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会计新人不再为(贺会计新人不再为)

好多初学会计的小伙伴觉得“复式记账法”特别难理解,对于“借”、“贷”更是毫无头绪。今天这篇文章不给大家分享那些枯燥的专业知识,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将“复式记账法”搞明白。

假设小张要开一个蛋糕店,做了一圈市场调研,发现开蛋糕店需要买烤箱、冰箱、面粉、鸡蛋、奶油等,需要花69000元;小张数了一下自己口袋里只有25000元,自己兜里的钱远远不够开蛋糕店的。接下来小张向自己朋友小李说明了蛋糕店的前景,最后小李答应投资24000元;小张算了一下,蛋糕店还差20000元,于是小张找到了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小王,申请到银行贷款20000元。于是小张的蛋糕店终于可以开业了。

贺会计新人不再为(贺会计新人不再为)(1)

蛋糕店中,小张自己投资的 25000 小李投资的24000叫做“所有者权益”,因为小张、小李都是蛋糕店的股东,他们是蛋糕店的所有者,这部分权益就是他们作为股东所享有的权益;银行借款20000元叫做“负债”, 这20000元是向银行贷款,到期是要还的,所以叫做负债;上图右边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都构成了蛋糕店的资金来源。

小张把69000元筹集齐全之后,购买了烤箱、冰箱、面粉、奶油等,这些叫做“资产”,因为买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做出蛋糕出售赚钱;上图左边的69000元属于蛋糕店里的资金去向。

左边的合计数与右边的合计数是相等的,因为“钱的来源”跟“钱的去向”肯定是相等的。就好比我们没一个人,我们兜里的每一分钱都是有来源的,不管是自己挣的、父母给的还是路上捡的……;同样我们兜里的每一分钱也是有用途的,给马云、给银行、压箱底……

贺会计新人不再为(贺会计新人不再为)(2)

蛋糕店开业第一月,小张统计了当月销售情况,总共卖了20个蛋糕,一个蛋糕卖300元,那第一个月收了6000元(20*300=6000),这6000块钱是卖蛋糕收到的钱,叫做“收入”;制作蛋糕需要发工资,耗用鸡蛋、面粉等,这些构成了制作蛋糕的“成本”(直接构成蛋糕销售收入的耗用)2550元;将“收入”与“成本”相减等到“毛利”,为什么叫做“毛利”哪?因为只是减掉了制作蛋糕的直接成本,这并不是蛋糕店真正的利润。

贺会计新人不再为(贺会计新人不再为)(3)

蛋糕店开业第一个月,为了做宣传,花了1000元;交水电费、花了300元;招待客户,花了500元……这些我们叫做“费用”(是蛋糕店为经营所花费的,但并不构成蛋糕本身的成本)。将“毛利”减去“费用”得到企业的“利润”1450元,这1450元就是蛋糕店第一个月赚的钱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蛋糕店还要交税,为什么要交税啊?因为国家为蛋糕店的经营创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交税就相当于蛋糕店交的“保护费”。

1450元的利润交多少所得税?假设税率为25%,计算出蛋糕店要交税362.5元(为简化及方便初学者理解,我们不在这里展开介绍税款的计算)。蛋糕店交完税之后,还剩下1087.5元(1450-362.5=1087.5),我们把它叫做“净利润”。这个“净利润”就是蛋糕店这一个月真正赚的钱,这钱归谁所有哪?归小张和小李两人所有,因为他们两个人是股东,公司赚钱、亏钱都归股东所有。

在蛋糕店的经营过程中,蛋糕店取得“收入”是蛋糕店“钱的来源”,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属于蛋糕店“钱的去向”;再加上前面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个图:

贺会计新人不再为(贺会计新人不再为)(4)

“钱的用处”与“钱的来源”是相等的;在蛋糕店的经营过程中,蛋糕的“资产”有增加也有减少,同样“负债”、“所有者权益”……都是有增加、有减少;因此,为了将增加、减少都记录下来,我们就约定:“资产”(成本、费用)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因为上图中的左右两方永远是相等的,同增、同减,所以左右前边的增加、减少肯定不能记录在一个方向。这里的“借”、“贷”本身并没有任何含义,只是一个符号,记录增减的符号而已。

我们在纸上列出一个大写的“T”,我们将它的左边叫做“借方”、将它的右边叫做“贷方”;因此,就得出了“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贺会计新人不再为(贺会计新人不再为)(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