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

“大日本者神国也,天祖肇开其基,日神统绪绵延(大日本トハ神國也。天祖ハジメテ基ヲヒラキ、日神ナガク統ヲ傳給フ)。”

——《神皇正统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本是神建立的国度,日本天皇是太阳神,也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2019年4月1日,日本明仁天皇签署并颁布了改元政令,新的年号“令和”将取代之前的“平成”。2019年5月1日,德仁天皇继承国玺和三神器,成为第126代天皇,日本就此正式进入“令和”时代。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1)

图 | 日本德仁天皇继位仪式

与中国历史上“皇帝轮流做”的方式不同,从上古时代一直到现在,日本天皇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显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那么,日本天皇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能够保持万世一系呢?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先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二战结束之后的日本。

如何对日本去军事化?日本天皇才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随后军部的势力日益增大,以维护天皇的旗号进行战争动员,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因此,日本因战败被占领后,在美国有极高的呼声,要把当时在任的裕仁天皇当作战犯来公开审判定罪。更是有很多人提出,应该彻底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度,以此来掐灭日本的军国主义。

日本的军国主义跟天皇制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1889明治政府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并总揽统治权,并依本宪法条规执行。”,第六条:“天皇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第十一条:“天皇统率陆海军。”,第十三条:“天皇宣战媾和及缔结各项条约”。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2)

图 |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亚洲的第一部宪法

你看,《大日本帝国宪法》中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归天皇,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统帅权,天皇甚至还可以解散国会,这样的制度为军国主义的产生和扩散创造了政治条件。因此,日本天皇在战后成为了众矢之的。

然而,以盟军驻日最高长官麦克阿瑟为代表的一批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源头在于日本的宪法赋予了天皇过大的权力,而非日本天皇本身。所以,要实现日本的去军事化,必须重新修订日本的宪法。这时候,天皇反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天皇是唯一能团结起整个日本的人。

对此,麦克阿瑟有一个更理想的方案,不仅能让日本皇室受到惩罚,还能通过皇室长期对日本施加影响。这个方案我们现在都知道,就是让裕仁天皇继续当天皇,前提是,他必须公开宣布,自己不是神,而是跟老百姓一样的普通人。

有一张著名的照片,是麦克阿瑟跟裕仁天皇一起拍的。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3)

图 |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

照片里俩人一对比,裕仁天皇显得是又矮又瘦。而且麦克阿瑟站右边,天皇站左边。要知道在日本文化里面,一般都是男人站在右边,女人站左边,所以左边的位置对天皇来说是大大的不尊敬。那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这个照片对日本社会的冲击。

因为,在日本二战战败以前,天皇在日本社会里的地位是神一样的人物,备受老百姓的敬畏。

那么,日本天皇是如何成神的呢?
  • 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也就意味着天皇的神格有神道教信仰的加持

文章开头的那句话,日本是神建立的国度,日本天皇是太阳神,也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所谓的天照大神,是从日本神话中开天辟地之祖伊邪那岐眼中诞生的太阳女神。她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

神道教,是一种源于日本的民间的多神教信仰,其核心观念是“万物有灵”。海里面有海神,山上有山神,打雷是因为雷神,下雨是因为雨神。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死后也被奉为神灵。日本甚至有八百万神的说法,一只狐狸、一把刀之类的,也能被当成神供起来。

你如果去过日本旅游,可能会在各地都看到过大大小小的神社。不同的神社里供奉的都是当地的守护神,这就是神道教最具体鲜活的体现。这其实跟我们中国很多地方供奉山神、土地公什么的类似,都是民间的原始信仰。不过,神道教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日本皇室的传承密切相关。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4)

图 | 日本天照大神

在神道教的神话中,天照大神治理着天界,她派自己的孙子去治理日本,这就是日本天皇的家族起源。天照大神在临别之前赐给孙子三件宝贝,八咫镜、草薙剑和八尺琼勾玉,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三件神器”。这三件神器后来世代相传,成为日本皇室的信物。在神道教的信仰中,日本皇室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三件神器则是这种神圣血统的象征。所以,神道教和日本皇室的神圣性是相互绑定的。

但是,神话毕竟是神话,三件神器也不会真的是神的信物,多半是日本社会早期某个氏族部落领袖打造出来的权力象征,给它们披上了一层神话的外衣。尽管如此,神道教作为一种信仰,确实为日本天皇的神圣地位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 天皇能够万世一系,获得了佛陀的庇佑

在公元6世纪中期(中国的南北朝末),佛教从中国再经过朝鲜传入日本。由于本土的神道教是一套开放的多神信仰,所以佛教刚传入日本的时,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对于日本人来说佛陀无非是一尊新的神。

佛陀在那时候被称为“蕃神”,意思就是外国的神。如果只是这样发展,日本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一个深受佛教影响的国家。奈良时代后,佛教却对日本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几任天皇都主动退位,选择出家为僧。

怎么回事呢?

日本的奈良时代(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天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推出政策限制地方豪强的土地兼并,对豪强的土地征收赋税,甚至直接没收豪强的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这时,地方豪强就想到一条对策。当时日本有一项规定,寺院的土地可以不用没收,而且可以不用向国家交税。于是一些豪强就把自己的土地捐给寺院,供养僧人,其实暗中仍然从这些土地上获取收益。为了证明自己信仰的虔诚,这些地方豪强还经常捐钱建造佛寺,举办法事。

于是,佛教也就成为日本贵族的普遍信仰,天皇为了安抚豪强,巩固统治,最后也不得不跟着信仰佛教了。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5)

图 | 被大火烧毁后重建的金阁寺

同时,天皇信仰佛教,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和佛教一起从中国传来的,还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日本为了引进古代中国的先进文明,曾经十九次派遣使者赴唐,以及向中国派出大批留学生。比如著名的阿倍仲麻吕,他有个汉名叫“晁衡”,被安排到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还通过科举考试当了官,和李白成了好朋友。

其实当时担负起文化交流使命的除了留学生,还有不少僧人。比如自幼学习儒学经典的高僧空海,他为日本带回了佛学经典以及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大量资料,把在中国学到的寺院建筑、佛像雕塑和佛教绘画等带到日本,并在建造日本寺院时进行了再创造。一些学者认为,日文的平假名字母表就是空海根据汉字的草书发明出来的。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6)

图 | 有“日本玄奘”之称的空海法师

同时,也有中国的鉴真大和尚多次赴日,向日本传播佛法与农业、医药等技术。

为了抬高佛教在日本的地位,后来,日本的僧人还弄出一套叫作“本地垂迹”的理论。“垂迹”是一个佛教名词,意思是佛向世人展现出化身。这套理论认为,神道教里的那些神灵,都是佛在日本展现出的化身。佛的化身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神道教的神灵也就千姿百态了。这套理论把神道教纳入了佛教的轨道,还使佛教压过神道教一头佛教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天皇为了巩固统治,也不得不利用佛教。日本历史上有一位名叫慈圆的高僧,甚至说神道教的天照大神是佛教的大日如来在日本的化身,日本天皇和大日如来是一体的。

就这样,天皇除了是神道教天照大神后裔,又获得了佛教的加持。

  • 对天皇的“忠”为中心的儒学思想

三件神器被视为正统的象征,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三种品德:剑代表智慧,玉代表慈悲,镜子代表正直。

——《神皇正统记》

这段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话,暗含了中国儒学一个重要的思想——德治,就是统治应该以道德为基础,天下归属于有德之人。朱熹认为,君王合法性的根源在于道德,君王拥有道德,才有资格进行统治。

在儒家的道德伦理中,“忠”和“孝”是两种最重要的价值。儒家经典《孝经》里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意思,而对君王的“忠”,其实是对孝的延伸。一个人对父母孝顺,对君王自然就忠心。但是,在日本,对于天皇的“忠”才是第一位的,“孝”是从属于“忠”的。对于天皇的忠,却是要不惜失去生命去完成的。相对于“孝”,“忠”的层次更高。

所以,日本的儒学虽然强调儒家的德治,但它的根本出发点仍然是强调效忠天皇,维护天皇的权力。

神道教、佛教和程朱理学,这三种思想维护了天皇的神圣地位。

那问题就来了,日本天皇身上的宗教思想光环,中国皇帝身上经常也有。为什么日本天皇能够万世一系,中国却经常是“皇帝轮流做”呢?

这跟日本古代的政治结构有关。在日本历史中,天皇的地位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个摆设。

这有点像欧洲的宗教领袖——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需要教皇来认定,并主持加冕。教皇一般也不参与诸侯们的争霸战争,所以诸侯们谁也不会动推翻教皇的心思。日本天皇是神道教的领袖,号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扮演着民间精神图腾的角色。日本列岛上的各种势力为了获取政治合法性,都需要借用天皇这个图腾,因此也就没必要推翻天皇了。

中国唐朝的时候,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了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了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皇室就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了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主要内容就是参考唐朝的制度,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7)

图 | 大化改新前的政变

大化改新后,日本实行土地国有制的班田制。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日本在723年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新挖沟池开垦的土地准许三代(子、孙、曾孙)所有,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土地准许终身所有。由于垦田效果不甚明显,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世私财法》,索性将“三世一身”的私有权扩大为“永世”的私有权。这彻底撕破了班田制下土地国有的原则,与其说它是垦田动员令,不如说它是破坏土地国有制、发展土地私有制的动员令。《垦田永世私财法》颁布后,社会各界纷纷垦田,变国有土地为私有土地。有权有势的贵族、官吏、豪强和寺院、神社等便凭借财力、技术和权势,广占山林原野,向手下奴婢、附近班田农民及逃亡来的农民等发放铁制工具,大批开垦,扩大私有地,建立庄园。

日本朝廷上有不少公卿贵族,也就是“公家”,在地方上都拥有自己的庄园土地,实力逐渐膨胀,甚至可以架空天皇。这就像中国的东晋时期出现的“门阀政治”,皇帝要看门阀的脸色。天皇当然不甘心受公家摆布,他决定找一个同盟,一起对付公家。当时公家的手下有一些看家护院的侍卫,这就是所谓的武士阶层。武士的身份一般又是世代相传的,父亲是武士,儿子还是武士,这些世代当武士的家族也就成为所谓的“武家”。

平安时代的日本,公家生活奢侈,腐败堕落。武家却长期习武,生机勃勃。1156年7月1日,鸟羽法皇病故,后白河天皇和崇德上皇之间的矛盾因皇位继承问题终于激化。后白河天皇觉得武家可以利用,于是就拉拢武家,一起对付崇德上皇和藤原忠实、藤原赖长父子等公家。于是,他拉拢了当时的两大武士集团:一支叫源氏武士集团,也就是《源氏物语》的那个源氏;另一支叫平氏武士集团,利用这两大集团,沉重打击了以藤原氏为首的公家势力。

从此,武士阶层开始崛起,武士的领袖甚至设立了自己的权力机构,这就是所谓的“幕府”。幕府本来指的是将领们讨论军情的营帐,后来成为正式的政府机构。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幕府叫作“镰仓幕府”,建立者是源赖朝,也就是源氏武士集团的领袖。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8)

图 | 源氏建立的镰仓幕府

镰仓时代武士成为了无可争辩的统治阶级,不过,公家并不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 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建武新政。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而且仅仅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不满。

倒幕大将足利尊氏,逼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这就是武家建立的北朝。而公家拥护原来的后醍醐天皇逃到了奈良,建立了南朝。

所以,日本的南北朝其实是公家和武家斗争下的结果。

日本南北朝时期持续了56年就宣告结束,最后结局是北朝消灭了南朝,南朝天皇被迫将三件神器交给了北朝天皇。这也标志着武家最终赢得了对公家的胜利。当时武家的领袖名叫足利义满,也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面那个喜欢搞怪的足利将军。

你看,日本所谓的改朝换代,更换的不是天皇,而是幕府将军。不过幕府将军和中国皇帝不同,他们并不能派遣官僚,对全国各地进行直接统治。那是因为,在幕府统治下,日本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9)

图 | 日本地形图

我们都知道,日本主要的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受多山的地理因素影响,各岛适合农耕的地区大多分散隔绝,因此,全国各地存在大大小小的武士家族,扮演着地头蛇的角色。这些家族一般被称为“大名”,大名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经常相互厮杀。最后的胜利者将接受天皇的册封,就任“征夷大将军”职位,开设幕府,进行统治。所以,天皇这时又成了各地大名们利用下的招牌,地位反而更稳固了。谁要是对天皇不敬,那各地大名就会群起而攻之。在15世纪末,日本就是这样进入了战国时代。

日本战国时代后期,打败了各路诸侯的织田信长,成为日本实力最强的大名。当时天皇主动提出,要封他做“征夷大将军”,可织田信长居然拒绝了。一些日本历史学家推测,织田信长不肯做天皇的臣子,他恐怕已经动了取代天皇的心思。可是,不久以后,织田信长就在京都的本能寺遭遇了兵变,最后自杀了。兵变的发动者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明智光秀。明智光秀为什么要杀死织田信长呢?历史学家又推测,天皇感到了来自织田信长的威胁,就暗中联系明智光秀,让他取代织田信长的地位。后来的历史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明智光秀干掉织田信长以后,马上获得了天皇的认可,官拜征夷大将军。可惜才过了十二天,织田信长的另一位家臣丰臣秀吉就打败了明智光秀。

现在的日本天皇是谁呢(美国人都不敢废除的日本天皇)(10)

图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短暂地统一了日本,在他死后,日本又一度陷入内战,最后德川家康胜出,建立了江户幕府。德川家康虽然成了日本最有权力的人,但他还是不敢把天皇怎么样,毕竟天皇的神圣地位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当时日本国内还有一些大名,只是表面上臣服于德川家康,暗地里其实各怀鬼胎。260多年后,这些大名发起倒幕运动,成为推翻江户幕府的主力。江户时代结束以后,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的时代,建立起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体制。

结语

日本天皇能够万世一系,背后有着很现实的原因:

  • 日本历史上的各派政治势力都需要借用天皇这面招牌来取得正统性。
  • 日本历史上从来没人能取得压倒性优势实现统一,取天皇而代之。

于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日本的天皇家族就作为国家的宗教领袖和精神象征得到了延续。同时,在近代史中兴起的民族主义浪潮中,这样的精神象征,在一方面是将国家团结在一起的民族共同体,共同记忆。另一方面,又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秩序下,可以轻而易举地调动整个民族进行政治和经济的对外扩张的社会动员工具。

日本天皇的精神象征是一把利剑,是否危害世界就看剑掌握在谁的手中。而这个执剑人,是国家的宪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占领军意识到,如果将裕仁天皇当作战犯来公开审判定罪,或者废除天皇制度,很难想象极端的日本人会做出什么事来。唯有保留天皇这个精神象征,日本才不会发生内乱。因此,新的宪法中规定了“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这样的条款。

在今天的日本,天皇虽然没有实权,但很有存在感。每逢重要节日,天皇都要出来露个脸,与民同乐,天皇依然是日本的精神象征。

参考资料:

1、《神皇正统记》——北畠親房 ,1975年 岩波书店

2、《日本武士兴亡史》—— 娄贵书 ,2013-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