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

曾国藩内圣外王

曾国藩(湖南湘乡)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冠在他头上的光环一个个都很吓人。

他官高才俊,清白做人;他鉴人有术,力掖人才;他剿杀太平天国,力挽狂澜;他首开洋务,挽救国难;他珍视主权,不辱国格。他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与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并称“中兴四大名臣”,与左宗棠并称“曾左”,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左宗棠、彭玉麟并称“大清三杰”,与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湘军三杰”;各种说法和排名令人眼花缭乱,定位也不一定准确,但却无法撼动曾国藩作为大清第一名臣和统帅的地位。毛泽东与蒋介石,政见、才能、品格等都相去甚远,然而却不约而同对曾国藩倾服备至,都曾认真学习过曾国藩的统兵作战和治国安邦之道。

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1)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王朝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如果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无疑是很准确的评价。

曾国藩的才气和底气到底来自于哪里?归根结底当然是湖湘文化,是在曲折中发展,螺旋式上升,实践中检验,探求中完善,甚至是黑暗中摸索的湖湘文化。他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渐渐看到了程朱理学的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他对心学则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学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与曾国藩同时代的名人对他的评价,可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简直无以复加。

石达开评:“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左宗棠赠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李鸿章赠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2)

曾国藩安邦定国的卓越才干于世人只能学习和欣赏,不可挑剔和自况,《曾国藩家书》也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和追捧。只是以感情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一大批太平天国的优秀将领惨死湘军之手,加上他弟弟曾国荃曾经血腥屠城,致使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也死于清王朝的屠刀之下,更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胡润芝基开中兴

胡林翼祖父是著名乡贤,父亲曾在朝庭为官,家境优越,是京官二代的典型代表,7岁时又被陶澍看中,“惊为伟器”,说他找到一个好女婿,从此陶、胡两家订下娃娃亲,长大后胡林翼果真成了陶澍快婿。而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一般家庭出身的孩子,跟胡一比,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为出身好,年轻的胡负才不羁、挥金如土,且风流成性。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青年以后的胡林翼却以他非凡的成就打破了这条铁律,打破这条铁律的触发点还并不是他在外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上当了,而是他当江南乡试副考官主试时,发生了科举舞弊案,他连带受到了降职处分。其父亲被这“不走正道”的儿子气得撒手人寰,胡林翼丁忧守孝三年,潜心读书和思考,学养日益深厚,识见愈加不凡,却慢慢从一个纨绔子弟和官油子,向一名理学的圣徒转变。

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3)

胡林翼返乡蛰居5年多,对外界繁华本已没什么兴趣,本想退隐山林做个世外高人,但朋友们总觉得这等大才应该为国出力,就帮他凑了一笔钱,苦心规劝他捐官重返政坛,于是他接受了朋友们的好意,主动选择到艰苦贫穷和盗贼蜂起的贵州任职,以区别于那些通过买官鬻爵而捞取功名利禄的人。7年多里,他经常短衣芒鞋,多地辗转,带领官兵深入深山老林,与盗匪和各地起义军作战数百次,彻底平息了贵州乱局。他把积累的带兵作战经验汇编成了《胡氏兵法》,而经营的这支仅数百人的武装,也成为他日后出黔入鄂,协助曾国藩对抗太平军的资本。

1854年初,太平军席卷江南之时,受湖广总督吴文镕令,胡林翼率600黔兵千里驰援湖北,但胡林翼尚未抵达,吴已在太平军的强势围攻下兵败自杀,尴尬之时胡被爱才惜才的曾国藩接纳,自此胡林翼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天生将才的胡林翼,以强势而稳健的作风,与曾国藩联手整军,使湘军战力直线上升,积累了最终战胜太平天国的资本。他协助曾国藩对湘军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造和重铸,而且根据战局变化,制定了“以上制下,步步进逼”的战略方针,即沿长江而下,一步步挤压太平军的作战空间。以胡林翼为主,指挥的战役有武汉战役和九江战役,安庆战役则由他与曾国藩共同指挥,但曾国藩却说,安庆战役的首功当属胡林翼。仅一年多后,胡林翼升任湖北巡抚,跻身于封疆大吏。

曾在江西,左在湖南,胡在湖北,三人都是湘军灵魂人物,共同为清王朝撑起了江南半壁。左宗棠恃才傲物,和曾国藩搞不到一起,胡林翼调停曾、左关系,七荐左宗棠,经常居中充当和事佬和粘合剂,确保了湘军核心的稳定。他从不计较左宗棠个性,并多次向曾国藩和朝庭举荐左宗棠、李鸿章、郭嵩焘、沈葆桢、毛昶熙、阎敬铭等人。有一次,左被人构陷,惹怒了西太后,一时性命难保,是胡林翼冒着被连累的危险说服官文,上奏朝庭才保住了左的性命。可以说,没有胡林翼,就可能没有内圣外王的曾国藩,更没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而湘军的内部团结也十分堪忧。

咸丰五年即1855年,胡林翼正式出任湖北巡抚,但他接手的湖北是一个烂摊子,局势十分凶险,人称“烂鄂”。胡林翼新官上任三把火,严厉惩处贪官污吏,大肆提拔廉洁有才的官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总督官文是一八旗混世官僚,后台就是咸丰,又贪腐又不干好事。在胡林翼之前,已有连续四任湖北巡抚不是战败自杀就是被军法处斩,这其实对胡应是一个严重的警示和不祥之兆。但一心为国效力的胡林翼那时脑袋无法转过弯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两人都是一种水火不容关系,悲愤之时,胡林翼甚至想到了准备率部“一意东下,觅我死所”的地步。他多次参奏官文腐败,但终因其后台强硬,没动到官文一根毫毛。经过一段时间考虑,为顾全大局,他决定对官文放弃对抗,实施权术。通过深入的思想交流和拉拢,两人终弃前嫌。胡林翼胸怀大度,淡泊名利,凡有战功,皆推让于官文,使官文“有功可居,有誉可邀,有钱可使”,官文也投桃报李,任何人弹劾胡林翼,官文概不署名,而且还要为他辩护,胡有事上奏折,官文都要一起署名,几乎所有军政事宜,官文都十分信任地交由胡林翼全权打理,而自己落得逍遥快活。有了这把政治保护伞,胡林翼才得以在巡抚的位子上大展拳脚。

在胡林翼铁腕的治理下,湖北的政治、经济生态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税收最高时能达到400万两白银,湖北一时成为晚清为数不多能扭转财政亏空的省份,直把“天下第一破烂鄂”治理成“天下第一富强省”。配合官文经营湖北,显示了胡林翼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能力。起初嘲笑胡林翼的曾国藩后来赞叹,胡林翼能够“借其威重之名,行自己之志”,是“柔弱胜刚强”。但胡林翼却认为,“吾辈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深误国事耳”。

政治、经济皆为一把好手的胡林翼,整军经武更是一流。蒋介石和毛泽东二人,同为中国革命史上最顶尖的风云人物,虽性格、才能、品德相去甚远,但却都曾是胡林翼的忠实粉丝,不约而同地对他推崇备至。蒋介石一生都很崇拜胡林翼,尤其是把他的一些军事思想奉为圭臬,他曾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毛泽东在参加重庆谈判时,曾与著名作家张恨水说起:我过去用过杨怀中先生在湖南一师时替我取的润枝之名,因佩服梁启超又曾用名任之,后来,杨先生送了我一本《胡文忠公全集》,我有空就读,越读越对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深感佩服,最终听取了杨先生建议,改名为润之。

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4)

无论是在时人还是后人看来,凭胡林翼的能力和品行均可胜过曾、左一筹,甩开李、张两条街。但又不得不说,他却是个非常悲剧的人物,他的才气和抱负只是被消耗在无尽的内战中,他的早殁,使他的才能根本来不及完全施展。薛福成曾在《庸庵笔记》中记载,1861年9月的一天,久病在身的胡林翼正骑马在江边巡视,正逢江面有两艘洋轮汽笛长鸣,高速前进,如入无从之境,一些中国渔船纷纷被巨浪冲翻。胡林翼顿时“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林翼回去后病情加重,躺在病床上对左右说,消灭长毛(太平军)只是迟早之事,但外国的坚船利炮长驱直入我国领土,这可怎么得了?9底胡林翼抱恨而终,年仅49岁。

如果再看看很多历史人物对于胡林翼的各种评价,我们就能更加深入而全面地对他进行了解。

慈禧:“林翼未竟全功,遽就溘逝,迹其功勋卓越,名播寰区,至今江、鄂士民称颂。”

曾国藩:“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

曾国藩:“润芝之才胜我十倍。”

  曾国藩挽:

吴会未平,是先帝与荩臣临终遗恨;

楚材方盛,愿后人继我公不世勋名。

  曾国藩挽:

誓清大地山河,一捷湘,再捷鄂,三捷吴,怎奈浔阳告捷,遽陨台星,将军忠勇果忘家,手掷骷髅,都不记上有老亲,下无弱息;

哭断隔江枫荻,生同时,居同里,官同僚,自惭伟略难同,空悲旧雨,此日东南犹苦战,净扫萑符,问谁能匡扶社稷,力挽天心。

左宗棠挽:

论酒则弟胜兄,论才则兄胜弟,此言我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暌违一知已: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语公自云耳。功昭昭在国,心耿耿在民,古今应许此纯臣。

李元度挽:

赤手障南天,持节遽乘江渚鹤;

丹心依北阙,骑箕犹扈鼎湖龙。

李慈铭:“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

王闿运:“中兴之业,实基自胡。”

郭嵩焘:“位巡抚,将兵十年,于家无尺寸之积。”

刘体仁:“胡文忠之才,为中兴诸贤之冠。”

蔡锷:“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

蒋介石: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乡人亦有诗云:

  泉河入野听龙吟,世有雄才蓄大音。

  净扫边黔安社稷,独撑危鄂挽民心。

  推功让美孙君节,荐左联曾蔺相衿。

  堪恨寿年天不假,中兴已自证丹忱。

  久慕先贤愧晚来,四围苍翠远凡埃。

  一家兵略风云涌,万里舆图锦绣裁。

  时栋当锋支大厦,箴言立世垒高台。

  泉流不尽声声恋,应惜湖湘命代才。

左宗棠傲骨奇才

1865年新疆阿古柏宣布脱离清政府自立国号,新疆北部的伊犁分裂势力趁机骚乱。清政府软弱无力,只得请沙俄出兵平定叛乱,但没想到却引狼入室鹊巢鸠占,被沙俄占据伊犁九城。李鸿章以奴才和卖国嘴脸出现,以加强海防为由,建言放弃伊犁地区。左宗棠(湖南湘阴)拍案而起大骂李鸿章,并向朝廷承诺,给他三年必能收复新疆。在八百铁骑护卫之下,神情凛然、须发皆白的左宗棠抬榇征战新疆,场面十分悲壮。他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在肃州誓师后行军几百公里到新疆哈密,左宗棠拉开阵势,准备与俄军决一死战,以兵临城下的方式逼俄签订了《伊犁条约》。当时随左宗棠入疆的部队共约5万人,多半是湘军,最得力的大将刘松山也是曾国藩临时调拔过来的。左宗棠的湖南老乡、甘肃布政使杨昌濬作诗赞道:

大将征西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遍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5)

左宗棠早年其实是个屡试不中的落魄文人,一直到40多岁,他还是一身布衣,在老家湘阴以教书为生。他二十三岁结婚时,曾在新房自写了一副对联: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一种自勉,也是一纸宣言,更是一腔大志。  左宗棠科举无门,但却关心天下大事,对太平天国提出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理想很向往。就在太平军打到长沙时,左宗棠上门投靠,但造化弄人,十分遗憾地与石达开等人失之交臂,终为太平军留下了一个精明强悍的掘墓人。

左宗棠嘴强心软,为人仗义,被曾国藩一手推荐和提拔,但对曾就没说过几句好话,甚至是与曾打了几十年的嘴仗,怄了几十年的气。坊间甚至传出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曾国藩攻击左宗棠,下联是左宗棠反击曾国藩: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

藩臣多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虽说是戏言,但足见左宗棠和曾国藩关系确实不和。但曾死后,左从西北送来了一副挽联,力盖李鸿章的自夸自矜之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识人之智,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因帮在蚕丝贸易中大伤元气的胡雪岩周转资金挪用了军饷,被人告上朝庭,当奏章如雪片飞到宫中时,慈禧的老眼都看花了。在自筹军饷方面,左宗棠其实一直是清朝官员的榜样,当李鸿章等淮系大臣一边指责左宗棠挪用公款,一面又叫喊军费困难的时候,慈禧发怒了,传出一道口谕:三十年不准参左。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是中国军队在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向对方签订的一个无耻的卖国条约,也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和丑闻。左宗棠率先反对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同为朝中重臣,差距竟是如此之大。

林则徐:“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

胡林翼:“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曾国藩:“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潘祖荫:“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梁启超:“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王震:“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力排投降派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左宗棠曾国藩谁功劳大(历史转折中的湖南人之曾国藩)(6)

从时人或后人对他的评价看,除平生功绩而外,他的品德和才能怎可屈居曾国藩之下。但不管怎样,当时朝中数一数二的重之重臣就是这两个湖南人。左宗棠死时,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倒下了最后一根顶梁柱,当然加速清王朝的灭亡已成必然之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