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白玉山上的塔(旅顺黄金山下鸿胪井唐碑上的29个字)

关于旅顺鸿胪井,我先后写过几篇短文,介绍唐碑的由来及被日本海军掠走的经过。今天介绍唐碑上的29个字及意义所在。

旅顺白玉山上的塔(旅顺黄金山下鸿胪井唐碑上的29个字)(1)

鸿胪井碑石在旅顺黄金山下

旅顺白玉山上的塔(旅顺黄金山下鸿胪井唐碑上的29个字)(2)

1908年日本海军掠走了鸿胪井碑石碑亭藏入日本皇宫

旅顺白玉山上的塔(旅顺黄金山下鸿胪井唐碑上的29个字)(3)

鸿胪井碑石的碑文在巨石上的具体位置

旅顺白玉山上的塔(旅顺黄金山下鸿胪井唐碑上的29个字)(4)

29个字碑文

碑文三行29个字:“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敕:皇帝的诏令、命令。持节:是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宣劳:降旨慰劳;表达慰劳之意。靺鞨: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公元698年,满族先民靺鞨人在现今牡丹江地区,建立了“震国”,其首领大祚荣受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即古渤海国。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229年后被契丹族建立的“辽”所灭。鸿胪卿:一种官职。

文字大意:鸿胪卿崔忻奉皇帝的诏令出使靺鞨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凿井两口作为此事的永久证明公元174年五月十八日。

29字碑文具有主权意义的“中国册封使臣纪行碑”——鸿胪井碑石由此诞生。29字碑文它是渤海国出生的记录,记载着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东北领土主权1300年前留下的石刻凭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维护中国主权的权威作用。对于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文物与文献价值。

旅顺白玉山上的塔(旅顺黄金山下鸿胪井唐碑上的29个字)(5)

2014年,罗振玉的曾孙女罗允新女士与本文作者持罗振玉当年从日本带回来的碑文拓片,在旅顺黄金山下日本人立的鸿胪井之遗迹碑前。这张照片很直观地表明:国宝,中国没有忘记;回归,我们正在努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