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枣核动画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抓住关键动作)

枣核》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同前面两篇课文一样,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生下来就只有枣核那么大,但他很勤快,也很聪明。

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官粮,官役就把牲口全部牵走。枣核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巧妙牵回牲口。县官下令抓捕他,他又机智地惩治了贪婪的恶官。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枣核动画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抓住关键动作)(1)

课文中的字词学习

夫妻、爹娘、枣核

在文中,盼着要个孩子的那对“夫妻”,有了孩子后,故事中就称他们为“爹娘”。“爹娘”就是爸妈的意思,中国北方一般都这么称呼父母亲。这对夫妻有了一个孩子,因为只有枣核那么大,所以给他起名“枣核”。

官府、衙役、官粮、折腾

“官府”,旧指地方行政机关;“衙役”,文中指县衙当差的人;“官粮”,文中指官府要老百姓上缴的粮食;“折腾”放在文中语境中理解,枣核折腾衙役、官府折腾老百姓。

扶犁、钱褡、惊堂木

这三个词语需要一边借助图片一边讲解:“犁”用来犁田的工具;“钱裕”指装钱物的口袋;“惊堂木”,古时县官举起惊堂木拍于桌子,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让堂下若干人安静下来。

有些词语历史感强,离学生生活久远,可以联系学生所看的历史书籍或影视剧的经验来了解,或者出示图片父母或老师给孩子们介绍。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枣核动画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抓住关键动作)(2)

学习多音字

带多音字的词句:折、脸得通红

“折”字表示翻转,倒腾时读一声zhe,如折腾、折跟头;表示断、亏损时读二声she,比如树枝折了、折耗、折本等;表示弄断、损失、弯曲、叠等其他意思时都读二声zhe,如骨折、损兵折将、转折、折衣服等。

“涨”读四声zhang时,表示体积增大、多出来、头部充血等;读三声zhang时表示水面增加、价格提高的意思,如水涨船高、涨价等。

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快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标注出来。(枣核、枣核爹娘、邻里乡亲、衙役、县官老爷)

借助学习单理清人物关系,完成人物关系图,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枣核出生时——枣核爹娘(很欢喜)

枣核长不大——枣核爹娘(愁得慌)

枣核能干活——邻里乡亲(大家夸)

枣核救牲口——县官衙役(气急败坏)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枣核动画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抓住关键动作)(3)

感知内容,评析人物

你认为故事的主角枣核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抓住过渡句“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枣核特点:勤快、聪明。

哪几个自然段写枣核的勤快?写他聪明的又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3自然段写枣核勤快,第4~13自然段写枣核聪明)

他能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勤劳能干)

衙役把乡亲们的牛、驴都牵走,大伙儿愁得很。枣核晚上跑到县衙里,躲在驴耳朵里大声吆喝,把衙役们惊醒,衙役们又找不到捣乱的人,几次三番之后,衙役们困得很,便不再理会了。于是枣核就顺利地把牲口赶回了村子。(聪明勇敢)

枣核被塞进钱裕里带到了大堂上,县官要打枣核,枣核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县官的胡子上,结果衙役一棍子打着县官的下巴骨上,把县官的牙打了下来。(聪明勇敢)

牲口没了,县官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勇敢地蹦出来,承认:“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聪明勇敢)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枣核动画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抓住关键动作)(4)

文中其他的人物分别是怎样的人?

枣核爹娘和乡亲们:善良

县官和衙役:无理和蛮横

选用方法,复述故事

1、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你对复述有什么了解?(复述是尽量用自己的话;讲好故事,要关注故事中有趣的人物和曲折的情节)

说说有哪些提示故事内容的方法?

(表格、示意图、关键词、关键句、时间变化、地点变化、人物关系等)

2、学生选用方法,完成内容提示

方法一:关键词法

时间:白天(村子)、到了晚上(县衙)、天一亮(村子),白天(衙役)

方法二:关键句法

夫妻俩欢喜得很,给孩子起了个名叫“枣核”。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方法三:表格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枣核动画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抓住关键动作)(5)

借助表格,复述枣核斗县官保护自己这一内容。抓住关键动作,想象情景,融入角色,用自己的话有序复述牵回牲口这一情节。

关注时间、地点变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主要情节完整,语言表达清楚流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