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市中越重要关口之一(广西行走边关广西凭祥友谊关)

凭祥市中越重要关口之一(广西行走边关广西凭祥友谊关)(1)

友谊关关楼 孙杨 摄

云南网讯(记者 孙杨)5月27日,2019年“走边关·进军营”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友谊关口岸,聆听爱国主义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友谊关素有“中国南大门”的美誉,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还在使用的真正意义上的边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始设于汉朝,汉初称雍鸡关,后改为界首关、大南关,明初改为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命名为友谊关。1885年,清朝名将冯子材在此痛击法国侵略者,取得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此发动镇南关起义,亲自拉响反清第一炮。

凭祥市中越重要关口之一(广西行走边关广西凭祥友谊关)(2)

中越边界线 孙杨 摄

凭祥市中越重要关口之一(广西行走边关广西凭祥友谊关)(3)

1117界碑 孙杨 摄

现存的友谊关关楼为1957年重建,关楼上的“友谊关”字样为陈毅元帅亲笔题字。登上关楼,可一览中越边境方圆数里迷人的风景。

在友谊关外,中越边境“零公里”格外引人注目。“零公里”特指中国322国道终点与越南1号公路起点的交汇处。在中国一侧的水泥路面上,镶有“中国322国道终点”的标志;越南一侧的公路边立着一块公路里程碑,用越文刻“河内,172公里”,标志着从这里到河内有172公里。另一面刻着“NO.0”,意思就是“0号(里程碑)”。在中国将睦关改为友谊关后,越南方面也把越南对应的口岸改名为友谊口岸,因此“零公里”两侧,同时并存两个“友谊”,成为中越友谊的一个历史见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