早年因创始人夫妻婚变,最终引发的不仅是上市的无限搁置,两家争斗,一方还被另一方举报送进了监狱;

  • ……

过于惨烈的财富破坏力,令富豪们对子女的婚姻心有余悸。

美国家族传承教父级人物,詹姆斯·休斯,甚至把富豪们害怕的女婿大致归为两类:财富的猎人(The Fortune Hunter)和俱乐部的男人(The Club Man)。

  • 财富的猎人——婚姻目的就是金钱。富豪担心,他们是否会伤害、抛弃自己的女儿?他们是否会接管家族企业,和女儿离婚并将公司利润隐匿于一个离岸账户?……

  • 俱乐部男人——仿佛是履行繁衍后代的义务,无事时便隐退到他的“俱乐部”。在女方家族看来,这类男人没有能力为家族带来新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纵横之间,落子皆是关联。婚姻这场博弈错综复杂,和分家、败家、拆家三大风险都有所关联。

它涉及到夫妻财产分配,也涉及到生儿育女后代继承。对财富人士而言,它的影响甚至早已超越了自己本身的家庭,更有一波可能“躺着中枪”的,如企业、股东、员工等。

当婚变之诉响起,也许只是跌落神坛的一个开始。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特权阶层,富豪还是超级富豪,都对婚姻关系造成家族社会地位的降低深感厌恶。而他们为此祭出的法器,一为婚前协议,一则为家族信托。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家族信托的多个功能,如资产隔离、后代继承、合理避税……无论是“分家”,还是“败家”,亦或是“拆家”,都兼顾一二。

在婚姻与家庭里,在爱与亲情面前,钱曾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字眼,但与浪漫相比,还是财富的保护更为真实一些。

3、围猎

资本市场云波诡谲,一招不慎损光家产的不少,折戟沉沙的人前仆后继。

伴随着岁月流逝年龄的增长,家庭传承也随之进入了高峰期,超过23%的高净值人士已经开始安排财富传承,超过25%打算在未来3年内考虑财富的传承。

这一趋势在超高净值人群中更为明显。众多“富一代”恍然意识到,原来他们已经从“创富”迈入到了“继续创富”与“守富”“传富”三者并存之境。

一场守业游戏,正在财富人士之间火热竞逐。而围猎这些超级富豪的“最佳捕手”,就是——家族信托。

◆ 去年末,李嘉欣公公许世勋离世,留下了420亿惊天遗产。

一个风流纨绔的“败家子”,一个“野心勃勃”的儿媳,八卦群众等着吃瓜。但最后遗产谁也没得,老爷子设立了一个家族信托,两人每月领200万生活费。

◆今年9月,向佐和郭碧婷结婚,一代香港娱乐大佬的传人,当其母向太被问“家里财产怎么分”,回答依旧是“家族信托”。

学步欧美、学步香港豪门,内地富豪更是纷纷试水。

◆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马云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持有大部分股份,市值约1119亿,马云家族作为受益人,无论婚变或传继,都无恙;

◆ 2018年,孙宏斌设立两个家族信托,先后将所持融创几乎全部股份46.4%,价值459亿的资产,全部装入了在美国设立的孙氏家族信托。

媒体哗然一片,有解读为避税操作,也有人解读为隔离资产、掌握企业控制权。

68家信托公司也闻风而动。

截至2018年末,在68家信托公司中,共有36家实质性地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以资金信托为主,业务总规模约为850亿元。

家族信托的投资范围(火了一场守业游戏)(1)

图片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自2018年37号文之后,家族信托就呈井喷式中国式“觉醒”。

资管新让信托业也感受到了紧迫,所有人都在资管新规之后感受到了寒冷,但37号文却网开一面,明确公益(慈善)信托和家族信托不适用于资管新规。

山重水复疑无路,供给端仿佛在寒冬中看到了转型的曙光,2019年三季度全行业家族信托规模较二季度末提升50.99%,增速无人能敌。

蓝海在际,68家信托公司也在其中窥到了巨大的机遇,不仅要帮“一代”传好财富,更要让“二代”甚至更多“后代”学会继承巨额财富。

来自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推动,给这一轮新的富豪“围猎”添了一把更大的火。

04、深思

无论是港资豪门,还是内地富豪,都纷纷设立家族信托,在一场守业游戏中火热竞逐。可家族信托真的有看起来那么完美吗?

非也,每一种制度,都有利弊之辩。

比如说,家族信托可能导致家族成员对企业竭泽而渔。

当经济资源由家族成员共有时,成员们倾向于争先恐后把它据为己有,以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由此导致的最坏情况,就是经济资源被过度使用,过早耗竭。

家族结构比较简单、成员较少、情况可控时,家族信托不失为一种财富传承妙计;但当家族愈大、受益人愈多时,信托所产生的“官僚架构”就会成为一个负累。

如当年的新鸿基,郭氏家族。

为防止儿子分家争产,郭得胜与妻子设立信托基金,受托人为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受益人为妻子和三个儿子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

成立信托基金初衷,为的是希望三个儿子共进退,最终却以三兄弟内讧爆发、反目成仇分家争权、闹上法庭、信托两次重组、企业受损严重为结局,凉也,悲也。

再比如说,再天衣无缝的家族信托,可能也抵不过人心。

如当年的梅艳芳家族信托。

身患癌症后便设立,其母为受益人,每月规定其母领取7万元生活费直至去世。

最后以其母认为应该得到女儿所有遗产、不断挑战法律,屡次控告信托公司、律师、法院为收场,其母无力支付律师费,所有都从信托收益中“透支”,最终该计划只能宣告个人破产。

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人性之叵测,再完美的计划也可以被玩弄于鼓掌,沦为悲剧。如同千年前那场“托孤”,如果不是诸葛亮,刘氏的结局也许更令人扼腕。

对富豪们来说,家族信托最终只是一种制度安排,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人和。

所谓的传承,传承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文化;所谓的守护,守护的也不仅是家业,更是价值观。

为什么而传承?传承什么?如何教育子女?家族精神是什么?不仅困扰着巨富之家,当中人性的渊薮和制度的平衡,同样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本文源自理顾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