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夸父(山海经之夸父逐日)

《山海经》是上古神话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古老的奇书。书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神灵,夸父、女娲、西王母、刑天等神话人物,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就说说《山海经》中的神灵之一----夸父。“夸父逐日”是《山海经》的经

典故事之一。

山海经里的夸父(山海经之夸父逐日)(1)

身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传说远古时北方的荒野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上住着夸父族,那里的人擅长奔跑,力大无穷。他们的首领,”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耳上挂着两条黄色蛇,手上拿着两条黄色蛇,他的名字叫夸父。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

山海经里的夸父(山海经之夸父逐日)(2)

逐日: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太阳照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干枯河流,夸父族人纷纷死去。夸父看到此情景很难过要去追逐太阳。族人纷纷劝阻,但他心意已决,踏上征程。

《山海经·海外北经》这样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文中 “逐走”为竞跑,赛跑。“入日”为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河、渭”即黄河,渭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北饮大泽”向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他丢弃的手杖,就化成一片郁郁葱葱桃林,守护者族人。 “邓林”即“桃林”方圆三百里,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让人们消除疲惫,精力充沛的踏上旅程。故事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山海经里的夸父(山海经之夸父逐日)(3)

山海经里的夸父(山海经之夸父逐日)(4)

读到最后 也许有人会问,夸父逐日是否有些自不量力?

我认为虽然夸父逐日最后是悲壮的,但留存的精神是震撼的。那种超越有限生命的勇敢、征服大自然的顽强和甘为后人造福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后来的华夏儿女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正如晋代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称赞夸父,“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壮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