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易错考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离子检验)

离子检验

高考中涉及物质检验的题目几乎每年都有,离子检验更是重中之重,关于高中化学常见的离子检验,你知多少呢?

(1)Na 实验操作:首先将铂丝用盐酸洗涤后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然后蘸取待测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实验现象:火焰呈黄色检验原理:焰色反应扩展:K 的检验方法与Na 类似,不同点是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排除Na 的干扰,可观察到淡紫色火焰。

(2)NH4

实验操作: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实验现象: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实验的原理:强碱制备弱碱扩展: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有白烟生成,则含有NH4 ,实验原理:HCl NH3=NH4Cl。

(3)Fe3

方法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溶液中有Fe3 。实验原理:Fe3 3SCN-=Fe(SCN)3方法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苯酚,若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溶液中有Fe3 (苯酚的焰色反应)。方法三: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若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Fe3 (Fe3 3OH=Fe(OH)3↓)。

(4)Fe2

方法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新制的氯水。实验现象: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实验原理:2Fe2 Cl2=2Fe3 2Cl-,Fe3 3SCN=Fe(SCN)3方法二: 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逐渐变成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5)CO32-

实验操作: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实验现象: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实验原理:Ba2 CO32-=BaCO3↓,BaCO3 2H =Ba2 CO2↑ H2O

(6)SO42-

实验操作: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无沉淀,再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实验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实验原理:Ba2 SO42-=BaSO4

(7)Cl

实验操作: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实验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实验原理:Ag Cl=AgCl↓

(8)Br

方法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若生成淡黄色沉淀,则含有Br-:Ag Br=AgBr↓方法二:先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如H2O2溶液将Br氧化成Br2,然后再加入CCl4,可观察到CCl4层变红棕色。

(9)I-:

方法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若生成黄色沉淀,则含有I-:Ag I=AgI↓方法二:向待测液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再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淀粉遇I2变蓝。

(10)SO32—

向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则含有SO32—

扩展:检验SO32— 时,不可加入稀HNO3,因为HNO3会将SO32— 氧化成SO42—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考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离子检验)(1)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考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离子检验)(2)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考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离子检验)(3)

高考化学选择易错考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离子检验)(4)

新高考改革方案:模式对比全民大投票 多选

0人 0%

“3 2 1”模式,总分750,8种组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2”,指“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两个小组合,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每门科目120分;“1”,指在生物、地理和选择小组合以外的两门或“历史政治”或“物理化学”,共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一门,计90分。

0人 0%

“3 1 2”模式,总分740分,20种组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20分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