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

本文由萱爸育儿经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众所周知,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一个家教优秀的孩子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为人处世,都会令人非常舒心,相反,倘若一个孩子缺乏家教,那么他的行为也一定会遭人白眼。

孩子在6岁之前,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此时也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立规矩的最好时机,6岁之前培养出来的好习惯,也会伴随和影响孩子一生。

但如果错误这个时机,又或者家长明知孩子的做法不对,却对孩子的很多错误行为放任不管,孩子则很容易被人贴上“没家教”的标签。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1)

不久前,网上一段孩子吃草莓的视频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老人给孙子买草莓,男孩每个草莓只吃一口,网友:没家教

事情发生在辽宁沈阳,画面中的小男孩正美滋滋地吃着又红又大的草莓。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2)

但令人诧异的是,男孩并不是一颗草莓吃完之后再去吃另一颗,而是每个草莓只咬一口,之后将其丢到盘子里,再拿起下一个继续咬。

如此一来,一盒草莓都被男孩咬了一口,而一旁的奶奶对此并没有制止,似乎她已经习惯了为孙子“清扫战场”。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3)

这种不要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的吃法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

毕竟从年龄上来看,小男孩并非不懂事的小婴儿,他的这种吃法不仅会造成食物的浪费,也是一种极为自私的表现。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4)

网友评论:

”我小时候吃东西,如果咬一口就不吃了,再拿一个新的,我妈绝对会找棍子揍,所以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家长惯出来的。“

”如果这是我家孩子,我一定会揍一顿,这是典型的家长没有给孩子立好规矩,一个孩子过于自私,走向社会是要吃亏的。“

”孩子这样做,家长还在一旁拍视频,家教呢?“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5)

家长的哪些行为容易培养出”没家教“的孩子?

1. 无视孩子的错误,盲目护娃

父母保护孩子是天性使然,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保护也须得是理智的,不能明知孩子犯了错误,却出于私心而盲目地站在孩子这一边。

否则父母的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坚定自己的错误,毫无悔改之心。

一旦孩子的错误行为得到了父母的纵容,他们只会一次比一次更加严重地闯祸,当父母无力为孩子兜底时,最终吃亏的还是孩子。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6)

2. 习惯性为孩子的错误找借口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是自己的宝贝,因此疼爱也很容易发展为溺爱。

父母习惯性为孩子的错误找借口,就是溺爱的一种表现。

例如一些孩子见到熟人不主动打招呼,对其视而不见,爱答不理,父母就会借口孩子性格内向去掩盖其不懂礼貌的事实,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别人眼里显然就是没有家教的表现。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7)

3. 不论家里还是家外,好东西第一个给孩子

为人父母,大家都愿意将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孩子,这是父母的爱子之心。

但当孩子的心智逐渐成熟,在年龄上已经过了需要家长亲力亲为照顾的阶段,此时父母就应当为孩子灌输分享的概念,告诉孩子什么是孝顺和谦让,引导孩子好东西要先分享给父母和老人。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做法却完全相反,他们不论在家里还是家外,都会习惯性地将好东西第一个让给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也让孩子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做事情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最终,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疼爱方式只会害了孩子,让他成为别人眼中缺乏家教的人。

早恋的德育故事(不吃草莓屁屁只要草莓尖尖)(8)

本期话题

孩子吃水果只吃一口就扔掉,你会作何反应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小萱爸爸,积极学习带娃的“女儿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儿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转发、评论,你的喜欢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