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道最后说丁元英要挨骂了(相比天道丁元英)

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的差距大得多。虽然小说中没有这句,但宋一坤坚定地相信。

这一点是宋一坤活着的基础和底气,所以即使他身无分文也不着急,他始终相信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会按他自己的步骤好起来。

为什么天道最后说丁元英要挨骂了(相比天道丁元英)(1)

他外在表现极强势,隐藏在强势外表之下的是他的哲学思想,那里才是他生命的底色。我们试图了解他的哲学世界,就先从他精神世界的原则开始吧!

一、精神与物质互换原则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

一个人把路程定多远,就会准备相应的物质食粮。一个人把目标定多远,就会准备相应的精神食粮。

作为普通人,宋一坤目标远大。

在那个万元户还是褒义词的年代,宋一坤眼里几十万、几百万不算什么事,仿佛唾手可得。即使是在他困顿不堪的时候。

宋一坤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流落海南时,宋一坤带了许多书,他的书大多都是理论方面的,如自然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辩证逻辑等等,还有就是人物传记,除基辛格、斯大林、希特勒等几册单本之外,其余竟全部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书籍。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高度总结,传记可以认识个体生命的基础和转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真理。

宋一坤的高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常人学习的榜样。只有思维到了一定高度,加上强大的行动力,生活就一定能改变。

许晴饰演的夏英杰了解宋一坤,因此,在可以让宋一坤找工作谋生时,她拒绝了。她的观点:宁可养虎冬眠,也不损伤虎威。

宋一坤这只老虎在冬眠时积聚着力量,他的思想更具高度,思维更加缜密,对外界的了解更加客观,通过智谋运作,获取了相应的资本。仅一年,他们的生活状况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江薇感叹说:你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一招一式都有章法。而我活着看似精彩,其实是虚荣心促使下的胡闹。

二、生存第一原则

国际政治表面上是温情脉脉的普世原理,根本上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

宋一坤对实用主义哲学认识很深,他认为世界本质是极残酷的。

为什么天道最后说丁元英要挨骂了(相比天道丁元英)(2)

他的言论:

这世界有多少杆枪就有多少实力,跟军阀割据没什么两样。

这世上从地上拔根草也需要点实力,靠别人礼节性的尊重,摆出多少潇洒都是花架子。

你们是奔小康,我这是求生存。

节约每一个铜板,为了“战争”的需要。

从书中,你随时可以嗅到强烈的生存意识。高天海也评价捉刀人夏英杰,这本书中透露的生存意识,绝不是多读几本书就能知道的。

宋一坤是苦出身,走多少里山路才能读上书。现实生活教育了他,哲学又从学理上帮助了他。这种强烈的生存意识使得他时常处于一种准备状态,来应对生活中的遭遇战。

三、集中优势力量攻一点的原则

一位智者说过,战争从来没有什么以少胜多,你以为的以少胜多都是在某个局部形成优势,来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

为什么天道最后说丁元英要挨骂了(相比天道丁元英)(3)

他是个普通人,在宋一坤的生活中没有多少社会力量,因此他在运用身边力量时很谨慎。

比如在求人方面,宋一坤的原则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再看对方的素质,能盖楼房的材料就不能用来搭鸡窝。也就是杀鸡要用鸡刀,不能求到牛刀身边。

他在和夏英杰定战略时说: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冲击长远利益,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主攻一个方向,不求全面开花,只在一点突破。

常人在生活中本来就缺少助力,因此更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把自己的精力分配到各领域,集中优势兵力,在一点上突破,才会更好成长。

然而,生活中会有很多矛盾纠纷,为避免这一原则受损,宋一坤还约定了纪律,让纪律保证生活之车不偏离轨道。

他和夏英杰说:至少得强调一下纪律。现在我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像以前那样各自为战。我讲两条,一是团结,家和万事兴。二是统一思想,步调一致。

在我看来,相比较《天道》丁元英的天马行空,初步入社会的青年更应该读一读《背叛》,学一学宋一坤。

其实宋一坤的生存哲学还有其他原则,我们下一期再讲。

——————————

我是左山堂,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背叛》解读者。曾写作论文《拯救——〈遥远的救世主〉主题辨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