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

来源:【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

中国地貌多姿多彩,是世界上地形地貌种类最多的国家。这里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但对于这些极境之地,我们究竟了解多少?所幸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带领我们深入中国大地上极热、极冷、极高、极低之地,见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强大的自然力量,探寻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纪录片《极境》由美国知名纪录片导演米切尔·法卡斯(Mitchell Farkas)执导,以英国地质学家杜加尔·杰拉姆博士(Dr. Dougal Jerram)和中国探险家虎姣佼的探访为视角,通过震撼人心的极致影像和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为观众展现伟大自然力量的鬼斧神工,它不仅刻画了地球表面的形态与样貌,也对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武倩文采访了该片导演米切尔·法卡斯,请他谈谈纪录片《极境》的幕后创作故事。

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1)

△纪录片《极境》海报

问:《极境》选择了中国大地上极高、极低、极干、极冷的四个地方进行拍摄,这样的选择是出于什么考量?

米切尔·法卡斯:中国拥有丰富的地貌环境,有很多自然资源是世界之最,有很多全球上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我们没有办法在影片中涵盖所有,但我们最终选取的都是在地质学意义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这些地方的地貌环境也对当地人的生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2)

△纪录片《极境》第二集剧照——塔里木盆地之谜

第一集我们拍摄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这里的大山中埋藏着地球板块运动的线索,这里的冰川也是气候变化的有力佐证。世代在这里居住的藏民为了在严酷的地理环境中生存下来,发展出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第二集我们去到中国最干热的沙漠盆地,探索水的奥秘和古老的地下运河系统。第三集我们前往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和最北部的黑龙江省,探寻黄土养育的文明,和东北活火山、冻土带中蕴藏着的新能源。在这些被大自然母亲特别“选中”的地方,人类始终与大自然以超出想象的张力依存着,在这些地方我们也更能够看到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问:纪录片为什么会以英国地质学家杜加尔·杰拉姆博士和中国探险家虎姣佼的双视角去讲述极境之地的故事?

米切尔·法卡斯:影片叙述上,我觉得首先没有把自己放在制高点,而是希望用平视的角度与观众一同探索研究,一同领略中国地貌的壮丽,一同追寻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坚韧。主持人的讲述方式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个效果,观众可以与主持人一起去探访这些极境之地,与人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最大程度地体验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

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3)

△地质学家杜加尔·杰拉姆博士

杜加尔·杰拉姆博士和虎姣佼的组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们的讲述亲和平实,可以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同时他们专业的知识和敬业的态度,也拓宽了节目内容的深度。杜加尔·杰拉姆博士在英国电视上被称为无畏的探险地质学家,他思维开放、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多年来致力于调查世界各地的火山活动,被大家称作“火山博士”。 我11岁的儿子也很喜欢他。拍摄前,我坐在电脑前思考该邀请哪位主持人的时候,我儿子指着杜加尔的照片说:“就他吧,我看见他仿佛跳进了火山。”虎姣佼与她的丈夫都是探险家,他们攀登过很多座世界高峰,有虎姣佼在,我们会觉得踏实可靠。在她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感受到中国年轻人勇于探索世界、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力量,这也是我们想在节目中传递的精神。

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4)

△中国探险家虎姣佼

杜加尔·杰拉姆博士和虎姣佼相处很融洽,他们都很敬业,作为探险家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耐心,尤其在他们历经重重困难到达拍摄地后,我可以从他们眼中看到喜悦和真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真诚的敬畏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地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需要我们去积极了解和发现。岩石虽然蕴含着无数的奥秘,但它并不会说话。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主持人的讲述向观众解释它们背后的奥秘,所以可以说,主持人也承担着翻译的角色,把地质学的深奥概念,用观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事实证明,杜加尔·杰拉姆博士和虎姣佼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问:影片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有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

米切尔·法卡斯:开个玩笑,对我个人来说,纪录片《极境》的制作难度可能不亚于整个亚欧大陆的形成,我们到过冰封的长白山顶、酷热的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有时为了在天气变化之前进行拍摄,路上就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最大的挑战不是跋山涉水,不是拍摄,而是找到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让观众觉得有趣,有吸引力。

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5)

△纪录片《极境》剧照

拍摄制作一部关于地质学的纪录片并不容易,因为地质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研究的是地球的形成与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石头的科学,这听起来很枯燥,因为岩石不会动,也不会说话,但岩石中其实蕴含着很多地球形成和变化的奥秘,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理解。为此我非常感谢我们的调研团队,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地质学专业资料,寻找新颖的视角,努力用巧妙的方法将枯燥的地质学原理生动地讲述出来。比如,我们运用了很多三维动画特效,用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地貌的变化,因为地质学的周期很多都是以千万年、上亿年为单位的,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想象。同时,我们也找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在汶川地震遗址,我们到一户人家,在那里可以看到地震直接让家里的院子从地表面上抬升了十米,因为这里正处于板块交界处。在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生动形象的讲述方式,把深奥的地质学原理用明白易懂的影像和语言呈现给观众。

当然我们的影片并不仅仅是希望让观众了解地质学原理,更重要的是让观众感受和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了解我们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的日常活动也直接影响着自然的地貌和气候变化。只有人们认识到我们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去保护自然,如何与自然相处。

问:《极境》拍摄制作过程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米切尔·法卡斯:做《极境》调研时,我就深知,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需要我们更多地去研究、去关注、去讲述。但是制作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总是说要保护自然,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从何保护。所以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也是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清晰地认识到自然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人们总以为自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自然环境是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的行为又是如何对自然产生各种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只有直面这些联系与影响,才能真正了解气候变化,才能时刻做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看人与自然纪录片心得体会(每周荐片极境)(6)

△纪录片《极境》剧照

作者:解读中国工作室专题部制片人

武倩文

本文来自【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