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牌姑娘相声2(王长友相声仓库)

头牌姑娘相声2(王长友相声仓库)(1)

“相不游街”和追一句话

王长友说了一辈子相声,玩了一辈子蛐蛐,但从没赌过。他从玩上陶冶了性情,提高了生活品位。一般说相声的不但在台上幽默,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开个哏砸个卦什么的。透着那么风趣。比如马三立先生,平时说话就很幽默。老相声演员赵佩茹说活儿不怯场,什么场面都能对付,素有赵大胆的雅称。他去世后,举行遗体告别,马三立先生走到他的遗体前,悄声说了一句侃儿:“佩茹,这会儿你才知道顶瓜(害怕)呀!”一句话说得人们抹去了心头的悲痛。相声表演艺术家们的遗体告别都跟常人不一样。

但是王长友却是另一种风度。他常说这句话:相不游街。也就是您是干什么的,走在街上不能带出相儿,让人看出来。说相声本身是搞幽默逗人笑的,在生活中,却不能让人觉得你贫嘴鸹舌。

他对徒弟和儿女们是“台上一出戏,台下立规矩”。所以,他平时显得挺文静,甚至有点儿古板,但一上了台就不是他了。侯宝林说他像老夫子,李金斗说他像教授。通常相声演员出了名,观众往往根据他的特点起个外号。如郭启儒胖,外号叫“土豆”,侯宝林偏瘦,当年外号叫“幺鸡”,马三立先生外号叫“牙签”,孙宝才外号“大狗熊”,常宝堃外号“小蘑菇”。王长友从十几岁就撂地卖艺,却非常遗憾,到死也没落个外号。

王长友在带徒授艺上确有教授风度,对相声艺术,可以说一丝不苟,有时甚至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二常”(常宝华、常贵田)表演过有名的相声段子《帽子工厂》。最后两句是:甲:我们给她戴了一顶帽子,不大不小正合适。乙:什么帽子?甲:资产阶级野心家。王长友听了,反复推敲,觉得这两句台词在逻辑上有毛病,应改成:后来她自己戴了一顶帽子。就更贴切了。王先生让人把话带给“二常”。“二常”跟王先生是老朋友。对他改的这句台词非常敬佩。

李金斗跟师爷王长友“吃小灶”,有一天,王先生给他说传统段子《牛头轿》,讲解一遍后,让金斗回家复习。金斗刚进家门,王先生骑自行车追过来了。看他呼哧带喘地上了楼,金斗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王先生说,事儿可不小,我刚才给你说的那个段子,你走了以后,我又从头默念了一遍,发现丢了一句话。忘了一句话,老爷子竟大老远的骑车追了过来。可见他对相声艺术是多么认真。

收“跤王”义子为徒

今年的农历十一月十六日,是老相声表演艺术家王长友90岁生日,一晃儿,老爷子已“走”了18年。王先生的师傅是当年京城有名的相声大户“赵家班”的掌门人赵蔼儒。他与谭伯儒长年合作,王、谭曾是名噪一时的相声界的黄金搭档。王长友收徒不多,最得意的弟子是赵振铎。

据王长友的儿子惠麟说,赵振铎原本姓双,其生父在解放前是拉洋车的,家里孩子多,很小的时候过继给了赵文仲。赵文仲绰号赵四,当年在京城有一号。从小玩跤,他曾给万福麟的宅子看家护院。后来在西单商场开了个跤场,撂地献艺。

当时的西单商场还是大棚,商铺林立。有一年,赵四在西单商场摆擂,比试跤法,一时无敌手。当时有位俄罗斯的大力士得着信儿,前来挑战。俄国的大力士人高马大,气势汹汹,赵四在他面前矮了半截,显得瘦弱难当。双方对擂,众人无不为赵四捏把汗。但动起手来,赵四却脚步灵活,跤法犀利,没过两三抬儿,这位俄国大力士便被赵四摔下擂台。

此事轰动京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从此赵四得了个“赵四皇上”的雅号。解放后赵文仲曾在官园当摔跤教练,1958年,曾荣获过全国摔跤亚军。赵文仲是回族,而赵振铎的生父是满族人,被赵文仲收为义子后,他也随了赵姓,成了回民。北京人的民族团结和交融,由此可以得到印证。

赵四为人豪爽仗义,朋友很多。当时王长友在西单商场撂地说相声,跟赵四是朋友,哥儿俩处的很好。赵振铎那会儿有十来岁,透着机灵。赵四觉得他是说相声的材料,便把这个心思跟王长友说了。王长友一直挺喜欢振铎,于是将他收为入室弟子。这个入室弟子可是真“入室”,振铎11岁便到了王长友家,王先生拿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

赵振铎的确聪明,也勤奋好学,13岁便跟师傅学会了《八扇屏》、《地理图》、《十八愁》、《歪批三字经》、《大保镖》、《卖布头》、《开粥厂》、《扒马褂》、《戏迷药方》等近百段传统相声。他13岁登台表演,跟着师傅王长友到全国各地演出。其功底深厚,表演的路子宽,台风潇洒飘逸,说学逗唱样样拿得起来,特别是他那洪亮的嗓音,在台上说话能打远,深受观众喜爱,被人称为“小寿臣”。

解放后,15岁的赵振铎参加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跟侯宝林等大师一起创作了许多新相声,他与赵世忠长年合作,红遍京城。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文艺界人才济济,老舍先生善于发现人才,曾在报上发表文章盛赞青年演员出了“四马二赵”。“四马”是马季、马群、马泰、马长礼。“二赵”指的就是赵振铎和赵世忠。赵振铎曾出席过全国文教群英会,后来当了北京曲艺团的团长,相声艺术委员会的副主任。

1960年,北京曲艺团为了培养年轻的相声演员,招了一批新学员,曲艺团委派有“相声仓库”之称的王长友跟谭伯儒一起当辅导老师。这批学员中有李金斗、王义友、王谦祥、李增瑞等,后来都成了著名的相声演员。其中李金斗拜的师傅是赵振铎。这么一来,王长友既是李金斗的师爷,又是他的老师。

李金斗出身很苦,他从小失去了父母,是爷爷和养母把他带大。但他聪明过人,在王长友师爷和赵振铎师傅的悉心栽培下,后来成为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金斗相貌英俊,聪明好学,为人随和,王长友非常喜欢他,见了他不叫其名,而叫他斗儿。后来,斗儿成了相声界的同仁对李金斗的尊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