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俚语大全100句(乡言俚语31-40你不要告诉别人)

东北俚语大全100句(乡言俚语31-40你不要告诉别人)(1)

告诉你个秘密

东北俚语大全100句(乡言俚语31-40你不要告诉别人)(2)

你不要告诉别人

开栏语:

穷乡僻壤,市井之间,凡夫俗子,贩夫走卒,通用乡言俚语。

乡言俚语大多浅白,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幽默诙谐,或鞭辟入里,往往一语惊人。

最是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那胡屠户,一顿夹七夹八,骂的穷女婿范进摸门不着。开头一句“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就打开了乡言俚语的闸门。

还有那鲁迅笔下的阿Q,一句“孙子打爷爷”,把人逗乐了,笑中含泪。

回到现实,听重庆掌掴男司机被扇回的保时捷女司机说“我打个电话全改”,知道女司机眼里有一套社会潜规则。

生活之中,于人群之间,倾耳细听,天长日久,能听到冒着烟火气的乡言俚语,与身份匹配,却又意味深长,隐含的信息五花八门,细细咀嚼,能窥见一个多数人看不见的社会。

不时用心记下一丝半点,偶尔博自己一乐,往往自顾自笑个不停。

笑得久了,终究不肯独享,遂提笔记下,于晨早之时,奉上开心早点,合成《乡言俚语》。

是为序。

2019-08-01

【乡言俚语31】“这败家娘们”

同学30年不见,见面就大碗喝酒,喝到无话不谈,大着胆子说家事。

说起每个家庭的“家长”(我嘴里的“太太”),一位做地产开发的同学忽然冒出一句:“这败家娘们。”

这是家乡湖北孝感应城一句男人专用土话,用来责怪爱花钱的太太,一旦说出来,就动了离婚的念头。

我追问同学,太太后来怎样了?

同学也不避讳,直言相告,离婚了。

朋友说,太太爱赌,输光了太太自己的钱,还欠下80多万元债,被债主追上门。同学见势不妙,替太太一次还清了负债,条件是离婚,两个人彻底切割,以为孩子留足受教育的钱。

后来听别的朋友说起更多离婚夫妻,多有太太嗜赌的恶习,这颠覆了我对嗜赌者的想象,以前,一直以为赌博是男人的事,没想到女人赌起来也能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联系起一位年收入过百万的商界朋友也离婚了,原因也是太太赌博,前仆后继,有点明白了。

这些离婚夫妻有一个共同特点,男人多事业有成,至少家境殷实,太太衣食无忧,多无所事事,过的是富太太的日子,赌博多在朋友麻将桌上,极端者最终走上澳门赌桌。

隐隐觉得,这些富家太太成了朋友圈围猎对象,打麻将的多是闺中密友,领着富家太太,从小赌怡情到大输大赢,富家太太也曾赢过,结局却是一个老套的赌场命运循环。

把这些围猎的警示说给自家“家长”听,“家长”一口噎回来:“你先让我做一会富太太,做一晚上也行。”

摸摸口袋,我自惭形秽,但不能赌博去,心里盼着,单位给我多排几个夜班,我要挣钱。

2019-09-30

【乡言俚语32】“好儿不厌百回夸”

回到湖北孝感应城乡下,看到住在泥坯房里的邻居小惹,把儿子的奖状贴满堂屋有木板的地方,因为泥坯墙面不平整,只有木板上可以长久张贴。有的奖状高过人头,要搭着凳子或攀着梯子贴上去。

邻居兰婶带着孙子在家乡镇上居住,堂屋迎面墙上整整齐齐贴着几排奖状,我一进门,兰婶就指着奖状夸孙子爱学习。

想起小时候,目不识丁的母亲站在床边,满脸幸福听站在床上的我摇头晃脑背诵课文,把个孩子聪明的形容词搜了个遍,极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便常以背书为乐,往往还没穿好衣服,先站在床上背上一篇两篇,然后带着不花钱的语言奖励上学去。

我知道,家乡人夸孩子的方式没有变,就是但凡发现了孩子的优点,就不厌其烦往狠里夸。

听家乡有见地的亲戚说过一句有见地的话:“好儿不厌百回夸。”

那亲戚,小时候来家测试了我一回智商:“树上九只鸟,拿枪打下来一只,还有几只鸟?”

我发挥算术满分居多的天赋,不假思索说“八只”。

那亲戚笑眯眯地解开谜底:“一只都没有了,都飞走了。”

我想狡辩,想说那些鸟可能是腌制的,晾晒在树枝上。终究觉得底气不足,也发现了自己的智商短板。

随后,那亲戚就把话题转向堂屋里的奖状,给足了我面子。

偶尔陪别人家还在幼儿园小小班的孩子,孩子不时来求证“我聪明吧”?知道孩子心底对夸奖的渴望与生俱来。

回到现实,心里忽然一惊,朋友圈里那么多“熊孩子”“学渣”的调侃,从大学毕业甚至名校研究生毕业的朋友朋友圈发出,谦虚地告诉朋友,自家孩子成绩达不到自己期望值,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慨叹。

心内疑惑,高知给孩子励志的方法,跟低知的农人不一样吗?他们满脑子的褒奖词用去了哪里?

联想起哈佛毕业的中国虎妈蔡美儿,和她的《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知道她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蔡美儿式的教育方法颠覆了中国农民“好儿不厌百回夸”的传统,以精神高压逼迫孩子优秀,似乎成材率更高,便有了哈佛的后代是哈佛,清北的后代还是清北的名校传承。

于是,对农人“好儿不厌百回夸”的传统起了疑虑,心里问,他们能不能学学中国虎妈?

问题刚跳出来,自己就坚决否定了,知道农村虎妈管教出来的多是次品乃至废品,她们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没有经济能力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孩子多数时间处在放养状态,却用伤自尊的方式完成了对孩子的信心摧毁。

替进不去城回不去乡的新农人思考,莫非他们只有“好儿不厌百回夸”这一条育儿之道?

2019-10-01

【乡言俚语33】“看你有冇得板眼”

农村人说话,多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有时一句话能把人噎死。

在湖北孝感应城家乡,夸人有能力、办法多,往往说“这人有板眼”。

然而,换了一种语气,言者说出一件难事,问你“看你有冇得板眼”,就有点言者不善了,真实的意思是,觉得你冇得板眼。

有些时候,言者故意拿这句话来刺激对方,用的是激将法,拿感情做筹码,刺激对方想方法。

如有人见了同村人出外闯荡发达了,找上门去,请对方提携一下自己,便拿了这句话将对方一军,让对方左右为难,答应帮忙也不是,不答应帮忙也不是。

也有人因为这句话吵起架来,,从此结下梁子,再不往来。

当年我在地区教委工作,不少熟人为子女升学就业的事找上门来,经常请了我的父母一同前往,给足了我面子。到来后,先是恭维一番,大意是教委机关衙门大,权力大,帮人办事是小菜一碟。末了加上一句,“看你有冇得板眼。”这话的分量重了,让自己下不来台,生怕熟人误会自己不肯帮忙。毕竟,这升学就业的事,是有政策禁区的,往往到了中考高考录取的关键时期,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封闭办公,更换了临时通讯方式,即使是单位同事,也不容易找到相关人员。对于不掌握直接权力的机关普通办事员来说,请人突破政策界限帮忙办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后来辞去机关工作麻雀南飞,很大程度上因为辜负了许多熟人的信任,以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自己其实没什么板眼,机关工作也不值得留恋。

只是,离开了机关,另一场“看你有冇得板眼”的拷问又开始了。

那时,改革开放前沿珠三角的工作一位难求,知道我是记者,以为是无冕之王,许多人找上门来,请我帮忙介绍一份工作。我也做过一些尝试,往往话一出口,就被对方关了门:“单位最近不招人。”对方连面试考察的机会都不给。

然而,不时看到一些企业中人,任的并非要职,却很有板眼,能安排一些人进厂。

冷静下来思索,知道自己职业生涯里打交道的基本是老板和高层,他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处理普通员工招聘这样的小事,便第一时间封了口。从此我知道,所谓无冕之王,是人们出于对记者职业的期待或者畏惧,封给记者的一顶大帽子,一旦到了记者为自己谋特权时,才发现记者实际上是没有权力的。

在我的文件夹里,藏着许多人的简历,但很难找到帮人成功找到工作的案例。

因为找工作的托付,我曾经得罪了亲近的人,被人来信责骂,最难听的一句话是,“你放心,再不会找你麻烦。”

于是,一直对权力心生畏惧,生怕自己有了一点权力,不得不面对熟人的求助。

一次次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冇得板眼。

2019-10-03

【乡言俚语34】“你脑袋被驴踢了”

回到湖北孝感应城乡下早餐,听到当地人调侃孝感楼盘推销员,“8000块单价到孝感买房?我脑袋被门夹了?!”立刻想到家乡人的一句“你脑袋被驴踢了”。

“脑袋被门夹了”与“脑袋被驴踢了”是一个意思,就是脑袋本来好好的,怎么突然遭遇意外事故,脑子变坏了,不好使了,往往在出了馊主意,做了错误决策后被人调侃。

笑别人脑袋被驴踢了,是笑别人智障;拒绝别人的馊主意,坚持自己的选择时,疑问式揶揄对方说“难道我脑袋被驴踢了”,有反讽对方“脑袋被驴踢了”的意思。

同样的话,从不同的嘴里出来,说出了截然相反的意思。

记得高考那年,同班杨姓同学拿到北京水利电力工程学院录取通知书,家里立即摆下升学宴,得到信息的同学相约去同学村里赴宴,到了村口,听村里人奔走相告,“杨家儿子考上北京大学了。”

在这些农人眼里,考上大学就是中了状元,考上北京的大学就是考中北京大学。

我的专科录取通知书到了,心有不甘,闷闷不乐,跟家里人商量,让我复读再考吧?

几乎所有的人用不同的语言说出了同样的意思,我的脑袋被驴踢了。

脑袋被驴踢了的我,看着家人和族人为我操办升学宴,庆贺程家出了个相当于中专的大学生,终于跳出了农门,不用嗑泥尾巴了。

我心里生疼,拒绝出现在屋前电影场上,在别人的欢乐中痛苦着,上学时拒绝了家人相送。

知道自己脑袋被驴踢了,一直走在错误的人生路上。

大学毕业进了机关,我在单位分房的关键时候向领导提了个要求,“这房子我不要了,放我出去吧。”

当久了记者,机关要我换个岗位——归队,我给了一个不知所措,告诉机关“我做不好”。

从农村出来的许多人在厌弃家乡,我却想寻找所有的乡亲,找他们聊天,想把每个人的人生翻个底朝天。

“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把自己变成了魔镜中的女人,我唯唯诺诺当着家奴,生怕“家长”冲天一怒断我口粮。

脑子被驴踢了的我,几十年都在疗伤,用双眼治愈精神的贫乏,等待人们笑我脑袋被驴踢了。

查询官方解释,脑子进水,与脑子被门挤、脑子被驴踢并称三大"脑残"模式,恍然大悟,原来我是个脑残。

2019-10-08

【乡言俚语35】“你吃饱了撑的”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笑话人没事找事、自寻烦恼、闲得无聊,往往冒出一句“你吃饱了撑的”。

“吃撑了”的人多精力过剩,找个没有价值的事来做,或者做有害无益的事,以消耗多余的经历和金钱。

将这句话套用到名人身上,如那些吸毒的明星、赌桌上一掷万金的富豪,当属“吃撑了”的人。

以“你吃饱了撑的”斥人,多批评人行事不端,如责怪孩子顽劣缺少家教,怒斥大人损人利己,骂者恨铁不成钢,旁听者在心里暗暗叫好。

回顾家乡被斥“吃撑了”的人,有的助人为乐,有的舍己为人,在这类斥责者看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有利己才符合行事逻辑。

在我的履历中,就屡有“吃撑了”的时候:

到水果店找便宜水果,知道“百果园”卖的是高价果,偏偏见了“百果园”就往里闯,一次次在店员虎视眈眈中偷看价格,感叹自己吃不起,其实只为了比价。

去年用半年时间调查“二房东”炒作工业厂房、商铺甚至出租房,连一些专家和法律界人士都认定这是市场行为,炒作客风险自担,而我固执地认定“二房东”动了实业奶酪,必须唤醒有关部门,动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将不法“二房东”逐出市场,直至被“二房东”反唇相讥,觉得我出于妒忌。

深圳有关方面“百度之问”拷问莆田系道德,质疑“看病靠百度?等于作死”。后来有关方面删了微博,我仍联系起大学生魏则西事件,发表评论质疑百度广告竞价排名,惹来百度投诉,差点引来删帖甚至封号之祸,所幸腾讯明理。

“吃撑了”的我,一段时间里发着不挣钱的帖,给一些网络平台做义务工,连边缘化的博客平台也不离不弃,被好友调侃为新媒体落伍者。

在旁人眼里“吃撑了”的我,其实在家里一直吃不饱,不断以《家有悍妇》抱怨“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让我勒紧裤带。

心里期盼,哪天肚子真的吃饱了,衣食无忧了,我就不再“吃饱了撑的”。

2019-10-10

【乡言俚语36】“今天给你留点面子”

《笑林广记》里多有惧内笑话,最著名的当数“葡萄架子倒了”,说的是一被老婆抓破脸的官员上堂,对知府掩饰说,家里葡萄架子倒了,划破了脸。知府看出破绽,说:“这一定是你老婆抓破的,我这就派人去把她抓来大堂。”

不料,知府的老婆在后堂偷听到了,跳将出来。知府吓蒙了,慌忙对那个官员说:“你还不快点退下,我府内的葡萄架也要倒了!”

许多男人外强中干,看上去有家长之气,骨子里却是怕老婆的。就像那曹雪芹笔下的薛蟠,在外是个无恶不作的混世魔王,回到家却换了一副面孔,老婆夏金桂是《红楼梦》里第一悍妇,把个薛蟠治得服服帖帖。

看多了油头粉面的怕老婆者,便对那些貌似不惧内者起了怀疑,总觉得他们是装出来的。

有例为证!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不时听到夫妻吵架,妻子发出警告:“今天给你留点面子。”潜台词是,让你一步,不让你当众下不来台,但下不为例。

有了妻子给老公留点面子的心理动机,便有了社交场合夫唱妇随的表演,往往是妻子强压住怒火,让丈夫在人前对自己指手画脚,挣足面子。等到回到家里,妻子凶相毕露,把刚才压抑的怒火一股脑发泄出来,与刚才社交场合的画风截然相反。

也有两口子达成君子协定,妻子在人前给足老公面子,老公人后给妻子当牛做马,双方各取所需,并严守秘密。

当然,也有妻子在社交场合忍了一路,最后关头没忍住,把丈夫的面子打破了。

最记得一次朋友聚会,身居要职的朋友侃侃而谈,酒酣耳热之际有些忘乎所以,忽略了妻子催他打住的表情提醒。随后的一幕,让这位身居要职的朋友失了面子。他的妻子走到门边,等着丈夫快点跟着离去,偏偏丈夫那晚不看妻子脸色,还在跟朋友叙着旧情。于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位妻子拿一只脚不轻不重踢了房门两脚,那位丈夫终于听懂了,马上打住话头。就这两脚,当晚这位朋友的人设崩塌,所有人知道,他是怕老婆的。

另一个朋友早早结婚,春节时请高中同学去家里一聚,岳父岳母极尽殷勤,上了满满一大桌酒菜。主宾刚刚上桌,同学的妻子却赶着出门,也不吃饭,说是当天要加班。只是,随后的一幕让同学失了面子,同学的妻子出门时,重重地关上门,表达了自己的不欢迎,留下一屋子的尴尬,受邀的同学暗暗下了决心,从此不登这同学岳家门,也不约而同为这位同学的婚姻担心。

从此,对“今天给你留点面子”有了新的理解,知道很多时候,妻子给丈夫留点面子是有限度的,丈夫要学会见好就收,适可而止。

2019-10-12

【乡言俚语37】“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相互之间知根知底,一旦名誉坏了,就被乡里指指戳戳,无法立足,生出许多悲剧。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应城郎君乡下,同伴之间吹个牛,便被人揪住:“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让吹牛者下不来台。

记得有一个愣头青当众吹牛,说在几米宽的粪坑中间横一根独木,自己可以从独木上跨过去。

众人目测这距离,要在独木上跨两三步才能过去,一个闪失意味着跌进粪坑,就臭大了。这牛吹大了,看客就不嫌事大,因为,吹牛者若失败了,就出尽洋相,自作自受;吹牛者若成功了,便成了同伴中的英雄,村庄有了谈资。

于是,在众人的怂恿中,吹牛者踏着粪坑上的横木,飞跑着跳跃式通过,竟然毫发无损。

更大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广泛存在于婚恋领域,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一旦收了彩礼,定下亲事,这亲事就木已成舟,双方不得反悔,若反悔,就坏了名誉,以后没人轻易做媒了。悔婚者也牵连另一方成了没人要的对象,名誉受损,在婚恋中急剧贬值。

村邻里就有女子遭遇男方悔婚,一气之下选择自杀。

河对岸一个男子新婚日遭遇女方变心,跟人私奔,婚礼成了笑话,小伙子受不了这屈辱,含恨离世。

那时知道,乡土社会是个信用社会,每个人心中有个信条,就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以今天的标准看这信条,往好了说是信用为本,往坏了说是道德绑架,毕竟,即使是信用社会,也有履行不了诺言的时候,需要沟通协调机制化解纷争,或循司法途径做个了断,而不是因言获罪,将错就错,将人逼入险境甚至绝境。

有了乡土社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经验教训,便对城市社会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多了期待,希望在这个陌生人社会,每个人把信用当生命,信用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仲裁机构或司法机构解决,让道德和法律珠联璧合,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最终携手走向文明。

2019-10-13

【乡言俚语38】“就你这乌鸦嘴”

古人有祝寿逆转诗被传为美谈: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

单看前半句,能把人气死;连着看后半句,能把人乐死。

这是语言的艺术,没有大智慧者难以把握。

在湖北孝感应城老家,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说了不合适的话,往往被人指责“不识趣”“不识相”“不会看人眼色”,说得最多的一句批评是,“就你这乌鸦嘴。”

孩子贪吃,吃年饭时等着大人完成请祖宗吃饭的繁琐仪式,看着满桌的美食垂涎欲滴,忍不住说出“祖宗快吃”“祖宗吃完了吗”之类大不敬的话,大人听了,觉得得罪了祖先,又不好当着祖先的面责骂孩子,赶紧向祖先赔罪:“祖先莫怪,童言无忌。”现场还有一句大人没说出口的话,“就你这乌鸦嘴。”

在别人喜庆时说不幸,在别人悲伤时说快乐,在别人忠诚时说表演,都是乌鸦嘴,说了不该说的话。

像湘西女教师李田田那篇《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就是在别人表演时说形式主义,给当地造成了形象损失。

于是,每每拿了“就你这乌鸦嘴”来警示自己,不要扮演乌鸦嘴,说别人不爱听的话。

最记得第一篇朋友圈《家有悍妇》出炉,还没有栏目名,就被“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的朋友严厉批评:“你想跪搓衣板还是跪榴莲壳?”“你吃饭吃腻了还是喝水喝撑了?”

后来的一切,都被朋友不幸言中,我成了“家长”加码施虐的对象,尝尽了乌鸦嘴的苦果。

只是,自己向来不识相,改不了乌鸦嘴脾性,迎来了《悍妇手记》,还被勒令在自己的公众号发表,自己打自己脸,也就成了朋友圈的笑话。

得了乌鸦嘴的教训,也就自尊敏感起来,每每听人说“就你这乌鸦嘴”,就觉得在骂自己。

2019-10-17

【乡言俚语39】“大人不记小人过”

到北京坐上的士,司机调侃同行,说有的士佬路上违章被拦住,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便请求执法人员高抬贵手:“您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闻言哑然失笑,为这出租车司机的自轻自贱,也为北京人的幽默诙谐。

忽然想起湖北孝感应城郎君家乡人,犯了错误,触怒了有头有脸的人,或登门谢罪,或在对方兴师问罪时请求对方:“您大人大德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放我一马,饶了我吧!”

这是典型的示弱,带着弱者的狡黠,信奉好汉不吃眼前亏。与鲁迅笔下当面“没有抗辩”、背后用精神胜利法自我解嘲的阿Q不同,更与塞万提斯笔下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的堂吉诃德迥异。

在中国人文词典里,审时度势的示弱者是有大智慧的智者,像淮阴市上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不惧诸葛亮女袍羞辱的司马懿,为降将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遭遇宫刑的司马迁,隐忍的他们,相信小不忍则乱大谋,胸中有更宏大的事业,所以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小时候,我们孩子顽皮,有时偷采了生产队的莲藕,偷摘了生产队的瓜豆,多是因为贪嘴,有时被人告发了,被生产队扣罚大人工分。

最记得一次村里贴着村屋的陡坡塘遇旱,塘水几近干涸,村里的孩子见了,拿了家里的捞网等渔具,甚至就近回家拿了撮箕、脸盆等非渔具,下塘捞鱼,记得当时塘里站满了人,我空着手,也下了塘凑个热闹,但一无所获。

后来的结果,生产队干部震怒,根据目击证人举报,统计各家各户下塘捞鱼者,每个人扣罚10个工分,相当于一个劳动力10天的工作量,我也在被罚之列。

大人没有责罚我,我一直心有不安。更大的疑惑是,那么多人下塘,扣罚人数却不是很多,为何偏偏罚中了一无所获的我?大约父亲是时任生产队会计,举报者先咬定生产队干部的孩子,我成了最倒霉的那个倒霉蛋。

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饱尝饥饿之苦的我,面对重罚,忽然生出“您大人大德大量”的恳求,希望生产队干部手下留情,给我们家留一口口粮。

但从父母的倾诉中知道,村子是个嫌贫爱富的地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对穷人的歧视无时无处不在。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终于悟出来,村庄不是说理的地方,只有你出息了,穷人翻了身,才能赢得村邻的尊重,这也许是当年乡下人励志的主要精神动力,就是一定要撕去身上穷苦的标签,拔去穷根。

这也就是乡下一些穷人总也放不开,富贵之时一定要衣锦还乡的原因,就是要给曾经歧视自己的人看看,自己赢在了最后。

忽然想起岳母的描述,几个女儿还小的时候,一家人被一个村里人欺负。后来那个村里人被儿孙遗弃,冬日蜷缩在墙角晒太阳,老态龙钟,无精打采,极尽落魄。岳母见了,专门领了几个穿戴得整整齐齐、花枝招展的女儿,立到那个村里人跟前,带着复仇的快感说:“你看看,我把几个女儿都养大了。”

听过之后,我就笑了,笑岳母怎么不“大人大德大量”?!

2019-10-18

【乡言俚语40】“你不要告诉别人”

乡村是个缺少隐私的地方,家长里短、好事坏事都不避讳,当面好话,背后坏话,张嘴就来,更有嚼舌头的长舌妇,把些奇闻异事描述得绘声绘色。

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呆腻了,回到乡下去,喘一口气,找人聊天,就能装满村庄的故事。

80多年前的1932年,农学家董时进在《独立评论》发表的《乡居杂记》系列开篇写道:

“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惟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依着表格到乡下去从事调查,只能得到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我因为要明了乡间的情形起见,早想回到我乡村老家去住些日子——不是去做乡村调查,只是去居住,希望藉着居住,自然而然的认识乡下。”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应城郎君乡下,听女人说话,往往几个女人在一起,其中一个女人凑近另一个女人:“跟你说个事。”然后将嘴贴近对方耳朵,神神秘秘说一桩隐秘的事,末了提醒一句:“我只跟你一个人说,你不要告诉别人。”

近处的人听清了,装作没听见;远一点的人没听清,好奇地打听。

更多的时候,两个女人凑在一起,叽叽咕咕,也把嘴巴凑到对方耳朵跟前说秘密。

不过,秘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似乎没人在意谁泄了密。在飞流短长中,大家都满足了窥私的愿望。

小时候最神秘的事,是村里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恋爱了,因为同宗同族,被家人不容,于是棒打鸳鸯。后来似乎要给她定亲,但她不从。

忽一日,女子神秘消失了,不知所踪。于是,传言在村子里传开了,猜测最多的是,女子家人嫌女儿名誉坏了,在村里待不下去,把她送到外县的朋友处,委托朋友找个人家把女儿嫁了。

后来许多年里,该女子没有在家乡出现,就像人间蒸发一般,关于该女子的消息,大多带着“你不要告诉别人”的警示。

三年前春节回家见了该女子,模样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孩子跟在她身边。聊起来知道,这些年她一家人在武汉安居,生活条件不错,还介绍兄弟姐妹到武汉工作。

我想问问她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终究觉得唐突,把这个三四十年来的好奇继续埋在心底。

心里知道,乡村还是守住了一些秘密,就像另一位邻居女子,说是被定亲对象怠慢了,似乎有毁亲之意,邻居女子觉得被人甩了,受了奇耻大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无音讯。

关于该邻居女子的下落,村里传出不同版本,有人说她到武汉跳河自尽了;有人说家人后来找到了她,但她不肯回家;有人说她嫁人了,后来偷偷回来过。

回忆的好奇升上来,就想解开村庄更多的秘密,忽然惊觉,那些凑到耳边说秘密的人大多不在了。

2019-10-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