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荒凉的景象(最贫穷的农村景象)

“田园”“农村”与古诗词之间,从来都是有着不可割舍的文化情愫。

而与“田园”“农村”有关的古诗词,也大多都是质朴恬淡、清新脱俗的,这或许就是“田园风”赋予诗词的特有魅力吧。

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到范成大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无不展现着至美至纯的田园画面,让人读之心驰,思之神往。

然而,在至纯至美的另一端,则是至贫至寒。田园虽美,但也并非处处皆同;话又说回来,生活最残酷的一面,其实也往往都是上演于“田园”“农村”之中。

农村最荒凉的景象(最贫穷的农村景象)(1)

那么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就是关于农村的贫穷。此诗用56个字,将极其贫困的农村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说它是“最穷”的诗作之一,一点儿都不为过。

小村

宋·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作者梅尧臣也是反对“西昆体”的诗人之一,他写诗主张“写实”。梅尧臣的诗风格平淡含蓄,他曾被刘克庄喻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从“写实”二字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梅尧臣之笔所向:社会的黑暗面、农村之贫困面等等。而我们这里分享的这首《小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首诗写于宋庆历八年之秋;据记载,当年的淮河流域水灾严重,致使村落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当作者经过此地,看到处于灾难中的农村面貌时,于心情沉重中写下了这首诗。

农村最荒凉的景象(最贫穷的农村景象)(2)

诗的首联介绍了灾情,也很及时地切住了题目: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在宽阔的淮河沙滩上面,忽然看到有个村子,村子里的人家用荆条编成的篱笆门,已经破旧不堪了。

没有桃红柳绿的盎然诗意,也失去了纯朴生活的恬淡气息,有的只是最为简陋、最能让人惊心的贫寒。所以这样的描写从来都是充满沉重之意的,因为它涉及到的是残酷的现实。故而我们在读首联的时候,初步感受到的也便是作者笔下的那份浓郁的感伤之情。

在点出“村”以后,接下来就是对村中景象的进一步临摹: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寒风中的鸡在觅到食物后,不忘呼叫同伴来吃。老人们衣着破旧单薄,怀里却依然抱着孙子为之取暖。

虽然这种景象貌似离我们许多人的生活很远很远,但笔者坚信大家都能够通过作者的笔触和自己的想象,而体会到其中的一味辛酸与不易。

作者没有明说任何与“穷”有关的字眼,他以普通的、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了极其“贫穷”的画面。“寒鸡”一词不仅点出了季节之寒,更是含蓄地点出了生活之寒。而“老叟”的形象,又进一步有力地诠释了“贫寒”的程度。

这种场景与我们印象中的“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场景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当我们再拿其他的比较“安逸”的田园诗作来对比的时候,就更能品味出这首诗中的“苦”味来。

农村最荒凉的景象(最贫穷的农村景象)(3)

作者的观察颇为细腻,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发人感慨的画面: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水边有一叶翘起一头的小舟,上面没有人,只剩下一根断缆。枯萎的桑树被水冲蚀后,也只留下半截根子。

随着内容的推进,我们会发现,作者笔下所体现的情感也在逐步增强。颈联择取“舟”“桑”两个物象,很精准地刻画了它们残缺的模样,从而充分地体现出灾情的严重,也无声地道出了此地经济条件的落后与物资的匮乏。总之来说,诗的中心是很统一、很凝聚的,每一面都在集中突出百姓生活之“贫穷”。

尾联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抒发: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不禁感叹农村人们的生活竟然如此贫困不堪,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宋朝的贵族们却依旧将这里的人们纳为缴纳税务的子民。

张养浩在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句因为犀利而深刻,成为千古名句。而当我们读梅尧臣此诗时,不得不再次暗叹张养浩“所言极是”。

灾情下的村落,无一处不刺痛着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在诗的最后做出延伸,将笔锋指向权贵,对其发出拷问并予以严厉抨击。那么在这样的抨击之下,我们也进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怜爱黎民的伟大情怀。

农村最荒凉的景象(最贫穷的农村景象)(4)

试想,如果朝廷中多一些如作者这样的官员,那么天下还会有那么多苦受难的百姓吗?肯定不会。故,此诗描写真实、格局高大、情感饱满,当称好作。

百姓膏脂供玉殿,兴衰自古未妨之;各位看官,对于梅尧臣的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