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动男人的四种方式(撩男人的终极绝招)

文章来源咨我情感,情感分析微信(ID:ziwohm)

有人说,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但到底怎么样才算是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呢?知道他喜欢蓝色,不喜欢吃西红柿,身高1米8星座是狮子座,这样算了解吗?

当然不算!

想要做到真正了解男人,你就必须先分清楚“知道”和“了解”之间的差异。

“知道”是指知道对方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等。

“了解” 指的是清楚对方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并能够用同样的思维模式来沟通。

所以,就算你把男神的全部资料倒背如流,自觉自己是全世界最了解他的人,仍然会被他拒绝:你不懂我。

因为你不明白他内心的想法,就始终不能换位思考,真正地理解他。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Nathaniel Branden教授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会爱上一个人,本质上是“心里可见性原则”在起作用。

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说如果你的灵魂,能真正地被一个人看见,你就会爱上这个人。

今天,我们就从男人的角度来聊一聊,男人需要的“了解”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女人又该怎么做,才能让他觉得你懂他?

//频率一致//

频率一致,是指两个人同在一个频道,他做什么,你也能陪着他一起分享。

当他想看书的时候,你能泡上一壶清茶,和他一起品味书香茶香的交融,而不是粘着他陪你看偶像剧。

当他想认真工作的时候,你能让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在旁边嘻嘻哈哈地说笑。

这样就会让他觉得你总是能和他想到一起,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此外,聊天频率也要一致。

如果他在说经济形势,你却回他娱乐八卦,他说的东西你没兴趣,你说的他又不懂,这会让对方觉得你们的思维频道根本就不同。

聊天本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没有共同语言、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人聊天。

相反,要是对方只说了一个开头,你就心有灵犀地知道他下一句会说什么,那他就会觉得你是真正懂他的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女人们千万不要为了强行与男人频率一致,就忽略了自己的舒适感。

两个人的相处最重要的应该是自然、和谐,若彼此要很艰难地迁就对方,那么即使勉强维持关系,两个人也不会开心。

毕竟,恋爱的真谛始终应该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舒服,而不是找一个人让他舒服。

//同理心//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富有同理心的人,在日常相处中往往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这样做,能够减少两个人之间因为角度不同,不能理解对方而产生的矛盾。

但如果一个人的同理心程度不够高,那么就算再亲密的恋人,也有可能因为你的过于自我而受伤。

比如,看见老公的情绪低落,你非但不思考其中缘由,反而因为对方的冷淡生气,胡思乱想:

你为什么对我不理不睬?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我在跟你说话你当听不见,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所以不在乎我了?

撩动男人的四种方式(撩男人的终极绝招)(1)

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站在老公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情绪,而是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

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同理心是需要你站在他的角度,以他为出发点,而不是用自己觉得的“为他好”为出发点。

很多女人都喜欢让男人认同自己的价值观,觉得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他不应该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如果男人真的能听进去了,那当然很好;可如果男人说“我不觉得”,那也不是世界末日,你又何必大发雷霆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对你来说正确的东西,未必就一定能够说服他。

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这一点,对方已经明确表示不喜欢不认同了,还硬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

并且自我感动地觉得,我明明说的都是对的,他不听肯定会吃亏,为了他好,我一定要让他听我的。

事实上,这样做的女人,只会让男人觉得你一点都不懂他,你以为的“以后”,更是可能烟消云散。

//尊重两性思维差异//

男女思维之间的差异,是从生理上就天然存在的。

比如说男女在面对压力时,会选择不同的宣泄方式:男人喜欢沉默消化,女人则偏向分享发泄。

这中间的原因和道理,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提及,这里就不多加说明了。

我想说的是,在对方面对压力时,你出于同理心,想要让他发泄出来,这本来是一件增进感情的好事。

但如果你因为男女思维的不同,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硬要逼迫对方把压力分享出来,或者硬要陪在他身边做些无谓的开导,就只能让男人觉得负担了。

同时,还会让男人觉得你根本就不懂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所以,尊重男女之间的思维差异,也理解男人的一些行为方式,才是可以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方法。

看完了这么多,你应该已经具备了成为男人灵魂伴侣的基础,接下来,就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练习、应用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