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文物数不胜数,而这些文物因其凝聚的历史文化和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但是,小编最近被一条新闻震惊了。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

乾隆时珍贵花瓶被贱卖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名英国男子逛慈善商店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花瓶,买回家后又不太满意,决定把花瓶转手。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2)

他把花瓶挂到eBay上竞拍,起拍价定为1英镑。没想到,这个花瓶瞬间变成火爆商品,参与竞拍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一路飙升,远远超过预期价位。

吃惊之余,他把花瓶拿到Sworders Fine Art Auctioneers 拍卖行鉴定,结果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它是一只乾隆时期的珍贵花瓶,预估价格8万英镑以上!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3)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4)

164万余件文物流落海外

中国由于历史的深厚,文物倒卖分子一直垂涎中国的文物。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被收藏于全球 47 个国家 200 多座博物馆中。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这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敦煌壁画,圆明园的十二兽首,还有像《历代帝王图》、《女史箴图》这样的中国传世名画。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洞窟有七百多个,壁画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在1900年,莫高窟被发现时,由于存在大量精美壁画,引起西方人学者注意,他们以低价购入数万件珍贵经书和壁画,导致窃贼闻风而至,造成莫高窟大量文物流落海外。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5)

△敦煌博物馆的石像和壁画

十二生肖头像作为圆明园喷泉的一部分,属于中西方艺术结合的体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经历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十二兽首流落海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至今下落不明。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6)

△圆明园的十二兽首

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历代帝王图》,一共有十三组帝王画像在上面。每个帝王的神态气韵不尽相同,塑造古代帝王的威严仪表,也体现了作者对帝王的评价。后来由于战乱,被美国人收购,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7)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局部)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直是宫廷贵族收藏的珍品。如今只剩两件摹本,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被带到英国,最终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8)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局部)

在爱国人士的帮助下,有些文物被返还给中国,但是还有许多漂泊在异国他乡。

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想到,历史上,还有一幅传世名画,几经辗转,也没能逃脱流落两地的悲惨命运。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9)

《富春山居图》的悲欢离合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0)

△ 《富春山居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主要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为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县的景色)。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1)

整个画面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2)

那《富春山居图》画面有春明村、庙山、大岭及富春江等山川秋初景色景致。沙岸沙渚,房舍散聚,峰峦层叠,林木葱郁,江流沃土。云烟掩映着村舍,水波中出没渔舟。近树苍苍,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景随人迁,人随景移,步步可观……

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presents a panoramic view of Chunming Village, Miao Peak, Daling Mountain and Fuchun River in early autumn. There sandbanks are emerging from the water, accompanied by isolated or clustered houses, screens of undulating hills, and walls of luxuriant trees and shrubs, as well as rivers and fertile fields. Cottages and huts are half-hidden in the misty clouds, and fishing boats break the waves. Gazing upon the painting, one can zoom in to the pervasive green forest and emerge upon streams and waterfalls flowing down the mountains to the verdant depths with pavilions, terraces and footbridges here and there. The scenes magically unfold in a changing perspective, revealing new detalis in a truly kaleidoscopic aesthetic experience.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提高级

《富春山居图》的悲欢离合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3)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4)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5)

《富春山居图》的悲惨命运得从它的作者黄公望说起,可以说黄公望本身的经历就十分传奇。

黄公望年轻时,准备考取功名,宋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取消。熬到二十几岁,好不容易当上文吏(一个负责起草文件的小官)。40岁那年,又被长官牵连坐牢10年,终于在50岁重获自由。

他前半生为功名奔波,后半生决定追随内心为自己而活,他做起了道士,隐居山林,开始拜师学画。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6)

元代画家 黄公望

黄公望对江河山川兴趣浓厚。住在松江时,他观察山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在山中静坐一整天,堪称废寝忘食。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画了4年。黄公望在至正7年(1347)开始创稿,此后时断时续,到至正10年,83岁时为此图作题,都还没有完成。

《富春山居图》的流传经历也十分坎坷。《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

明朝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书画家沈周手里。沈周把画交给一位朋友,请他题跋。没想到朋友的儿子把画偷去卖掉,还狡辩说画被人偷了。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到了明代收藏家吴洪裕手上,在弥留之际竟想效仿唐太宗把画带到来生,付之一炬。幸亏他的侄子及时抢救,但画还是被烧成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段称《无用师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而距离黄公望落笔的时间,已经过去了600多年。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7)

600多年之中,这幅名画经过了多少世事沧桑,又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它诉说着黄公望中国一代文人山水画大师的志趣追求,也在期盼着合二为一。

就像那些流落海外的文物一样,在我们还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之前,就已经失去了亲眼目睹其风采的机会。

像这样的故事,不该被遗忘。

像这样的中华文化故事,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

现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

走进这些中国故事

▼▼▼

CHN Stories 推出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它不仅能让青少年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提升英语能力,网罗200多个中国经典故事,还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打好中国根基走得更远!

乾隆花瓶捡漏(乾隆花瓶被贱卖)(18)

CHN Stories 邀您共读中国故事

一起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想了解更多中国故事,请关注我们

CHN Storie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