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我们当代的地名多源自古代,即便建国后曾有过变更,近年来为了弘扬地方历史文化,各地也陆续出现了变更回原有名称的趋势。最近比较著名的“复原”案例就是襄樊市改回了从前的“襄阳”,这么一改,一处金戈铁马的兵家要地形象马上就“栩栩如生”了!不然,又有多少人知道“襄樊”是什么地方呢?

人们在翻阅着有关襄阳的历史故事时,忽然会发现:我国历史上带“阳”字的地名实在是多,带“阴”字的也有不少。曾有道历史地理选择题这么问:“我国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这说明含有阴阳两字的地名,大都与何种区位有关?”当时的标准答案是“自然区位”。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1)

不过凡事有例外,这里说的自然区位含义也只是“大多数”而已,其实它还具有更深广的其他文化意义,这就是本文里正要告诉大家的!

“山南为阳”很好理解,但为何又是“水北为阳”呢?大家想象一下,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太阳从南方天空照射时、河流的背光位置就在南岸,故而北岸才能获得更多光照,故而“水北为阳”了。

山南水北为阳,可是襄阳的“阳”又基于什么?

提起襄阳,《宋史》及《神雕侠侣》粉人人皆知,但要说襄阳为何如此命名,恐怕就会引起不少讨论了!古代襄阳位于如今的襄城区、在汉水之南;有人说汉水也称襄江、襄河,故称“襄阳”,可是这就违背了“水北为阳”的定义。又有人说,《荆州图副》、《太平御览》、《汉唐地理书抄》中都说过“以地在襄山之阳为名”,可是襄山在“城西五里”处,与“山南为阳”也不相符。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2)

襄阳城在汉水南部,“襄阳”之名曾让许多人感到困惑

事实上,襄阳之名确实源自“襄水之北”,但这里的襄水不是汉水。古代是先有襄水、再有襄山——就是说,襄山是因襄水得名。既是“襄水之北”,那么今天的襄阳区南部并无河流呀!这就需要考虑到历史地理变迁的问题了。清代的襄阳县志载:“襄水则凡西南诸山所出之水,由长渠入汉者皆是也”,这说明,“襄水”在清朝时已由自然河道变为了“襄渠”。

无论是“襄水”还是“襄渠”(今称南渠),它最后都往北注入汉水的河道,相对汉江来说,这水道有“襄辅、陪衬”之意,这就是“襄”字的来源。表面看来,今天的襄阳虽与“山南水北为阳”相矛盾,但如此挖掘一下襄阳的历史沿革及地理变迁,这命名还是符合古代“规则”的!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3)

原来这条河涌才是“襄阳”的名称来由

北京朝阳区的“阳”是区位与皇权寓意的双重叠加

前面说到了襄阳,还有洛阳、岳阳、衡阳、咸阳、南阳......等地的古地名命名规则都是基于“山南水北”,大家可以自己搜罗一下,基本都存在着这样的因素。可是名称源自清朝的北京“朝阳区”就找不到类似的“山南水北”了:北京东郊既无山也无河、就是一大片平原而已。

历史上,朝阳区虽曾属秦汉时期的“广阳郡”,但没任何证据表明“朝阳”跟它有何延续关系;后来,它又先后属蓟县、大兴县、民国时设区后就叫“东郊区”,跟“朝阳”一直毫无关联。如果以所在东郊“东方朝着太阳”来套路那个“阳”字,字面上看似乎也说得过去,不过事实又是否如此呢?为了找到当中根由,人们最后从朝阳区凤凰山“朝阳塔”上找到了线索。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4)

北京朝阳最权威的命名来自凤凰山朝阳塔

这凤凰山就命名自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乾隆八年,喜好风雅的乾隆皇帝东巡经过凤凰山时见到了三座塔、塔楼上挂有“凤鸣朝阳”的牌匾。诗兴大发的乾隆吟着《大雅》里的诗,干脆就将这三座塔命名为“朝阳塔”。

1958年,“东郊区”被更名为朝阳区时,就既考虑到原有“东郊”的区位含义、又兼顾到了“朝阳塔”这历史内涵。“朝阳”源自寓意皇权祥瑞的凤凰、凤凰又源自《诗经》,这就是后来确认的朝阳区命名来由,“朝阳区”历史虽短,不过“朝阳”之名却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纵深文化内涵!

湖北当阳不当山也不当水,“阳”字之意何来?

“当阳”之名响当当,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应该无不知道“当阳长坂坡、麦城(位于当阳)”。根据历史考据,“当阳”置于秦并楚之后(约公元前278年),已有几千年历史了,还有人佐证说,“当阳”之名是基于《左转》里的“天子当阳,诸侯用命”。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5)

长坂坡让当阳这地名家喻户晓

不过我觉得这有点牵强赴会,虽有术语上的重合、但怎么看都找不出《左传》里的该语句跟当阳有何关系。我们不能说命名者也许熟读《左传》就给它起了这样的名字,这当中还得考虑古代“阳”字在地名上的命名规则。

根据“山南为阳”,当阳北部确实有山,不过那是荆山,这么说,命名上应是”荆阳“呀!如此看来,“天子当阳、荆山之阳”似乎都不怎么靠谱。

《当阳县志》里有载:“周行四境,察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西北多连山,东南多平原”,这样的地势就让当阳这地方始终“当着太阳”,当地百姓也有俗语“当阳,当阳,正当太阳”,这么一说,“当阳”一名就通了!事实上,“山南水北为阳”都是基于日照带来的阴阳概念,而“当阳”则直接基于太阳命名,这在我国古代地名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6)

“当阳”之意原来是:朝向东南、当着太阳

至于“天子当阳”一说,含义上很好理解,因为古代天子就好比太阳。由于当阳在古时候最多就属于一个“权国”,小小的诸侯国而已,跟可以象征太阳的“天子”(当时必须是周天子才有这资格)丝毫沾不上不边,所以我才认为这是一种附会。不过当地是很热衷此说的,跟天子有关联、寓意更广了呀!

这些地名里的“阴”字无关东西南北、且大有历史渊源

《左传》里记述有一故事:“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这里说的“阴”直接就是一个地名,“阴饴”是因“食采于阴”,“甥”是一个名字,即晋国大夫吕甥(其人故事详见和晋文公重耳有关的历史)。

吕甥所在的“阴”是春秋时的晋国城邑(即霍邑),位于山西霍州;那时候周天子也有一个城邑叫“阴”的,就是今日河南省的平阴县。地名上带“阴”的(江阴、淮阴、汤阴等等)多因“山北水南为阴”命名,不过前面的两处叫“阴”的地方却又无关东西南北,仅跟地势高度有关。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7)

如果地处这样的低洼之地,名称上也常带“阴”

我们看看地理概貌就可知:霍州境内四周环山,中间低洼;平阴则因“古东原之阴”得名,即古东原的低洼之地。在我国的阴阳学说上,“阴阳”也指方位上的相对应概念,如果“高处”为阳,那么“低洼”就为阴了。

以上所说地名里的“阴阳”牵涉到了南北方位、高低地貌和祥瑞寓意,虽有杜甫诗云:“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思是以太阳的日出日落为“阴阳”,大山(诗中是泰山)的东边为阳、西边就为阴(“河西为阳、河东为阴”也同理)。从阴阳学说上这也说得通,不过现实中就很少这么使用,比如“山东、山西;江东、江西”就直接以东西为命,而“山阳、山阴、江阴”等地名则还是多基于“南北”方位。

根据这状况,也有人说北京的“朝阳”是因位于凌河以西、大青山以东,根据现实中“阴阳与东西方位”的使用状况来看,这明显就缺乏其他同类案例、显得难以服众。

古代最霸气的地名(古地名中的阴阳)(8)

“阴阳割昏晓”多为一种文学形容,很少用于地名上

阴阳学上还有“世事无绝对”之意,所以别看到地名上有阴和阳等字眼就被简单地套路了。

我国地名上含有相关字眼的名称有数百处之多,如果大家所处地方有这样的字眼,不妨可以根据本文中所述因素考证一下,也许会有许多有意思的发现呢!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