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

唐·李白《长相思(其一)》(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1)

【注释】

①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②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③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④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簟,凉席。

⑤帷:窗帘。

⑥青冥:青云。

⑦渌水:清水。

⑧关山难:关山难渡。

⑨摧:伤。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2)

【翻译】

长久思念的人,在长安城中。纺织娘秋天在金井阑旁边鸣叫,微霜初降,竹席显出了寒意。孤独的灯光昏昏暗暗,刻骨的思念不能断绝,卷起窗帘仰望明月空自长叹。像花一样的美人相隔遥远。上有迷迷茫茫的长天,下有清澈的绿水波澜。天长路远魂魄飞度都很辛苦,梦魂由于道路险阻而飞不到。长久的思念啊,摧断心肝。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3)

【作品简介】

《长相思·其一》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李白有两首《长相思》,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长相思·其一》是诉述相思之苦,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这首诗是诉述相思之苦。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全诗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长相思》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多写思妇之情。李白前后共作两首,这里选其一。大概作于李白第一次入京师长安期间。当时他奔走于权贵名流之门,希望“攀龙见明主”,却处处受挫,不得其门而入。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后回忆过往之作。推荐阅读:《长相思·其二》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4)

【创作背景】

《长相思》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大约是他被排挤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5)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6)

赛大家集字帖

唐诗三百首宋词全集朗读(每天一首唐诗宋词)(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