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

诸葛亮从成都前往永安,接受刘备临终的托孤遗嘱,是三国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后世熟知的三国著名故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对此有如下记载: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常璩《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对此事件也有记载,但是时间上的逐月记录还要更加明晰:

三年春正月,召丞相亮于成都,诏亮省疾于永安。二月,亮至永安,先主谓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对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太子“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从上面两个段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对话,字面上的意思完全一致。陈寿和常璩两人的共同特点主要有几点。第一,二人作为史学家在学风上都很严谨。第二,这二人都是蜀汉人士。第三,二人生活的时期与蜀汉时期较为接近,陈寿是西晋时期的人,常璩是西晋和东晋交替时期的人,陈寿还出任过蜀汉的官员。第四,拿现在的话说,这二人分别是西晋和东晋的史官,专注记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在记述史实时都具备良好的条件,可以运用官方文书档案的有利条件。总之,以上对于史事记述完全相同,让我们能得出一个很好的结论,那就是上面的两段史文的记载可以说是确凿可信的。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1)

白帝城托孤的雕塑场景

自此之后的史籍,诸如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郝经《续后汉书》、萧常《续后汉书》、郑樵《通志》等,在对此一史事进行的记述中,刘备和诸葛亮的言语,仅郝经《续后汉书》卷十五《诸葛亮传》的“君当自取”,与“君可自取”有一字之差外,其余所有文字,均与上面史文相同,并无差异和变动。即使有上面的一字之差,其语意也没有多大区别。这些史籍记载的高度一致性,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上述结论。

但是,我们最关心的的也就是刘备遗嘱中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对这八个字的理解都不一样。我认为其中的“自取”,是让诸葛亮可以适当的处置,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诸葛亮可以选择废黜刘禅,选择刘备其他的子嗣为君,决不是让诸葛亮废黜刘禅自己做皇帝的意思。1995年5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抽著《三国志注译》,其中对此段史文的注释和翻译,即采取以上意见撰写。但是限于体例,未能深人阐述。次年,笔者又撰写《刘备遗嘱“君可自取”句辨释》之论文,进一步阐述自己看法,发表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所编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集,1996年10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惜此书印数很少,现今读者已经很难找到和查阅。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2)

刘备与诸葛亮绘图

以上著述问世以来,笔者又继续作了更为全面的资料收集和更为深人的专题探究。现撰成此文,以求对此重要而有趣的历史文化谜团,进行一番更为接近历史真相的破解。

我们从陈寿的相关评语来进行考察

对于刘备遗嘱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后人认同最多的是:刘禅如果无能,那么诸葛亮便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这种理解多是出自罗贯中笔下,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备遗诏托孤儿中”,罗贯中把“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改成“如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等于是一句大白话了,就是刘禅如果无能,那么诸葛亮就自己做皇帝。罗贯中在著作《三国演义》时,绝大部分是引用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一般原文较为易懂的时候,会选择保持原文不变;如果有隐晦的原文时,罗贯中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著作。罗贯中认为“君可自取”,含义比较隐晦,于是直接改为“自立为成都之主”。而“自立为成都之主”,就是上文所说的“可以自己取代刘禅当皇帝”。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3)

刘备

当然,罗贯中这样说,也不是他的发明,在《三国演义》之前就已出现的元代《三国志平话》卷下,就把刘备临终的话语说成是:“阿斗年幼,不堪为君,中立则立,如不中立,军师即自为之。”可见三国演义》的说法,乃是《三国志平话》的翻版。但是,由于《三国演义》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所以这种说法也就在广大的受众当中流传开来。现今出版的一些《三国志》的译注本,对于“君可自取”一句,或者将其译为“您可以自己取代他”,或者译为“您就取而代之”,就是这种看法的延续。如果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还会受到人们的种种质难。

但是,这种理解是否准确,非常值得商榷。我们先从陈寿的相关评语来考察。最早对这一史事进行记载的陈寿,虽然没有对“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语意进行直接的说明和解释,但是他的间接性评论,却为我们提供了考察真相的空间。他在同书卷三十二《先主传》传末的“评曰"中说: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4)

陈寿的《三国志·先主传》相关评语


常球《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末尾的“撰曰" ,也引用陈寿的评论说:

及其寄死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陈子以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陈寿把刘备托孤,简练的用四个字概括了,那就是“举国托孤”。这个“托”字,现在我们看来很简单易懂,然而在当时,按照东汉语言学家许慎《说文解字》的权威性界定,则是不规范的俗体字。当时规范的繁体字是“託”或者“倪" 。《说文解字》对“託”字的解释是"寄也” ,也就是用言语来托付他人。至于“弧”字,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无父也” ,即死去父亲的人,这是一般性的词义。严格而言又有两种说法:一是《孟子》说的“幼而无父日孤" ,是指死去父亲的童年人。一是《礼记·深衣》说的“三十以下无父称孤” ,是指未满三十岁而死去父亲的人。刘备病逝时,刘禅虚岁十七,远未到达三十而立之年,按照《礼记》的说法,完全可以称为“孤”。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托孤”一词的文化来源。这一词语出自儒家经典《论语》的《泰伯》一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此处的“六尺之孤” ,意指个子不高的少年人。曾子是孔子的嫡传弟子,他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尺约合现今的23厘米,六尺约为1米3左右,是正常少年人的高度。所谓的“百里” ,代指先秦时期方圆一百里左右的小国家。这段文字的白话译文如下:

曾子说: “可以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也可以把国家的命脉寄托给他,而他在面临需要体现节操的重大关头,绝对不会动摇变心,这是君子一类的人吗?当然是君子一类的人呀!"

我们可以看出曾子这个是赞美不仅可以“托孤” ,而且可以“托国"人 。“孤”和“国”这两者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很重要的,既然能将这两者托付给他,就说明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不管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大的变故,他都会有高尚的品格,内心绝对不会动摇。其实曾子所说的“托孤”与“托国” ,连着用白话表达就是“举国托孤”的意思。陈寿的“托孤”看来是引用了古人的典故,和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样就能体现出诸葛亮正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5)

《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

既然陈寿有意通过“举国托孤”的总结,来显示诸葛亮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高尚君子,那么他对“君可自取”一句含义的理解,就绝对不可能是“你可以自己取代刘禅”。因为你把别人托付的孤儿都抛弃了,把别人托付的国家也都篡夺了,还能算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高尚君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然而以上对“举国托孤”的深层次含义,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到了汉魏之时,儒家学者对上述《论语》文句的诠释,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曹魏何要所著的《论语集解》一书,汇集了两汉以来各种流派《论语》学者的文句解释,同时也间下己意。对其中“六尺之孤”一句,他引用西汉武帝时著名的儒经博士,孔子第十一代嫡孙孔安国的解释,说是指“幼少之君" ,即年幼的君主; "寄百里之命"一句,孔安国说是指“摄君之政令",即代为行使君主的政令。至于“大节" ,何晏自己解释为“安国家,定社稷” ,即保安国家、稳定社稷。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6)

诸葛亮雕像

也就是说按照他们的诠释,曾子在此所说的“托孤”者和“寄命”者,针对的不是普通民众之间的托付,乃是拥有国家的君主,以及君主认定的贤臣,这两种特殊人士之间的托付。何要其人,虽然在政治上因加入曹爽集团而失败,被司马懿诛杀,但是他的《论语集解》一书,却在问世之后即成为研习《论语》的主要著作,不仅风行于当时,而且流布于后世。《论语》是儒家最基本的典籍,陈寿出自蜀汉大儒谯周的门下,儒学修养非常深厚,他对西汉名儒孔安国的上述解释,肯定并不陌生。而他在入晋之后,对于以往在蜀汉难以见到的何晏《论语集解》 ,也一定会留心研读。因此,对他这一句“举国托孤”措辞的深层次含义,就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探究,更应该加上汉魏儒家赋予的文化新诠释。这样一来,上文所引曾子的这段话,便应当翻译成如下的白话文,才能更加准确畅达:

曾子说: “可以托付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也可以托付他代为行使君主的政令,而当他面临保安国家、稳定社稷的重大关头,绝对不会动摇变心--这是君子一类的人吗?当然是君子一类的人呀!”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的逻辑层次中,之所以“可以托付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也可以托付他代为行使君主的政令” ,根本原因在于,面临重大考验的关头,他依然能够坚持“保安国家” “稳定社稷”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两个“可以”是手段, “保安国家” “稳定社稷”才是根本目的。既然是这样,那么诸葛亮一旦取代刘禅之后,蜀汉的“国家”变了名号,刘氏的“社稷"变了主人,那么整个“举国托孤”的基本目的都完全破灭了。这就更加有力地反证了一点:陈寿自己对"君可自取”这句话的理解,绝对不可能是“你可以自己取代刘禅"。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7)

武侯祠

显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尽在“举国托孤”四字之中。后世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刘备之所以会在说了“举国托孤”之后,又补上一句“你可以自己取代刘禅” ,是在玩弄诵诈的“帝王心术” :他本来就对诸葛亮心存猜疑,这样说的目的,是要将诸葛亮逼到死角,使诸葛亮在辅佐刘禅时,不能不忠诚,不能不竭尽心力。《徇批通鉴辑览》所载清代康熙皇帝的批语“三国人以谲诈相尚” ,对此就是这样的看法。但是,持这样的看法者,对陈寿接下来对刘备做出的“心神无贰”赞美性评语,完全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所谓“心神无t" ,用白话表达就是内心没有任何另外的念头。

刘备故意要说出这番虚假话语来逼迫对方效忠,显然是有了另外的念头,而且是对诸葛亮的忠诚和尽力有所怀疑之后产生的另外念头,那还能够称为“心神无贰”吗?至少在陈寿的心目中,这样的看法是绝对不能成立的。尤其必须指出的是,如果陈寿自己真的洞悉到刘备是在玩弄“帝王心术”的话,他无论出自史家乘笔直书的优秀传统,还是出自个人切身利害的考虑,都应当直接点明,而完全不必为之掩饰。因为他撰写《三国志》时的西晋武帝之世,其王朝基础是武帝的祖父司马懿所奠定的。而司马懿其人之所以能够奠定西晋代魏的基业,成功实现其政治野心,正是充分利用了自己在魏文帝、魏明帝两朝辅政大臣的权位,以及魏明帝死时继位嗣君曹芳年仅八岁的机遇。

刘备托孤真正用意之谜(刘备托孤的八个字)(8)

五丈原诸葛亮庙

从《三国志》卷三《明带纪》的记载来看,就司马懿而言,魏明帝临终对他的一番“托孤”言行,同样算得上是“心神无贰”的。但是,同样是“心神无贰”的“举国托孤” ,在蜀汉是社稷安稳,在曹魏却是江山易主,谁是谁非,不言而喻。可见陈寿越是在这里赞美刘备“举国托孤”的“心神无贰” ,就越是有隐射和讽刺西晋王朝所得天下来路不正的巨大风险。相反,如果他说刘备在玩帝王心术,对诸葛亮不真诚对待的话,反倒会为司马懿起到开脱的作用,对他是有现实好处的,对不对?但是,陈寿并没有这样做。在这样严峻的现实政治背景之下,陈寿做出的评论,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怀疑其客观性和准确性。至于崇尚高度君主集权的康熙,对这一史事发出讥评,很大程度出自现实政治的考虑,而非真正史家客观论史的评判,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不足为凭。

总之,作为《三国志》亲笔撰写者,史书中刘备遗嘱的最早记载者,曾经在蜀汉政权任职的官员,陈寿已经在自己亲自作出的评语中,表明了他对“君可自取含义的理解。他的理解,权威性当然无可置疑。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参考资料·《论语集解》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