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边际的皇帝梦(不着边际的皇帝梦)

  • 王浚不是个小人物,也不是个孬种。他出身不低,其父是晋朝开国元勋王沈,作为典型的官二代,他的仕途,那是一帆风顺,贾南风派孙虑杀害惠帝太子时,王浚已是镇守许昌的中高级军官:东中郎将。
  • 西晋末期,八王混战,军阀迭出,在这样的乱世中,仅仅依靠父辈的荫庇,是很难独当一面的,在众多豪强面前抢得一杯羹,得要有自己的本事。
王浚算得枭雄。他充分利用了其父的资源,爬到了权力中心,又靠自己的本事,站稳了脚跟。到晋怀帝朝,他已是一方大员,和刘琨一起,担当起了对抗匈奴汉国的重任,是抗击刘渊的晋朝柱石之一。

不着边际的皇帝梦(不着边际的皇帝梦)(1)

1、他能审时度势。

  • 司马颖等三王讨伐司马伦时,王浚坐山观虎斗,严令手下官员、百姓不得参与三王招募,不轻举妄动,不表示立场,他在等待最好的时机,争取最大的利益。

2、他有外交的手腕。

  • 他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外族人,鲜卑人段务勿尘,素怒延。当然,他可不是着眼民族融合,也不是怕了外族人侵扰,所以和亲,是因为,鲜卑族人骁勇善战,可做强大的外援。他不惜把女儿下嫁,是他的一盘大棋里面的一个小小的布局。

3、他有军事斗争的韬略。

  • 司马颖知道王浚不能受他左右,派军队讨伐。王浚与段务勿尘、乌桓人羯朱、东嬴公司马腾,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将司马颖军队打得大败,把司马颖和惠帝赶到了洛阳。石勒是刘渊的一员猛将,晋朝军队遇见石勒,没几个能打胜仗的,大多是老鼠见猫,望风而逃。但是,王浚在面对石勒时,胜多负少,在常山,击败石勒;后又派部将祁弘,与鲜卑人段务勿尘一起,进攻石勒,在飞龙山大败对手。
按他的本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是水到渠成,可是,他从来没想过要这个身后的“虚”名,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权势,享受万人崇拜的尊荣。
  • “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要了袁术的命,王浚根据他父亲的字处道,以为这谶言是要应在他的身上,所以,他心心念念的是,应天命,做皇帝,建立一个代汉的新王朝。
  • 1、前勃海太守刘亮、北海太守王抟,司空掾高柔劝谏他,现在虽然天下大乱,但是晋仍然得民心所向,你做皇帝,是逆民心所为。王浚利令智昏,哪里听得进去,把他们都杀了。
  • 2、燕国人霍原,志气高洁、节操清明,在民间颇有声望,王浚想揽为手下,多被拒绝,拿称帝的事去征询他看法,也不言不语。王浚看他这样“非暴力不合作”,异常气恼,诬陷霍原与强盗勾结,将其斩首示众。
  • 3、晋怀帝被匈汉所抓,王浚设置祭坛祭天,立皇太子,向天下通告,声称受朝廷诏令按照皇帝旨意举行封拜,设置文武百官,安排征、镇官员,任荀藩为太尉,琅邪王司马睿为大将军。王浚自己担任尚书令。任裴宪及其女婿枣嵩为尚书,任田徽为兖州刺史,李恽为青州刺史。想效仿前人,挟天子以成大梦。
王浚的所作所为,民心尽丧,他却陶醉在自己的迷梦里。他没有想到,他的敌人,正在给他挖掘墓坑。
  • 石勒是他的对头,是匈奴汉国刘渊手下猛将,多次交战,生死相搏,按说,和这样一个敌人打交道,那是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万分的警惕,有一个说法,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是,无论怎么心存侥幸,这样的人,绝不可掉以轻心,王浚这只洞庭湖的老麻雀,却在关键的时候,昏了头,把黄鼠狼,当成了哈巴狗。

不着边际的皇帝梦(不着边际的皇帝梦)(2)

石勒可不是王浚这样的糊涂,他心里透亮透亮的,在他征伐晋朝的道路上,有两道拦阻索,一是刘琨,一是王浚。而王浚并不好相与,在他手里,石勒可没讨什么好。怎么办?这石勒,不是个简单的人,身边也有高明的智囊,张宾,两人筹谋,共同挖好了一道围剿王浚的大坑。

  • 一、斩却王浚的羽翼

王浚能在西晋末年实力大张,很大程度上,靠了一个强力的外援,那就是鲜卑人,段务勿尘。两方合作,多次取得胜利,但是,隔一个人就隔一条心,在一次进攻襄国的联合行动中,被石勒以弱胜强,段务勿尘儿子段疾陆眷大败,其堂弟段末被擒为人质。有人向石勒提议,把这个最勇猛的鲜卑人段末给杀了,但是,石勒深谋远虑,认为辽西鲜卑是强健的国家,为一个人得罪一个国家,是划不来的,不如把段末放了,让他们感激我,从此以后,他们不会为王浚所用。石勒重金犒赏鲜卑来使,并且让侄子,杀人如麻的石虎与段疾陆眷结为兄弟,把段末召来,痛快饮酒,誓为父子。段末感激涕零,在回去的路上,每天朝南三拜,从此以后,一心一意的归附石勒。王浚去了这样一个羽翼,实力大减,后来重金贿赂拓跋猗卢,传檄慕容,一起讨伐段疾陆眷,结果失败,王浚再难雄起了。

  • 二、堵绝王浚的后路

要把王浚一把拿下,不是易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后方安全。抗匈实力最强的,得算是王浚和刘琨,怎么去摆平刘琨呢?张宾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计较来,石勒听后大喜,刘琨不足虑也!

原来,刘琨和王浚虽同是扶助晋室的股肱大臣,按理应该同仇敌忾,共抗强敌,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两人互不相让,是同俦,更是敌人。

  • 1、刘琨派同家族的高阳内史刘希在中山招募部众,幽州所统辖的代郡、上谷、广宁等地的百姓归附刘希的,达到三万人。王浚发怒,派燕相胡矩与辽西公段疾陆眷一同攻打刘希,把他杀了,并且驱赶掠夺三个郡的人口后离去。
  • 2、拓跋猗卢帮助刘琨打败刘虎和白部鲜卑,刘琨为表感谢,与他结为兄弟,并表奏为大单于,封代公。可是这代公封地代郡在王浚幽州地界,王浚不肯,派兵攻打拓跋猗卢,却落了个大败亏输。王浚从此对刘琨生下了深深的恨意。

石勒按张宾的计策,向刘琨送去人质,派使者传言:我是个罪恶滔天的人,现在我去攻下幽州,捉拿王浚,来赎还我的罪过,报效刘公。没想到,石勒这员猛将突然投诚,喜从天降,把刘琨高兴得一愣一愣的:好好,你赶快去攻下幽州,我举双手赞成。刘琨捻须微笑,甚至规划起了长远的蓝图,清除匈奴伪皇帝,匡扶晋室,就在今日啊。

  • 三、向王浚卑辞示弱
  • 1、派舍人王子春、董肇,带上金银珠宝,向王浚奉上书信,我是一个小小的胡人,为了生存,四处游荡,不得不想办法找地方安身。您出身尊贵,深孚众望,是上天派下来拯救苍生的,您才是天子啊!我现在四处征伐,是为您扫除障碍,铲除奸凶,希望您早登大位,我心甘情愿当牛做马,做您的孝子贤孙。语句不一定确切,大体意思就是这样。

当时,鲜卑和乌桓人叛离,士人百姓也纷纷离开,王浚实力大减,石勒突然眉目传情,这真是天上掉馅饼,雪中送炭啊。只欢喜得王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那一番言辞,我是天生的皇帝命,尤其搔中他的痒痒处,那个舒坦。好笑的是,乐得晕头转向的王浚还仔细询问石勒的使者王子春,你看,石公这番话是真的吗?又喜滋滋的给这两人封授官爵,都是一家人了嘛!

  • 2、王浚派使者送给石勒标志风雅的麈尾,石勒不敢拿在手里,挂在墙上,每天恭敬的叩拜:见到这个麈尾,就像见到王公一样啊!
  • 3、石勒将襄国的精兵强将都掩藏起来,使者看到的是,老弱残兵,盔甲零落,兵器破损,整个军队没一点精气神。

使者将看到的东西一一回报给王浚:这石勒,真的没救了,没有王公,他都活不下去了,约好三月到幽州,来参加您的登基大典。把这王浚给乐的,太好了,这美梦,就要圆了。

这石勒为了让王浚彻底放心,王浚一个手下,司马游统,派使者和石勒暗通款曲,向他投诚,石勒将这个使者斩了,人头送交给王浚。王浚一看,更加放心了,这石勒,坦诚相见,诚不欺我!

石勒的准备工作周全,细致,严密,可以说得上是算无遗策。
  • 三月,很快就到了,石勒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直扑幽州。石勒到达易水,王浚都护孙玮请求阻击石勒,王浚不许,王浚手下将佐纷纷建言,胡人诡计多端,必须阻止他们,不能让他们再前进了。王浚大怒,石公是要来拥戴尊奉我的,再敢多言者,斩!
  • 一大早,石勒赶到了蓟城,没费多少唇舌,就喊开城门,他还有些不相信,就这么容易吗?或许有埋伏,小心没大错,石勒驱赶了几千头牛羊先入城,我们这是给王公的大礼,不要拦阻!王浚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些忐忑,有些恐惧,可是转念一想,不会的,石勒绝对不会骗我!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那么强大的自信,石勒可是你的敌人啊!幕僚、将佐最后一次请示,您看要不要构筑防线,以防万一。不用,我要亲自迎接石勒将军。
  • 石勒是来了,当然不需要他王浚迎接,他直接来到王浚中庭,将正从殿里出来的王浚抓个正着。王浚属鸭子的,临了,嘴巴还硬:你个胡儿,竟敢欺骗你家大人,调戏你老子,你个大胆叛逆!

不着边际的皇帝梦(不着边际的皇帝梦)(3)

王浚直到这一刻,才算醒悟过来,可是,到了这步田地,无论怎么气急败坏,以头抢地,又有何用?王浚气怒攻心,押送途中,想投河自尽,又被捞起,三月的天气,想想北方的冷意,威风赫赫的将军,曾经跺一脚地动山摇的角色,变得落汤鸡一样,狼狈不堪,又有多么可怜。到襄国以后,王浚被斩于街市。

  • 生死不由己,徒然怨神明,王浚临走之前,不知道会想些什么呢,脑子里会不会转过这样的念头:人啊,还是安分一点好,梦做大了,会害死自己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