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

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1)

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920年代,一种新式服装开始在中国流行,这就是中山装

中山装究竟怎么定义?根据1929年4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其标准样式是“齐领方角,对襟长过腹,左前襟缀暗袋二,右前襟下端缀暗袋一,袖长至手脉”。该条例把中山装规定为男性公务员标准制服。

不过,和当代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中山装”不是孙中山设计推广的。甚至直到孙中山逝世时,“中山装”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当时的上海知名杂志《良友》,在孙中山穿白色学生服的照片下注明:“先生喜服学生服,今人咸称为中山装。”

这学生服,是日本近代被称为“诘襟”的立领制服,它是明治十九式军服的微调,称为“学らん”,也就是“学生洋服”

1912年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确实穿学生服较多,甚至个别特别正式的场合,比如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出席苏联军事顾问葬礼等重要活动都穿。但孙中山内心坚信趋势在西服,不在中服。所以,在正式场合,他还是西装革履加大礼帽的穿着多。

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2)

身着西服的孙先生

孙中山之所以在1912年后穿学生服多,是因为考虑到“全面易服”对国货的冲击,因为中国还不能自主生产西装呢料。因此,他上任后,便修正了任临时大总统前坚持的“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觉得学生服或许是个折衷选择。1914年,孙中山出席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就特地穿上一身笔挺的呢料学生服。后来,考虑到保护国货的政治诉求,呢料又逐渐降格成了棉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之后,各处灵堂用的孙中山遗像,都是他穿学生服的半身照。

受他影响,当时的国民党重要领导人,在公众场合也经常穿学生服现身。甚至一向穿军装的蒋介石,北伐成功进北京后, 也刻意换上一身学生服出现在公共场合。

不过,也有很多人相信,“中山装”指的是孙中山生命最后时光穿过的英国猎装式军便服,它也是立翻领,有4个口袋,背后有腰带、开缝,以及下开叉,和日式学生服有些相似,但显然不是同一种服装。

这种认知混乱,一直到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施行《服制条例》后依然存在,在这一年国民党高调举行的“总理奉安大典”上,并用了学生服、军便服两种孙中山遗像。

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3)

中山装的前生:四口袋猎装-福伦奇

或许是1924年春季定型的黄埔军校军服,更像后来的“中山装”,只不过是黄埔军服用的是4个风琴袋,后来的“中山装”胸前两个口袋改成了贴袋。另外,黄埔军服没有袖扣,而“中山装”各有3个袖扣。

黄埔军服的设计者,是时任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的王柏龄,和孙中山并没有直接关系。至于中山装所谓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三粒袖扣表达“三民主义”,则是后人的政治附会,和孙中山本人也没有并无关系。

1927-1928年,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在望,“中山装”也风行中国,这让江南丝织绸缎业主倍感忧虑,1928年春,他们还组织代表去南京请愿。

但实际上,1927—1928年这一波中山装热,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服饰观念,传统制衣业和裁缝行,也很快掌握了“中山装”的西式裁剪技术。比如宁波“红帮裁缝”群体在上海开的中国西服店,1910年只有6家,1920年前后也只增加到29家,到1930年前后就增加到了68家,进入1940年代更是达到340家之多。

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4)

国民革命军制服

另外,有一段时间,孙中山还常穿他之前最为反对的长袍马褂。这是因为,1918-1923年间与列强海关主权谈判的艰难,大大强化了孙中山保护国货的意识。这以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在无法通过关税来保护国货的情况下,再不大力提倡国货,国货将没有生存空间。

这时,孙中山关于国民服饰的核心想法是,既要保护国货,又要“壮于观瞻”。这样,棉麻布料的学生服,就不是理想选择了。于是,在1924年元旦举行的广州各界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七周年纪念活动上,孙中山特意穿了一套崭新的绸缎黑褂蓝袍礼服。紧接着,在2月24日举行的追悼列宁群众大会上,孙中山也穿了这身礼服。

受孙中山晚年多穿长袍马褂的影响,1929年的《服制条例》,明定蓝袍黑褂的长袍马褂为“男子礼服”,只给了学生服以“男公务员制服”的名义,对西装装束要求则只有一句含糊的“男女因国际关系服用礼服时,得采用国际间通用礼服。”

其实,孙中山最看重并曾一直力推的,还是西装革履。他去世入殓时,家人根据他生前遗愿,为他穿上了西式大礼服,并戴上了大礼帽。

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5)

孙先生为保护国货而身着长袍

在这一点上,孙中山的继承者们,明显没有接受孙中山更加开放的世界观。这也和当时国民政府正在大力推行“革命外交”有关,1928年以后,挟北伐胜利之势,南京国民政府一度高调倡言“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已到与帝国主义对垒之期”。

除此之外,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的喜好,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层面的主流服饰定义。

蒋介石一直对西装不感兴趣。从照片看,他一生极少穿西装。除了留学日本时做过一件西式短大衣之外,就是1927年迎娶宋美龄时,不得不照着欧美婚礼方式一身西装革履。

作为职业军人,蒋介石一生大部分时间穿的是军装。在留学日本和后来追随孙中山时,以及1928年9月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之初,则多穿“学生洋服”。但不久后,蒋还是穿4个口袋的军便服更高频。

1930年代初,他多次公开称此军便服为“中山装”,要求党政人员应以之为制服。这种“中山装”,其实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猎装式军便服。另外,蒋介石个人则一直对长袍马褂情有所钟。他将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正统的象征。

不过,无论穿什么衣服,蒋始终是一个对衣型合体及衣料、剪裁质量十分挑剔的人。这种得体、严谨,或许也接纳了19世纪后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绅士的着装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毛泽东非常强调政权平民化,很自然地,代表传统绅士文化的长袍马褂,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制服特点的西装革履,都失去了存在空间。当然,1980年代之前中国街头的满眼蓝灰色中山装、绿色军便服,其服装从形制到剪裁,也并没有回归传统,其实中国人的整体穿着风格,反而更加“西化”了。

民国穿中山装还是西服(流行民国的中山装)(6)

身着中山装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相关文章:《中国人告别长袍马褂的四个历史瞬间》

撰文:毛剑杰

编辑、排版:渡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