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

杨坤老师突然上了热搜,因为对一首网络“神曲”的评价。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直播间里,网友强烈要求杨坤唱一首最近“大火”的《惊雷》。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1)

杨坤耿直回应:“惊雷这首歌我那天听了一下,我听到这首歌真的是给了我一个惊雷!真是一声惊雷把我劈醒了!

随后,杨坤把对歌曲的评价具体化: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

最后盖棺定论:神马东西!太恶心了,俗气!

同时,杨坤对很多人跟风唱《惊雷》的现象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直言“脑子有问题”。

杨坤diss《惊雷》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轰动,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其原唱MC六道也跳出来回击杨坤。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2)

六道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直接@杨坤,“我想说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存在即合理,这么多人喜欢惊雷肯定是在惊雷里感受到快乐,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最后,六道还赤裸裸地说到:“你看《惊雷》现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如果不是杨坤diss事件出现在热搜,我并不知道有《惊雷》这样的存在。六道把它说得如此“牛逼闪闪”,直让我感觉错过了一首世纪经典。

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听了一遍,很遗憾,我觉得杨坤老师说得太客气了,如果是我,直接一连串脏话。

一堆毫无逻辑毫无意义但看起来气势磅礴不明觉厉的词,从头到尾咚咚锵锵装模作样的噪音……《惊雷》究竟是什么样的货色,我想大家心中自有公论。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3)

古人讲,相由心生。我更觉得,事由心生。心正心善心亮之人,才能做得出好事。

所以要评价《惊雷》,可以先看看其作者。从其对杨坤的回击中至少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首先,对前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杨坤是内地知名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有《无所谓》《那一天》《空城》等经典代表作品,在音乐上也算小有成就,我想就是当红流量小生见了他,也应该称一生“前辈”。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4)

六道在回应中说,“你看《惊雷》现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下面我给你唱一段,你品一品原版《惊雷》怎么样”,赤裸裸对杨坤的嘲讽。

杨坤所说的“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其实句句在理,且不说要不要接受,但对前辈的意见,至少应该保持最起码的尊重。

​其次,根本不懂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称之为音乐。

六道的回应中说,“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这两句话在理,但他忽略了一个前提,《惊雷》并不是音乐。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5)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很讨厌所谓的“喊麦”,我觉得喊麦并不算音乐,如果有人非要把喊麦看作音乐,《惊雷》也不是一首合格的喊麦。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口水歌大行其道,甚至把真正的音乐打得溃不成军。但我们每天戴上耳机用心去听的,还是一些老歌,一些真正的音乐。

第三,不知天高地厚。

因为《惊雷》突然走红网络,作者六道飘了,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

他说《惊雷》比杨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仅仅因为网络上的一些翻唱就做出这样的结论,杨坤说得对,六道脑子确实有问题。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6)

《惊雷》原唱六道

《无所谓》是杨坤在2002年发表的作品,获得第九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最受欢迎歌曲奖、第十届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等,18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喜欢。

像《惊雷》这样的东西,除了在网络上狂欢,我想很少有人会把它收藏进播放列表,在睡觉时插上耳机静静“享受”。

不知六道此人,自信打何处来。就其人和其“作品”来说,100个六道抵不上一个杨坤,100首《惊雷》也抵不上一首《无所谓》。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但悲哀的是,现在有流量的东西,大多来自这样的人。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流量就是正义,那些纯粹的音乐反而没有了生存空间。甚至很多真正的音乐人,也不得不向市场低头。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7)

筷子兄弟以一首《老男孩》出道之后,却因为《小苹果》爆红;曾经唱出《爸爸妈妈》《我不是黄蓉》的王蓉,整容后大跳《小鸡小鸡》。

民族声乐出生的龚琳娜,发表多张专辑寂寂无名,去因为一首神曲《忐忑》才受到关注,尝到了网络的甜头,龚琳娜相继推出《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这句话被六道很好地运用了,但我一直觉得,存在的不一定合理,而且不合理的东西正在打压合理的东西。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8)

上面这个榜单,很好地说明了问题。这10个人代表了当下最顶级的流量,但是他们拿出的东西,真的是东西吗?

但他们却被全国人民喜爱、追捧!

冯小刚曾说,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这个观点被很多人批判,但我认为在一种程度上的确是这个道理。

鹿晗主演的电影版《盗墓笔记》,豆瓣评分只有4.7,原著粉都说是对“盗墓笔记”这个大IP的糟蹋。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9)

但很多人冲着鹿晗,买了电影票,电影也获得了高票房。老板赚了钱,明星拿了高片酬,粉丝支持了明星,皆大欢喜。

下一步电影,不管质量如何,为了赚钱,老板还是会请流量明星,粉丝还是会为流量明星买单,流量明星还是会拿高片酬……

如此下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罪魁祸首,就是那些无原则追捧流量的人。

反观那些真正做电影的人,无不在夹缝中生存,没钱请明星,没有高票房,只有一部好电影。

也许在音乐界,再也不会出现黎小田、李宗盛、陈奕迅、林夕……

惊雷原唱回怼杨坤原(杨坤怒斥惊雷恶心俗气)(10)

​也许在电影界,再也不会出现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张国荣……

也许在文学界,再也不会出现鲁迅、路遥、余华、贾平凹……

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孙每天点开手机,听的是《一人我饮酒醉》《惊雷》这样的“音乐”,看的是《小时代》《分手大师》这样的“电影”,读的都是修仙、打怪、升级或者傻白甜的小说……

九泉之下,你会瞑目吗?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