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亡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从未亡人说起)

今日在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看到有人在争“未亡人”这个词汇是属于中国还是日本。

未亡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从未亡人说起)(1)

我本来写了一个回复,但是后来想想还是专门展开说一说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源于该作者发现很多网友吐槽一部国产影视剧中使用了“未亡人”的说法,不少网友因此吐槽这个词汇“不文明”,“日本人用的多”,“是日本词汇”等等。

该作者因此感到“义愤填膺”。认为这明明是起源于中国的词汇,怎么能被看做是日本的呢?仿佛一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他人剽窃的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其实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对未亡人这个词汇的了解确实主要是源自日本。特别是一些各种各样的影片。

那这个词是不是源于中国呢?毫无疑问是的。我看到的这个作者也给我们解释了未亡人的来由。所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到底什么时候不用未亡人这个名词了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说。

未亡人这个词其实就是寡妇的自称。本来源于我们的古代。古代,但凡丧夫女性,她们都自称未亡人。意思就是还活着的人,既表达了跟死者的亲密关系,又彰显了对死者的悲伤与怀念。这个词体现了严重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含义。

我们抛开这些不谈,有一个问题先问大家,一个文化属性的东西,它当下的代表者是哪个国家,看的只能是原产地吗?

未亡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从未亡人说起)(2)

佛教的诞生地现在信仰的是印度教

举个例子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有人说到佛教,有人会想到东亚国家,有人会想到东南亚国家,没人会想印度(或尼泊尔)是佛教的代表吧。因为印度人已经不信佛教了。你自己都不信的宗教,哪怕源于你这里,你也不能做它的代表。同理,未亡人这个词源自中国,但我们自己还用吗?我们基本不用这个词了,但是人家日本还在用,那这个词当然就是“日本的”。谁叫这个词我们中国人已经基本不用了呢?我们作为“原产地”如果还用着,那不管别人用的怎样,那就是我们的。如果我们自己已经不用了,那别人用着就是别人的。这没什么好争议的。杂交水稻原来是美国人在印尼搞出来的,但现在说起杂交水稻那就是中国的。

未亡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从未亡人说起)(3)

中国把杂交水稻玩出了花

那说到底,“未亡人”这个词我们为什么基本不用了呢?其实前文已经提到了,未亡人一词带有强烈的男尊女卑的意思,尽管有关家属可能没有这样的意识与意思,而只是以他们认为是对死者最为尊敬的角度来选择此称谓 。但客观上,这个词是把女性作为男性的从属来看的。从字面理解,未亡人就是“还没死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死掉了,所以自己的生命就等于是在等死一样,“虽然还没死,但只是还没死而已……”,所以这个词汇本质上是一个很灰暗,很负面的词汇。听过去就给人一种“我应该陪他一起走”的意思,所以在中国,近代以后基本上被寡妇、遗孀等词所替代。这个词被替代之后,“未亡人”的说法给人带来的阴暗、颓废的感觉会减轻许多。

所以,中国不再使用“未亡人”的积极意义更大,虽然它起源于中国,但并不是什么优秀文化,日本人想要就给他们,就跟裹脚布一样,我们先人都已经把裹脚布抛弃了,非要争着裹脚布属于我们干嘛呢?为了这些东西去“争取”没有必要。这是笔者粗浅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